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

一个人一辈子一种绿——山西省大同县“树爹”赵德清的无悔人生

2017年08月14日14:29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一个人一辈子一种绿

你可曾想象,没有绿色的生活怎么过?你可曾忖量,36年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山西省大同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年降雨量只有300多毫米,风大沙多、十年九旱、土地贫瘠、生态脆弱,种树比养个孩子还难。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森林面积只有7000亩,森林覆盖率仅为0.7%,几乎是山山“和尚头”。人人叫苦不迭,可就是没有办法,很多人干脆认命。

但有条汉子不认命。他今年59岁,皮肤黝黑,不善言辞,和荒山一直默默较劲儿,用36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造林护绿。

这条汉子,就是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大同县林业局原局长,名叫赵德清。他因爱树如子,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树爹”。

赵德清36年如一日,热衷植树造林,在林业技术员、林业站站长、副乡长、乡长、林业局局长等多个位子上参与组织造林突破百万亩。

这个跨度36年的故事,是一段注定被载入史册的佳话。

攻坚

1981年,23岁的赵德清从雁北农校畜牧专业毕业后,刚被分配到大同县林业局,就被派往偏远的聚乐乡采凉山担任林业技术员。

赵德清和种树人员一起住在一座废弃的破窑洞里,没门、没窗、没水、没电。山上很冷,晚上睡觉和衣而卧。吃的是土豆煮白菜,喝的是河沟里的渗沙水。

由于山上石头多,一双鞋穿不了20天,就磨得露出了脚趾头。县林业局局长看望赵德清时,送去两双鞋和一台小收音机。就这样,赵德清干了一个秋天。

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儿,几年间,赵德清在农民认为栽不活树的荒山上,指导农民栽活7000多亩落叶松。

1984年,赵德清被调往更偏远的麻峪口乡,担任副乡长兼任林业站站长。

由于雁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种树成活率极低,以致出现“年年栽树不见树、代代造林难成林”的尴尬局面,让不少林业干部将植树视为畏途。

大同县历史上适地树种为小叶杨,俗称“小老树”,易招虫害,无经济价值。为改良树种,赵德清就在自家田里育苗、荒坡荒沟搞实验。

当时,北方地区在小阴坡栽植樟子松没有成功先例。但赵德清不信这个“邪”,通过分析土壤、记录气温、总结树种习性,“一根筋”地反复搞实验。

苦心人,终不负。赵德清最终让樟子松在小阴坡种植大获成功,并取得了北方地区造林的主要科研成果,终结了雁北地区适地树种仅为小叶杨的历史。

后来,赵德清被委以重任,主抓国家3万亩“三北”防护林建设任务。上任不久的赵德清满心欢喜,因为有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赵德清心里清楚,这个项目的主战场是落鹰山,县水泥厂就在附近,满山石头、处处“鸡爪沟”。难度虽然很大,但他坚信:只要辛苦到,不愁种不好。

赵德清的付出有目共睹。大同县的一位干部回忆说,到赵德清的卧室,掀开被单一看,床底下都是穿烂的鞋子。赶上植树季节,他在山上一呆就是五六十天。

在麻峪口乡的12年间,赵德清带领群众造林3万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打造了华北第一个樟子松造林示范工程,迎来了全国造林现场会在落鹰山召开。

转战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

1999年,赵德清担任大同县林业局局长。这一干就是18年。

担任局长后,造林护绿成了分内事。赵德清说:“植树造林需要各级领导支持,但也不能哭穷,干任何工作都要用实干的精神来得到认同和支持。”

赵德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赵德清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植树造林工地上,一年365天,没有一天不到地里干活。护林防火期间,每天中午1点才回家。

赵德清解释说,中午12点以后这一段时间,正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在地里干活的人回去了,护林人员也要吃午饭,往往形成护林空档,所以他就多在地里待一会儿。的确,也就在这个时间段,他曾发现好几起火灾隐患。

由于赵德清率先垂范,其他人也不敢怠慢。在赵德清带领下,大同县林业生态建设跨入快车道,每年造林都在4万亩左右。2015年,全县林地达到10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8%,形成了北方独有的那片“大同绿”。

“‘大同绿’主要得益于大同县实施的‘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生态旅游’四大工程。近几年来,大同变得天蓝、地绿、水清,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实际上与大同的造林绿化密不可分。”赵德清说。

在赵德清眼里,最得意之作就是大同火山群周边环境治理。大同火山群是我国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有火山锥30多座,过去一直是荒山秃岭。

为了搞好火山群周边的生态林建设,赵德清煞费苦心,创造性地采取挖大坑取石换土、带土球移苗栽植、科学施用生根粉等方法,促进成活率大大提高。如今的大同火山群建成集中连片的生态旅游区,被国家林业局专家称为奇迹。

同时,大同县还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建设理念,引导沙区农民发展经济林,走出增收致富的生态产业新路。

聚乐乡自然条件适宜种植经济林,在赵德清的带领下,聚乐乡种植以哈密杏为主的经济林达3万多亩,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植树,大同的老百姓富了。这就充分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真理。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到底。”赵德清说。

为了种树,赵德清放弃了去大同市里的工作机会,即将退休的他还准备在退休后承包荒山继续种树。他说:“种树是个苦差事,不仅靠科技,更要靠辛苦和责任。对我来说,种树已不再是简单的工作,它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担当

“树是国家的,谁跟树过不去,我就跟他过不去。”赵德清说。

荒山上树苗越来越多,白天封山禁牧,晚上有人偷着赶羊上山,被赵德清一次次挡在山上。有一次,赵德清在山上抓到羊,背着下山,被羊尿了一身。

赵德清看见羊啃树,追羊时跑丢了鞋,脚板被划破。得知羊主人是贫困户,不仅替农民交了罚款,还捐了2000元。农民深受感动,后来主动义务护林。

清明节期间,赵德清日夜防火。他的一个同学上坟祭祖时,不慎烧了25棵树,同学原本以为他会网开一面,但赵德清却给予重罚,并且让其补栽了树苗。

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赵德清深知自己得罪了不少人,但每当看到一山一山的树长高成材,对于护林的认真,他越发地认死理不讲世故。

2012年夏天,有人在林地挖沙吸铁,东一处西一处,把林地破坏得乱七八糟,可就是抓不到人。被逼无奈,赵德清一连几个夜晚在地里蹲点“守候”,最终抓住了采沙人。后来,采沙人被行政拘留一段日子。

出来后,采沙人隔三差五就去赵德清的家,放下狠话,一家老小怕得不行。家人都埋怨他为保住几棵不值钱的树,跟这种人结仇,连家人的安危都不顾。而赵德清却说:“我护林,他犯法,没必要怕他。”

在护林方面,赵德清颇受非议。有人说赵德清死心眼,太“不近人情”;有人告诫他,小心采沙的“黑社会”要了命,他说:“树就是我的命!”

36年来,赵德清一门心思放在造林护绿上,对亲人亏欠很多。面对家人的怨言,他虽然深感愧疚,但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

“赵德清用一辈子坚持干了造林护林这一件事。这种‘立足本职艰苦奋斗、矢志不渝讲求科学’的精神为基层干部树立了榜样。”大同县委书记王凤瑞说。

记者手记

赵德清是一个值得铭记的人。

赵德清36年只做一件事情:植树护绿,锻造“大同绿”,为百姓造福,为“大同蓝”提供了绿色支撑。为了做好这件事,他披星戴月、不辞辛劳,无怨无悔。

赵德清不论是作为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还是走上领导岗位,一直把树视为自己的孩子,他惜树如命,从“痴情爱树”中获得满足,把绿化荒山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途径,以造绿护绿的方式从事着最有意义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赵德清用平凡、执著、坚韧、勤奋,坚持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追求,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潜移默化地传递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正能量。他把青春嵌入奋斗中,把理想融进事业里,把汗水洒在荒山上,把成绩留在绿荫下,把口碑刻在民心中。

赵德清用一以贯之的行动,矢志不移的信念,为我们刻画出一幅全国林业战线的标准像,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风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记者李朝民)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