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
2017年08月04日10:12 来源:先锋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城市群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中心城市则以强大的辐射作用影响着城市群里的每一个城市,引领并带动城市群快速地发展。2017年7月2日,成都市召开了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转变工作方式,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
一、准确把握“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等情况,在对未来改革开放和发展稳定大势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推动了许多区域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他强调,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对生产要素的集聚、整合作用,深化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气魄、更宽的视野建设现代化都市。2016年1月,他指出,“要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坚持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这三大城市群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央着眼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中心城市辐射与带动能力和获得全球城市竞争优势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成都的新使命新任务。成都市要主动服务四川省委的“三大发展战略”,发挥好首位城市对全省发展大局的带头引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要主动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对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要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对全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作用,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贡献力量。
2017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长期目标,也有短期任务。稳增长是为了解决短期应急任务,长期目标则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稳增长也不再是采取刺激性政策来扩张规模,而是要从实体经济内部激发新的活力和动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则是要逐步摆脱资源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使产业结构现代化、绿色化、高效化,产业升级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而言,新发展理念解决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成都市提出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怎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问题;体现了成都对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洞察,在遵循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市场配置资源等规律的前提下,走出一条“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气魄、更宽的视野”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之路。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产、城、人、文协调发展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恢复平稳并逐步向好。区域经济联系将不断加强,经济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重塑经济地理格局成为协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成都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重要布局之一。成都产业发展先后经历了以国家为主导的三线建设、以结构调整为指导的东郊工业调迁、以发展产业链高端为目标的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等重要历程。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增强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形成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
产业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在空间结构、产业实力、发展动力、新经济发展、区域协作、开放水平等方面不断努力。成都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努力打造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先行示范区、城市新中心,以及成渝城市群相向发展的新兴增长极。坚持产城融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立足区域条件、产业基础,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坚持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服务业聚集区作为城市新的功能区来规划建设,引导不同区域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带动研究创新力量和服务体系集聚,促进产业上下游和协作关联企业通过匹配、共享、融合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集成构建为产业生态圈,将城市空间优化拓展与产业空间统筹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用宜业宜居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增强配套服务功能,提高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提升投资吸引力、项目承载力和产业竞争力。
成都的城市发展战略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城市与产业的伴生关系,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性产业支撑体系,以产业为核心推动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地理集聚高度契合,实现聚集力更强、动力更充沛、溢出效应更明显的城市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成都推进产业新一轮发展不仅要实现产业规模、技术上的巨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实现发展动力、驱动要素、区域协作、组织模式等产业发展范式和形态等方面的变革,并通过经济领域的变革传导到城市的空间结构、对外开放、社会发展、公共管理、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最终实现以产城融合、吸引人才与川味文化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城市功能的增强和能级的提升。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实体经济与产业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改革开放政策创造了30多年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各地政府通过一系列合适的体制机制供给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最终实现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此后的一系列决定和规划都一再强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是“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因此,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更好作用”间的关系。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才能有所突破。
目前,全国经济形势稳中向好,成都经济势头喜人。保持和推动这样可喜的局面更上一层楼,需要顺势而为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卸压,为市场腾位,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激发企业创新潜力和民众创业热情。作为构建营商环境与提供服务主体的各地政府,谁在创新发展意识、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上步子早、力度大、效果好,谁就将更快地赢得新的发展优势。这既符合我国改革逻辑,也符合各地发展实践,也是落实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和突破口。成都要加快促进资本、技术、人力、数据、管理等要素聚集;降低土地资源、能源、资金、技术转化、物流运输等要素交易成本;优化要素流动环境,培育协作配套环境,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
成都出台的“产业新政50条”,创新要素供给方式,促进要素供给的结构性、制度性转换,形成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要素供给新体系;设立1000亿规模的成都产业基金,构建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系统联动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吸引和集聚一批世界一流高端科技人才,并在创业扶持、住房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方面向其倾斜;要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政策支持,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规模壮大、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成都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接轨,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水平,推行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只跑一次腿”,对企业服务实施“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三到服务”。成都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要在思想上真正尊重企业,在工作上真情服务企业,在发展中真心帮助企业,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陈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执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竞争力、文化产业与国家(地区)竞争力、产业创新与产业竞争力、资源环境管制与产业竞争力、组织激励与企业竞争力等方面。)
(成都《先锋》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