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工作是美丽的 创业是幸福的

记者 吴坚

2017年07月13日17: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面对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些年来,浙江坚持以“底线思维”、“兜底理念”谋划推进民生工作,打造新常态下的“民生改善升级版”。

无论是前行、还是回望,浙江人都能够在自己身上、自己身边,深深体会到不断夯实的民生幸福底线。

让每个人生活有尊严

有一份工作,不仅仅是有了一份收入,更是实现有尊严生活的路径。

压力大、难度大,但关乎群众根本利益的就业问题,依然坚定地被省委、省政府摆在突出位置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2016年,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的较低水平。今年全省计划新增城镇就业80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30万人。

浙江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出政策、建平台、抓示范、提质量,在指导上突出“精准”要求、在对象上突出困难群体、在路径上突出基层导向。2016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6.52%,初次就业率保持稳定。

全省99所高校建立了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省教育部门与杭州未来科技城签约建立浙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开展系列校园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丰富完善“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截至2016年12月底,已有2.75万家企业注册,提供有效岗位21万个。

浙江同时通过就业创业等途径,推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2016年,实现残疾人按比例就业8.7万人、个体就业5.8万人。

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头等大事。浙江加大政策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

完善农民大学、农民学院、农民学校三级培训体系,针对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大农民培训力度。2016年,全省农民培训32.18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7.27万人,转移就业率达83.63%。

针对部分行业和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需求减少的实际,稳定农民工就业队伍,提高农民工就业层次,保持工资水平上升态势。2016年,农民工资性收入14204元,增长8.5%。

通过土地确权,很多农民可以在家门口挣到三份钱:一份土地流转租金,一份在企业打工的工资,还有一份村级集体经济分红收入。目前全省99.4%的村已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3500万农民成为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东。

2016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6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3%),快于城镇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6∶1。

全面小康一个不落下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省委多次强调,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协调问题,确保全省各地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县县都小康、人人不掉队。

“高水平”+“全面”,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厚积薄发的浙江农村发力奔向“两富”“两美”的新阶段。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低收入农户。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强调,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快于农民收入平均增幅,确保一个都不返贫。

全省查找并努力补齐短板,通过一系列精准帮扶举措继续打响“低收入农民增收致富”攻坚战。根据确定识别的帮扶对象的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和当地实际,各地打好“产业开发、金融服务、培训就业、低保兜底、社会救助、结对帮扶”等组合拳。

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善自我“造血”机制,增强增收致富能力。全年向“4600元”对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丰收爱心卡”21万张、新增贷款2.07亿元,就业培训3.5万人次。

优先安排大龄、残疾、家庭特别困难的低收入农户,从事绿化保洁、乡村道路维护等公益性岗位。对于一些家里有老人、孩子、重症病人的低收入农户,各地想方设法引进来料加工,方便他们在家加工,提高收入。

常山、天台、龙泉等地积极探索能人带动下的合作扶贫模式,以“土地折价入股”“现金持股”等农民“抱团增收”模式,吸纳低收入农户参股入股,实现增收渠道多元化。遂昌等地通过电商帮扶,推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目前全省共有活跃的农产品网店2.64万家。

异地搬迁为高山远山、生态敏感地区的农民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目前,省级财政对异地搬迁的补助标准已经提高到人均8400元。庆元等一些地方将生态保护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作为重点区域,大力推进整村搬迁和安置小区建设,推进山区群众异地转产转业。

增收新途径不断涌现。在云和县,原先闲置的农房摇身一变成了农家乐,在激活一方山水魅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户收入。目前全省共有农家乐旅游村点3484个、经营农户1.9万户、从业人员16.6万人,2016年接待游客2.8亿人次、营业总收入291.1亿元。

2015年2月,全省26个欠发达县一次性“摘帽”;2015年底,浙江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率先实现绝对贫困人口脱贫。

政策阳光洒向每位创业者

2016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529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地区人均GDP为83538元,增长6.7%。

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增长的背后,是“创业富民”的浙江模式。

省委、省政府提出,浙江要打造全国创新创业的高地,把创业成本降得更低,让创业氛围更浓厚,让创业者有更多获得感。

“我辗转多地,最后选择扎根浙江,是因为这里提供的品质服务和开放环境,为我们普通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土壤。”百e国际总裁兼CEO郑炜说。

从降低创业门槛到发放科技创新券,从扶持小微企业到支持科研人员在职创业,从“四张清单一张网”到政府争当“店小二”,浙江通过提供创业创新的制度供给,不断提升创业创新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

2016年浙江继续发力,率先提出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要使浙江成为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最少、审批速度最快的省份。

3月28日,浙江公布首批40961项“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清单内的事项,只要材料齐全,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

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说:“今后,很多情况下只要到一个窗口就能实现办多件事,让企业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技术提升改造、业务拓展上去。”

以权力的“减法”、换取群众满意度的“加法”、激发出市场活力的“乘法效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

59store是一家校园生活服务类O2O平台,目前业务范围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2500多所高校。随着业务的扩大,59store急需更大的场所。

杭州梦想小镇敞开大门:3年免租金的办公空间,办公用具、宽带、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免费使用,公共服务则可以通过领取“创新券”进行兑换。梦想小镇甚至帮助59store对接了多家投融资机构,获得了两亿元融资。

“我负责雨露阳光,你负责茁壮成长。”这就是浙江为有志者提供的创业土壤。

2016年,浙江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贴息近6000万元。同时,实行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优秀创业项目奖励等多种补贴项目,2016年合计发放7000多万元,3万多人受惠。

2016年全省新设市场主体95.8万户,在册市场主体总量达528.6万户,其中企业168.4万户,增长16.4%。也就是说,在浙江,每11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老板,每33个人就拥有一家企业,人均市场主体拥有量居全国第一。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李紫薇(实习生)、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