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辽宁《党支部书记》

俯首甘为孺子牛

——记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财落街道大辛二社区党委书记田志革

赵力

2017年06月15日10: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沉静的沈北大地,辽阔深远,一马平川。这里有农民深爱的黑土地,但除此外,你再难找到能够想象得出的“亮点”了。它没有秀美的山峰,没有浩瀚的江河,没有今人值得骄傲的历史,也没有祖先留给后人的楼堂庙宇、特色民居等各类遗产。

这里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

然而,当你走进坐落于沈阳北郊的大辛二社区时,你会找到惊喜的感觉。仅仅是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与中国北方千千万万个村庄毫无二致的普通村落。如今,这里景观园林绿树成荫、居民楼宇干净整洁、休闲广场宽阔舒适、人们脸上挂满笑容,到处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景象。

“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我要把命都交给大辛二”

2005年初的农历新年,是田志革一生中过得最纠结的一个春节了。在那之前的2004年10月,他被沈阳市新城子区(2006年更名为沈北新区)财落镇(2007年改为街道)党委任命为大辛二村(2007年改为社区)党委书记。

那段时间是大辛二村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一个时段。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劳动模范、时任大辛二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兴亚思想解放、思路清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开展多种经营,使大辛二村走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老书记退休后,接任的村书记梁忠孝积极创办工业和商贸企业,为大辛二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他们和父老乡亲的共同努力下,大辛二村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走进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然而,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传统乡镇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和困难。同时,由于村企发展初期过于重视扩张和积累,集体的家底厚了,村民却没分享到发展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大辛二村领导班子考虑到村土地集中使用更有利于发展,便没将土地的经营权分包给村民。所有这些因素,在村子发展遇到困难时,都发酵成村民对领导的不满,最终形成了村民和村领导的严重对立。

村领导决定村企改制,村民反对改制方案;村领导说要分包土地,村民不相信村里能公平公正地把地分好。最严重的时候,在个别人的鼓动下,逾百名村民租了两辆大客车到北京集体上访。

在这种情况下,镇党委果断决定调整大辛二村领导班子,任命田志革为大辛二村党委书记。

家人坚决反对他接任村书记,他自己也很为难,直到春节时也没给镇党委一个明确的回复。在那之前,他是村党委副书记,村里的决策过程和所遇到的波折,他都亲身经历了。

田志革虽然个头不高,但是个硬汉。他不怕困难,也不怕恶势力的恐吓。他纠结的是,面对目前局面,如果自己干不好,会给村里工作和老百姓的利益造成损失。

那几天,过往的经历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在他的脑海中闪现:1986年,在老书记王兴亚的培养下,20岁的田志革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把一切献给党;改革开放之初,他刚刚20出头,就走上了村办企业的领导岗位;在前两任书记的带领下,他和全村父老乡亲勠力同心,为大辛二村的改革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难道就因为眼前的困难,让大辛二村过往的辉煌成为过眼云烟吗?这个时候,血气方刚的田志革战胜了踟蹰不前的田志革:“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我要把命都交给大辛二。现在村里遇到了困难,我没有逃避的理由。”他在心里暗下决心:开弓没有回头箭,干就要干好!

接下来的几个月,田志革开足马力加油干:他找“对立面”的领头人谈心,以心换心,讲清道理,取得了对方的信任;他与欲接手村企的企业谈判,摆明利害、估清资产,力求公平公正;他召集村两委班子开会,定下了村企改制的三个原则:按国家的法律法规操作,让全体村民参与,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地保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不受损失。田志革家离办公楼也就300米,那些天,他每天从早忙到晚,午饭都是妻子在家里做好送到他的办公室。

2005年3月8日,经过艰苦的努力,大辛二村的两家骨干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大辛二村在两家新公司中分别占股15%,两家公司向大辛二村集体支付股权出让金8200万元。

村企转制是难题,村集体土地发包和村企转制所得资金分配也不是容易的事。村民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各有各的打算,稍有不慎或不公,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有了村企转制的成功经验,田志革心里有了底气。村里每作出一项决定,他都在事前组织村两委班子讨论,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力求稳妥,不留后患。

一颗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心是无所不能的。田志革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大家都不再称呼他为“田书记”,而是亲切地叫着他的小名:老革。

“老百姓的期望,就是我的工作目标”

田志革当村党委书记那年,刚刚38周岁,在年长的乡亲们眼里,他还是个孩子。

他可不敢把自己当孩子,全村500多户、1600多口人生产、生活、发展的责任都担在他肩上呢,须臾不能放松。

年过80的老党员王树奎说:“老革从小就乐意为大家服务,勤快,不势利眼。”有一次,王树奎要去财落堡卖猪,可是没有车。为难之际,田志革赶着一驾骡子车路过,弄清情况后,他爽快地说:“叔,我送你去,上车吧。”老人至今念念不忘:“在镇里赶上了午饭时间,老革给我买了两个面包。”

当了村书记,田志革的责任大了,工作的节奏也更快了。在他的带领下,大辛二社区两委班子的每一名成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工作起来都风风火火、马不停蹄。

大辛二村的会多。每天早晨一次班子碰头会,安排全天的工作;每周一次党委会,检查过去一周工作落实情况,部署下一周的任务;每两个月一次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宣布重要事项,商讨发展大计。除此之外,党内的生活会、学习会、党课等,以及行政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小型会议随时召开,从不耽搁。

大辛二村的事多。在田志革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一摞类似档案的材料,随手翻开一本,里面记载着社区一个月间的全部工作,共有54项之多。这些事大到制定社区发展长远规划、“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小到清除道路边沟的垃圾、更换楼道里坏了的灯泡、维修小区漏水的管道,事无巨细,应有尽有。

田志革一直把社区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他自己则始终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2007年,在村企转制、土地承包、村企转制所得资金分配、村屯环境整治这些“大事”办完之后,田志革又有了新的想法。

在那之前,大辛二村先后盖了4座住宅楼,部分居民搬进了新居。经过村屯整治、改造之后,虽然居民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住平房毕竟不方便,也不便于管理。集中建设城市社区式楼房的设想提出后,也有人不同意,他们住惯了平房,不想上楼。

田志革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到居民家做工作,他们向居民解释住楼房在用水、用电、采暖等方面的好处,并作出承诺:保证大家住得起、住得好、有保障。具体措施包括,老房子换新房,1平方米顶1平方米,不增加面积不用花钱;免除5年物业费和采暖费;5年之后,6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免除25平方米采暖费,其他有本社区户籍的每人每平方米补贴10元。2009年,新建的13座居民楼落成,居民们兴高采烈地搬进了新居。

村民说:“田志革点子多,每次从外面开会回来,都能带回新思路。”田志革说:“老百姓的期望,就是我的工作目标,不多想点不行啊。”而党员李洋说:“志革对工作兢兢业业,走在休闲广场上,椅子掉个钉子他都能发现。”

田志革深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让农民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思想、文化、精神上的落差才是城乡之间的最大差别。

他组织人员重新修订《大辛二社区居民公约》,新《公约》全文4000多字,把平时人们不大注重的如环境净化、文体活动、 行为举止、 社区平安、志愿服务、社区文化等都纳入其中,极其详细。新《公约》既有严厉、刚性的一面,也有人性化的内容,如“社区居民过世,社区文化广场停止娱乐活动三天”。

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修建了占地68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在社区办公楼内开设了面积达40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中心,在办公大厅内设置了24台电脑,居民可随时来此上网。

社区每年都举办元宵灯谜晚会、中秋家好月圆联欢会和读书演讲、书画鉴赏、球类比赛、棋牌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开展社区劳模、优秀志愿者、感动社区人物、善行义举、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激励居民向上、向善。

2016年8月5日,鉴于大辛二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孔子基金会破例在大辛二社区设立了孔子学堂,这也是辽宁省首家农村社区孔子学堂。

功夫不负有心人。田志革“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开启新生活”的理念终于开花结果。如今,大辛二人的精神面貌有了质的转变,人们走在街上,相互间说话悄声细语;居民楼道里没有了坛坛罐罐等杂物,楼梯扶手一尘不染;文化活动室中,桌上没有烟灰缸,地上没有烟头;社区公园里,人们笑声朗朗、歌声阵阵;每到黄昏,偌大的文化休闲广场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气氛祥和。

在如今大辛二社区的2000多名居民中,有近千人是外来的。问他们为什么到这来买房子,他们说:“这里的社区干部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社区管理得好。”

“只有正直、无私、廉洁,我才能坚守公平正义”

《大辛二社区居民公约》规定:“倡导丧事简办、丧事新办,活着多孝、死后不叫的丧事新理念,反对大操大办。”

2010年,田志革的父亲去世了,当时是早晨5点多钟。为了不惊动乡亲们,3个小时后,他和家人就处理完了父亲的所有后事。说起这件事,他的内心仍隐隐作痛。

田志革的父亲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大辛二村成立高级社时的第一任社长,和老书记王兴亚在大辛二村发展历程中是并肩奋战的“战友”。田志革和父亲的关系不仅仅是父子,更是心灵相通的朋友。他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踏着父亲的足迹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如今,备受他尊重和爱戴的老父亲走了,他却只是“草草”地处理了后事,心里不是滋味儿。但想到自己是社区的带头人,要时时处处为居民带头,他也就释然了。

后来,田志革儿子结婚时,他也没为新人举办婚礼,只是两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事后,他说:“我这样做,就是为了带个好头,让文明之风在大辛二社区扎下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田志革的“良苦用心”结出了果实。从那以后,在大辛二社区,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再也没有人搭台唱戏了,没有了长长的车队,也没有人请客送礼了。

大辛二社区物业办公室副主任杨长奎是1978年入党的老党员,今年已经72岁了。问他为什么还在不舍昼夜地工作,杨长奎坦率地说:“受老革的影响。他总说,自己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人家都把身子交给社区了,我们就跟着干呗。”

田志革真的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社区了,很少为自己着想。

回忆起这些年的清正坚守,田志革想得很深、很远:“我主要是心比较累,我必须不间断地付出。我要让大家看到我的正直、看到我的无私、看到我的廉洁。只有这样,我才能坚守公平正义,才敢于担当,也才能做成一些事情。”

田志革的“专车”是自己的私家车,他的“御用”司机是自己的亲弟弟“老文”。老文并不是社区的工作人员,给田志革开车也不在社区领取报酬,完全是义务的。

田志革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除了姐姐住在临近街道外,其他人都住在本社区。但是,全家没有一个人被聘任为社区的工作人员。他大哥在一家私营企业打更,二哥为一个企业发小广告,他们的后代也都不在社区工作。

田志革的优秀品行也得益于良好家风。在他上任村党委书记之后,哥哥对他说:“老革,咱当干部不贪不占,就是好好干。”

家里的事管得少,社区居民有困难,他却是有求必应,慷慨解囊。从两年前开始,每到大年三十,他都自掏腰包给社区的五保户和孤寡老人买饺子。他说:“我要让社区的每一个人过年都能吃上饺子。”

许多人认为田志革有钱,他们这样想也自有道理。一方面,田志革当了15年村办企业的经理(场长),任党委书记后又主持了村企改制、土地流转、社区改造等一系列重大事项,至今,他在大辛二已经当了13 年党委书记,应该说有职、有权、有机会;另一方面,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他总是出手大方,毫不犹豫。说起这事,田志革觉得有些委屈,他说:“我家没有一个存折,没有一分钱存款。我现在的身份是公务员,沈北新区是开发区,我的工资不低,但我把大部分工资都用来为社区办事了。办公事时,弟弟老文给我开车,我用自己的工资给他发补贴。我跟儿子说,爸爸一辈子能给你买个房子,知足吧。”

2007年,田志革感觉身体不适,去市里的医院检查。为了不惊扰父老乡亲,他嘱咐社区党委副书记任利一定要保守秘密:“如果有人问,就说我出差了。”那次检查,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而且因为病情比较严重,前前后后一共住了3次院。住院期间,看着邻床的病友总有人来探望,病床前摆满了鲜花,而他这边冷冷清清的,自己心里也有失落感。

事实上,他住那3次院,除了任利,他连家人都没告诉。他始终坚守这样一个原则:我当社区书记,不能给老百姓添麻烦,也不能给家人添麻烦。

在采访中,我们请田志革的领导、沈北新区财落街道党委书记林宏评价一下他的这个下属。林宏仔细地想了想,说:“田志革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他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这里的一草一木倾注了全部心血;是一个不知疲倦、永不满足的人,他不是对物质和生活不满足,而是对事业和精神不满足;是一个既无情又有情的人,他把对个人、对家庭的感情埋藏在心底,对党、对集体、对群众充满深厚感情;是一个愿意学习也善于学习的人,他学历不高,但水平很高,能够身在大辛二而跳出大辛二看大辛二,从更高的角度谋划、建设大辛二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离开大辛二社区之前,我们再次驻足宽广的社区文化休闲广场,在偌大舞台的白色背景墙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辛二明天会更好”几个鲜红大字格外醒目。我们深信,有田志革这样的好带头人,大辛二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党支部书记》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