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和谐之光,点亮幸福高原——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维护社会稳定纪实

2017年08月12日14:30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和谐之光,点亮幸福高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维护社会稳定纪实

  西藏是边疆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继承和完善党的治藏方略,进一步明确了西藏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开辟了党的治藏方略的新纪元、树立了党在西藏工作的里程碑、谱写了治边稳藏的新篇章。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贯彻落实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构建起了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实现了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拉萨八廓街社区里有若干个大院,随意推开一扇大门,都可以看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动人画面:汉族大嫂去买菜,出门时总是问一下藏族阿妈需不需要捎点什么;藏族阿妈边晒太阳,边细心照料着回族婴儿;蒙古族大哥上班,会顺便把邻居家维吾尔族小姑娘送到学校大门口……这些,已成为许多生活在雪域高原人们的日常习惯。

  “西藏的任何事情都关系民族工作,西藏的所有工作都要考虑民族团结。”西藏310多万人口中,有藏、汉、回、门巴、珞巴等40多个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5.74%。自治区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充分保障各族人民民主权利。

  2017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面向全区农牧区群众、青少年学生、寺庙僧尼和国有企业职工,深入开展“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喜迎党的十九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这场规模之大、覆盖之广的教育实践活动迅速全面铺开,从城市到乡村,从雪山到草原,用百姓话说百姓事,把“四讲四爱”讲清、讲明、讲透。通过学习,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核心意识不断增强、稳定共识更加牢固、发展信念愈发坚定。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已经成为西藏民族关系的主旋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更是成为西藏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

  夯实基础巩固根基,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农牧区面积占95%以上,农牧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80%。没有广大农牧民的旗帜鲜明,没有农牧区的和谐稳定,西藏的长治久安就无从谈起。

  “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把基础性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情深意切的谆谆嘱托,使西藏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如今,这一思想已落地生根,并转化成生动实践。

  2011年10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区、地、县、乡四级联动,每年选派2万多名优秀干部组成工作队,进驻全区5464个行政村(居委会),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面对面拉家常、听意见,手把手算细账、谋发展,心贴心办实事、解难事,实现了干部驻村全覆盖。

  这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干部下基层活动,雪山深处、草原尽头,农家小院、牧场帐篷,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脚印和浓浓深情。

  涓滴意念汇成滔滔江河。

  干部驻村近6年,西藏已先后派出6批12余万名干部奔赴基层。广大驻村干部把驻村当探亲、视群众为亲人,紧紧围绕驻村工作“5+2+1”任务,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驻村干部把驻村当探亲、视群众为亲人,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进一步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天罗地网和铜墙铁壁。

  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寻求最大公约数

  在海拔4300米的钦噶尔瓦山上的热振寺,记者看到,这里不仅实现通水、通电、通讯,有报纸、电影,有文化书屋、广播电视,有食堂,还有澡堂、垃圾池、温室、卫生院……

  热振寺的基础设施建设,仅仅是西藏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的一个缩影。从拉萨大昭寺、哲蚌寺,到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再到阿里科迦寺,西藏寺庙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广大寺庙僧众切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稳定带来的丰硕成果。

  2012年,实施民生“十件实事”,通过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15年教育“三包”政策,开展在编僧尼免费健康体检;

  2013年,把更多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继续办好民生“十件实事”,共投入资金53亿元,实施了18项民生补助政策;

  2014年,以民生“十件实事”为抓手,围绕提标扩面,投入71亿元,全面落实18项民生政策,新增11项惠民举措;

  2015年,把70%以上的财力投向民生,投入86亿元,实施10个方面、26项提标扩面政策,继续办好民生“十件实事”;

  2016年,投入167亿元,着力办好民生“十件实事”,提高10个方面29项惠民政策标准;

  ……

  一年年不断增加的投入,一项项民生政策的出台,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兑现“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庄严承诺,让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激发了广大群众维护稳定的内生动力,遵循老百姓的意愿和需求,我区寻求到了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一个社区、一个村民组、一座寺庙,被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单元;

  一件小事、一次纠纷、一个需求,又被汇集到一个总“信息台”。

  网格化管理这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之举,已逐渐成为汇集民情、倾听民意的“千里眼”“顺风耳”。

  2014年10月7日,拉萨德吉南路便民警务站民警白玛桑珠和辅警扎西杰布在拉萨河里救起了59岁的斯拉老人;

  2015年3月,山南市乃东区乃东桥临时便民警务站帮助商户找回了走失的 4 岁女儿;

  ……

  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为民、亲民、便民、安民为切入点,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着力创新城镇管理,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从2011年底开始全面推行城镇网格化管理模式,把警力安排到街头巷尾的第一线,做到“24小时不断人,24小时不眨眼”,实现了发现率、盘查率和管事率的全面提升,各类刑事、民事案件大幅下降。

  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网格化管理改变了过去社区居委会与职能部门“各自为战”的单线行政管理模式,强化条块融合,实现了“条”上职能部门与“块”上社区居委会基层组织的“共同治理”。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个民生安康的西藏,正在逐步呈现。如今,310多万西藏各族人民信心百倍,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责编:秦华、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