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山西《前进》杂志

攻克坚中之坚 聚焦精准发力 坚决打赢深度贫困这场硬仗

山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017年08月10日16: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摆在全省工作突出位置,紧紧围绕5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是2016年6月以来,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党委领导,落实各方责任,以强有力举措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实现良好开局。

一、2016年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一是年度减贫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16年实现55万贫困人口脱贫,超年度目标10%,1600个贫困村退出。预计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10元,同比增长13.7%,增幅高于全省7.2个百分点。二是在贫困人口识别上更加精准。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全省新识别进入72.5万人,出列92.1万人。省级层面开展大数据信息核查比对,出列11.9万人。贫困识别从基本精准做到更加精准。三是因村因户帮扶深入落实。压实单位帮扶责任,调整加强帮扶队伍,36个国定贫困县省、市两级派驻第一书记达到60%以上;推进贫困村挂图作战,帮扶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贫困群众对帮扶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四是资金使用管理成效突出。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21.6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49%;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21.07亿元,比上年增加10.09亿元,增幅92%;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实现58个贫困县全覆盖。开展解决财政扶贫资金结余结转督导工作,2015年前结余结转资金全部盘活使用,2016年各级安排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余结转率在4.7%以下。五是“五个一批”工程扎实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小杂粮、中药材、干鲜果等七大特色农业带动33万贫困群众增收;光伏扶贫惠及1800个贫困村、5.7万贫困户;旅游扶贫在132个村试点示范,带动2830户就业增收;本土电商乐村淘、农芯乐等覆盖3929个贫困村,带动3.5万贫困人口综合增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0万贫困人口、2.5万同步搬迁人口的工程项目进展顺利,80个县、542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竣工率64%。2017年项目前期工作全面铺开。生态保护扶贫:退耕还林带动7.53万贫困户户均增收3400元;1526个造林扶贫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4.2万人;29.7万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惠及4.39万贫困户;13563名贫困劳动力转为护林员,月收入1000元。精准培训就业:精准培训11.77万贫困劳动力,吕梁护工、天镇保姆培训1.87万人,输出8103人,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社会保障兜底:低保标准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县从91个减少到11个,民政、教育、健康和残疾人帮扶精准到户的24项政策得到认真落实。

二、全省脱贫攻坚主要做法

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重点工程布局、专项行动推进、政策机制保障、攻坚克难、聚焦精准发力,全省上下形成坚决打赢深度贫困硬仗的浓厚氛围。主要做法是:

第一,强化领导责任持续发力。省和11市102个县成立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省委省政府出台脱贫工作成效考核、贫困退出和督查巡查办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要考核扶贫实绩,用硬干部、硬作风落实硬任务。36名省领导联系贫困县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实现3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片区县)全覆盖。骆惠宁书记带头联系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临县,楼阳生省长带头联系太行老区左权县。2016年省市县乡党委换届后,“双签”脱贫攻坚责任书。省市县乡四级党政一把手既签订“十三五”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书,也签订帮扶责任书。58个贫困县县委书记向省委全会述职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情况并组织测评。全省9410个单位和部门主要领导签订了驻村帮扶责任书。坚持问题导向,高位推动突出问题集中整改。省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省委书记、省长集体约谈4市、36县党政一把手。骆惠宁书记深入吕梁、忻州专题调研,就解决突出问题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批示。楼阳生省长深入左权、静乐、山阴等县,就易地搬迁、特色农业新技术推广扶贫等实地调研,亲力亲为推动落实。郭迎光副省长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专题会26次,一项一项盘点,一件一件协调,一个一个落实。全省两次组织四级书记进村入户,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11名市委书记、99名县委书记、990名乡镇书记深入3301个贫困村,集中解决问题13800多个。针对国家巡查我省2016年脱贫攻坚反馈意见,骆惠宁书记批示:各市、贫困县党委主要负责人要深入基层,随机核查,盯住问题,推动整改,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省委常委会专题学习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要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深化精准扶贫,夯实基础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硬化推进举措,确保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

第二,抓好顶层设计精心部署。深入贯彻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紧密结合山西实际,制定出台实施意见,以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统筹行业部门和社会力量,在全省组织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和社会力量帮扶八大工程20个专项行动;建立完善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扶贫开发资源整合、金融扶贫精准服务、扶贫开发用地保障、资产收益扶贫和强化资金项目监管六大政策保障机制;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考核、退出和评估,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党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四个“三位一体”的组织保障体系。每项任务都明确了牵头部门,负责制订行动方案,落实年度计划,细化政策措施,抓好推进落实。八大工程20项行动方案、六大政策保障机制实施办法和四个“三位一体”组织保障制度全部出台,付诸实施。全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吕梁、太行两大片区规划编制完成。

第三,落实精准方略始终不渝。把落实精准方略作为刚性要求,贯穿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围绕识真贫,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落实“八不进”、坚持民主评议和“两公示一公告”制度,实行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签字,省级层面开展大数据信息核查比对,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开展专项核查,全省抽调5.5万名干部,深入1.3万个村、6.7万户,逐条逐户逐人核查比对,核实6.48万条,对涉及的21.8万人,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分类处理,出列11.9万人、保留6.6万人、脱贫3.3万人。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集中推进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责任人信息录入和脱贫标注,贫困识别实现基本精准、比较精准、更加精准到动态管理的升级,工作重点实现了精准识别到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统筹推进。围绕真扶贫,以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以干部帮扶的责任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全省选派1.16万包村领导,2.8万驻村工作队员,9395名第一书记,组织25.6万名党员干部开展帮扶工作,落实单位包村、领导包带,工作队到村、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两包三到”帮扶联动机制,推动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对象精准对接。开展村级挂图作战,挂好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分析、脱贫目标任务、帮扶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五张图”,记好脱贫计划进展、帮扶措施落实和帮扶工作成效“三本账”,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政策牌,推动帮扶政策措施和帮扶对象精准对接。在全省开展社会保障政策督导落实专项行动,对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民政扶贫和残疾人帮扶24项到户到人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县内自查、市内交叉检查和省级随机抽查。出台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特惠补贴、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等12个方面的精准到户政策措施,明确牵头部门和帮扶干部责任,推动精准落地。围绕真脱贫,对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标准、退出程序、公告公示、群众认可等做出具体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58个贫困县2016年度贫困退出验收、脱贫成效考核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组织30个成员单位,对58个贫困县开展年度脱贫成效考核综合督查。目前对36个国定贫困县评估工作基本结束,22个省定贫困县正在抓紧开展。

第四,特色产业扶贫多管齐下。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挖掘区域比较优势,开展特色产业扶贫。特色农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杂粮、中药材、干鲜果等七大特色农业带动33万贫困群众增收。特别是针对扶企不扶农、扶富不扶穷、产业不带贫的突出问题,出台《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若干政策》15条,坚持产业项目紧联、扶贫资金紧跟、扶持政策紧随贫困户,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呈现出岢岚“借羊还羊”、广灵“菌棒托管”、阳曲“借鸡还蛋”等许多新模式。乡村旅游扶贫,在79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旅游资源摸底,确定791个旅游资源村。出台乡村旅游景区标准、客栈标准,在132个村开展试点示范,省级投入1.28亿用于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建设,培训1500人,辐射贫困村320个,带动2830个贫困家庭户均增收700元。电商扶贫,省级投资1.8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11个贫困县进入全国示范县。在贫困地区建成县级运营中心51个。8个贫困县与京东合作、19个与苏宁云商合作开展电商扶贫。我省本土电商乐村淘在全国600个县建成6.5万个村镇电商体验店,覆盖省内40个贫困县、1900个贫困村,今年销售总额突破30亿;农芯乐覆盖51个贫困县、2029个贫困村。企业产业扶贫,出台企业产业扶贫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实施意见,重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2935个贫困村、50.9万农户,吸纳13.6万贫困劳动力综合增收。如振东集团采取“公司+政府+合作社/农户联保+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平顺县的78个贫困村、2300个贫困户发展中药材,今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第五,超常举措攻坚靶向突破。从省情出发,采取超常举措,重点解决特困区域山庄窝铺多、生态环境弱、产业发展难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出台规划、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严守政策红线与标准底线、兼顾贫困户与同步搬迁户利益诉求、统筹采煤沉陷区搬迁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衔接。组建投融资平台,承接资金75.39亿元,创新支持搬迁政策体制和机制。全省围绕搬迁对象精准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工程竣工率、居民入住率、群众满意率等指标,集体约谈,专项督查,现场推进,领导组坚持一周一通报、半月一排队、每月一督查、年底总考评,工程进展明显加快。2016年有搬迁任务的80个县、542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竣工346个,竣工率64%。2017年有任务的85个县从去年10月份全面铺开前期工作以来,70个集中安置点编制完成可研报告,56个集中安置点用地手续、51个规划手续、49个环评手续已办结。生态保护扶贫,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投工、森林保护就业、经济林增效和林产业增收“五项措施”。退耕还林重点安排到贫困县贫困户,除国家补助外,省级每亩再补助800元;上一轮退耕还林,省级按每年每亩90元的补助延长5年; 2017年12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按照要求,将国家每亩补助500元和省级配套补助150元兑现到退耕贫困户。采取议标形式,支持贫困人口达到60%的扶贫造林合作社优先承包造林工程。贫困县80%的护林员岗位提供给贫困户,国家林业管护资金全部用于36个国定贫困县新聘用贫困劳动力。每年在贫困县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100万亩,每亩补助200元。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支持各地统筹整合资源,精准对接贫困劳动力和劳务市场需求,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就业渠道,做好跟踪服务,培训11.77万贫困劳动力。吕梁护工、天镇保姆、灵丘阿姨帮、五台泥瓦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市场叫好,首批102名山西护工在北京14家三甲医院就业。资产收益扶贫,率先从光伏扶贫突破,省政府出台光伏扶贫指导意见和资产收益分配指导意见,省级安排资金3.69亿元,支持贫困县建设村级电站783座,地面集中电站10座,积极探索资产收益路子,涌现出“天镇模式”、“方山模式”和“临汾模式”等各具特色的电站建设和资产收益分配方式。借鉴光伏扶贫经验,在长治市和隰县等17个贫困县开展特色农业、林业、供销和农机等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作,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加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林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天镇县政府与12家经营主体对接,投入2350万元扶贫资金,借本还息,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支持47个贫困村每年每村增收5万元。

第六,落实社保政策精准聚焦。瞄准最需要的地方、最应该帮助的人、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把社会保障政策用足用好用活、落地落实落细。针对因病致贫问题,为180万农村贫困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认定医保扶贫对象20.96万。新农合资助贫困人口100万人次,8405万元,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贫困人口就医免除普通门诊挂号费,太原、朔州、长治市实现县域内就医“先诊疗后付费”。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0000元降到5000元,报销比例提高2-3个百分点,慢性病补偿提高10%;33种重大疾病纳入救助范围,个人支付费用降至10%,贫困户孕产妇在县域内住院的正常分娩费用全免。针对因学致贫因贫失学问题,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每生每年1000元生活补助,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率先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高中学杂费,对贫困户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助做到全覆盖,72.89万贫困家庭学生受益。针对农村特困群体,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政策衔接、标准衔接、对象衔接、管理衔接,80个县提高补助标准,45.96万贫困人口享受低保补助。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250万元,17.5万人受益。积极探索保险精准扶贫。推出贫困户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专属特惠产品,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缴费18元最高可获20万元赔付,意外伤害保险缴费50元最高可获5万元赔付。在贫困人口最多的临县开展创建保险精准扶贫示范县。43个县采取以县统保、政府补贴、社会捐赠和农户自缴等模式,支持98.7万贫困人口参加医疗补充险、96.7万贫困人口参加意外伤害险。

第七,扶贫资金管理重在绩效。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支撑保障作用。持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2016年中央和省级安排财政扶贫资金426903.89万元,比上年增加172132.78万元,增幅68%。其中:中央资金216190万元,比上年增幅49%;省级安排资金210713.89万元,比上年增幅92%。加上省级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4.76亿元,脱贫攻坚总投入达到358313.89万元,占中央安排我省财政扶贫资金的165.7%。全面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省政府出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在58个贫困县全面启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工作,涉及9类83项105亿元资金。通过以县制定整合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示范带动、专项督查等措施,提高了资金使用精准度。截至2016年12月中旬,共整合各类资金17.11亿元。财政部胡静林副部长指出,我省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创新资金管理分配使用机制。实行“一因素三挂钩”原则,在采取因素法分配,切块到县的基础上,与盘活滞留资金、扶贫成效奖励和重点工程项目相挂钩。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引入竞争机制确定项目县。出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聘请第三方和专家对102个县(区)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绩效量化评价,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扶贫成效考核重要内容。加快盘活结转结余资金。集中开展清理结转结余扶贫资金督导落实行动,倒查资金、倒查项目、倒查管理办法、倒查责任,破除政策障碍,畅通拨付渠道,加快支付进度,到年底,2015年及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部盘活使用,2016年各级安排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余结转率在4.7%,102个县账面余额全部在10%以下。出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九条规定。从识贫扶贫脱贫入手,聚焦重大事项和重点环节,建立管进管退、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的制度体系,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责任追究“零容忍”。

第八,政策要素支撑综合施措。在金融扶贫上,与农发行、国开行签订协议,“十三五”贷款投放规模分别为350亿和300亿,目前已分别投放75.06亿元和94.16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特色扶贫贷款余额130.33亿元,比上年增加60.8亿元。出台加强扶贫小额信贷意见,金融机构按乡镇包干,开展贫困户评级授信,探索小额信贷委托经营等模式,58个贫困县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7.5亿元。在用地保障上,省政府出台贫困县单列扶贫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土地增减挂钩、36个国定贫困县和贫困老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流转使用等8项政策,保证脱贫攻坚用地需求,增加土地收益。如忻州市岢岚县将节余的230亩增减挂钩指标跨地区流转到太原市,鼓励民间资本开发造地97亩,获得收益2998万元全部用于扶贫开发。在人才支持上,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选派4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36个国定贫困县挂职副县长2-3年,主抓重点产业,主攻突出难题;优化驻村工作队组成结构,每支工作队逐步做到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推动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八个市派驻金融服务专员。

第九,驻村帮扶工作从严从实。针对一些地方驻村帮扶管理不集中、帮扶力量弱、工作不精准、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省委省政府出台完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9项措施,在全省集中开展驻村帮扶督导落实专项行动、明查暗访和满意度测评等工作。加强统一领导,省市县充实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长、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组织部门挂帅,统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管理工作。充实帮扶力量,省直机关新增派320名、市级新增派1630名第一书记到任务重的贫困县贫困村任职,省市两级派驻36个国定贫困县的第一书记达到60%以上。加强队伍管理,除“双签”责任书外,省市县派出的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全部实行属地在编管理,驻县大队长挂任县委副书记,工作队长挂任乡镇副书记,工作队员全脱产。严格执行督查巡查、包村单位通报、领导约谈、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召回制度,工作不力的追责问责,全省召回第一书记346名。

三、坚决打赢深度贫困这场硬仗

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吕梁、忻州调研时,蹲在地里察看玉米长势、俯身看农民饮水井、坐在炕头与贫困户交谈,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民为民情怀和务实的作风,全省党员干部备受鼓舞。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主持召开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提出加大投入支持力度8条要求和目标,为我省打赢深度贫困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实践路径。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的若干意见》,瞄准10个深度贫困县、375个深度贫困村,在10个政策措施、五大项目联动和六个环节方面攻克深度贫困。

实现非常目标,必下非常之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就能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攻克坚中之坚,加大支持力度、发挥制度优势是根本。一方面,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把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举措向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另一方面,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帮扶和政策性保障兜底等工作,为战胜深度贫困奠定坚实基础。

攻克坚中之坚,聚焦精准发力、加大帮扶力度是关键。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底子差、脱贫门路少,更需要通过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多种途径,在资金、项目、人员上得到更多支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坚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就能为教育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攻克坚中之坚,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检查督查是保障。深度贫困地区主要负责人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做到人员、责任、工作、效果“四个到位”。要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好书记,配强领导班子,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硬任务要有硬杠杠。只有坚持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严格考核评估,严肃问责追责,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才能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难。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仅剩3 年多时间,要进一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结果管控和过程管控。瞄准重点难点、聚焦深度贫困薄弱环节、推进八大工程20项行动,确保10个深度贫困县摘帽,66万贫困人口脱贫,2270个贫困村退出,12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降到5%以下。让我们以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决心和干劲真抓实干,把总书记的要求和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向党和人民交出脱贫攻坚优异答卷,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两个确保”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李紫薇(实习生)、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