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实现“两个高水平”之基

史先虎

2017年07月27日11:04    来源:今日浙江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提升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富强浙江。”在党代会报告中,富强浙江位列“六个浙江”之首。我们要深刻理解富强浙江内涵和要求,一以贯之坚持富民强省,突出高质量高效益,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富强浙江是积极稳妥的目标

富强浙江是富民与强省的有机统一,是“两创”、“两富”和“两美”战略的继承和深化,从浙江发展定位和历史方位来看,这一发展目标既积极,又稳妥。

浙江是全国的经济强省。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扎实推进“两富”“两美”浙江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2016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485亿元,人均GDP 8353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577美元),三次产业进一步演进为4.2∶44.2∶51.6,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2.9%,城市化水平67%,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都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城乡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237元和22866元,已经多年居全国第三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是,浙江经济发展中的转型升级任务依然很重,尤其是新型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淘汰“双不快”,城市化质量不高,中心城市集聚发展和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居民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我们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在提升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上更进一步,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更快一步,实现富民强省。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要求:“到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要超过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7万元和3.5万元。”达到这些指标,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需要达到7%左右。

从与“四翻番”目标和“十三五”规划目标衔接看,这一发展目标是必要的。2016年浙江GDP增长7.5%, 2017年预计增长7%左右、GDP总量约达50000亿元。按“到2020年GDP翻番”要求,2018—2020年GDP只需年均增长5.4%;但按“到2020年人均GDP翻番”要求和人口5640万测算,2018-2020年GDP需年均增长7.3%。综合测算,今后五年GDP年均增速将达到7%左右,2022年GDP将突破70000亿元。根据人口模型和增长因素分析推算,2022年全省常住人口约为5680万,预计2022年人均GDP将超过12万元,年均增长6%以上。

从全省经济发展基础和潜在增长优势看,这一发展目标也是可能的。用HP滤波法测算,虽然浙江潜在增长率已连续11年处于下行通道,从“十一五”的11.6%下降至“十二五”的8.4%,目前潜在增长率在7.5%—8.5%之间。今后五年潜在增长率仍有可能下降,但降幅收窄,按五年下降1个百分点推算,2018—2022年浙江经济潜在增长率在6.5%—7.5%之间。研究表明,实际增长率一般围绕潜在增长率上下波动1个百分点,因此,7%左右的增速是一个趋近于潜在增长率、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增速。这一指标的提出还充分考虑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留有一定的余地;充分体现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高质量、均衡性”要求,在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为转型升级留出一定的空间。

建设富强浙江 必须精准施策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背景下,建设富强浙江必须精准施策。党代会报告里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区域协调性全面增强”四个关键词,标注出建设富强浙江的四个维度。

建设富强浙江必须推进创新强省,增创发展动能新优势。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坚持有“破”有“立”,引领和倒逼两手抓,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联动提升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加快创新驱动方面,全面驱动创新大平台、创新大项目、创新大团队、创新大环境“四只轮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当前重点要集中力量建设区域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提升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水平;大力营造最优创新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联动推进“三强一制造”行动。深入实施人才生态优化工程,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建设富强浙江必须推进改革强省,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按照“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统一、运转高效、法治保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打造“零审批”政府;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形成合理的土地价格、收益分配与补偿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推动资源要素自由交易和市场化配置。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集聚,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全面放开竞争性行业和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消除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的各种隐性壁垒,切实抓好减轻民营企业负担、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工作。积极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建设富强浙江必须推进开放强省,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坚持以“一带一路”统领浙江新一轮对外开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和区域合作,争创开放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更加主动的“走出去”战略,打造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引领区,扩大国际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布局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境外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支持省内企业与海外跨国公司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联动实施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创新浙沪合作模式,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杭宁生态经济带建设。高水平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以宁波舟山港和义乌国际陆港为依托,对内辐射拓展内陆腹地,对外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努力建成战略性开放大平台。

建设富强浙江必须推进均衡发展,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着力推动省域空间结构优化升级。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编制实施浙江省空间规划,合理划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切实加强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管控。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和“大花园”行动建设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支持台州湾区经济发展实验区建设,推进沿海大平台深度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支持衢州、丽水等生态功能区加快推进绿色崛起,把生态经济培育成为发展的新引擎。制定实施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差别化财政、人口、产业、环境等综合配套政策,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推动城乡相互融合和联动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大力提升四大都市区综合能级和国际化水平,积极打造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壮大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加快发展成为中等乃至大城市,全面推进中心镇按照城市的理念进行管理和改造升级;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积极推进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边远村镇整合集聚发展,合理引导农村居民点布局。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李紫薇(实习生)、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