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

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工程巡礼

让城市更加自然地“呼吸”——“海绵城市”引领绿色发展方式

2017年06月11日09:54    来源:天津日报

原标题:让城市更加自然地“呼吸”

  在“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指引下,中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不再以“修管子”为主,而是利用“海绵作用”,对雨水吸收和释放乃至加以利用,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3年来,当初描绘出“自然、生态、绿色治水”的美好图景加速实现。

  天要下雨 人有办法

  安徽合肥地处江淮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部紧邻巢湖,犹如一方巨大的簸箕,排水不是强项,还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之一。

  2016年6月30日至7月6日,合肥降雨量累计达639毫米,是55年来同期降水最高,可谓“一周下了半年的雨”。然而,这座城市道路无一处出现严重积水,106个下穿桥和地下人行道基本畅通,无一小区出现内涝。

  一些合肥人清晰地记得,就在2010年汛期,合肥城区降雨量达100毫米,老城区几乎所有主干道全部积水,积水深度平均达到20多厘米;多处下穿桥被水淹没、城市南部的望湖城小区淹没面积达35公顷。

  这一切,与合肥痛定思痛,在此之后就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防水排涝体系,通过生态屏障增强“锁水力”密不可分。

  曾几何时,每逢暴雨来袭,“全城看海”“嘀嘀打船”……市民们的调侃一度透露出对城市内涝的无奈。

  2014年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3年来,改变真真切切地发生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海绵城市项目的实施,在缓解城市内涝、消除水体黑臭方面已见成效。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区域内13条黑臭水体(占试点区域内黑臭水体总数的46%)、171个易涝点(占区域内易涝点总数的60%)已经消除。

  目前,我国管廊建设城市从2015年的10个试点城市发展到200多个,建设总长度从不足100公里拓展到2600公里以上。

  “海绵”理念为城市舒筋活络

  2020年,我国城市20%以上建成区要自然存储70%的降雨;2030年,全国城市80%以上建成区要达到这一指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给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时间表”。

  而关乎怎么建的“路线图”,试点地区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各显神通”, 为城市舒筋、活络。

  ——因地制宜,道法自然。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指导意见15次使用“自然+”词组,描摹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安徽池州依靠现有地形、水位等条件,通过调整地形将雨水引流,遇到暴雨,道路和桥梁也设计成为排水通道,多采用自然改造法,不搞大拆大建,真正留住山水乡愁。

  ——地上铺“海绵”,地下建“管廊”。吉林省四平市在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试点中,通过应用传感、VR、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发智慧管廊运营管理系统。管廊项目不仅解决了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的问题,还成了智慧城市、智慧管廊建设的市民体验中心。

  ——新、老城区协调发展。在江西萍乡,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避免盲目地全面翻挖,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工作同步推进,实现“以点带面”;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开发区由于现状制约条件较少,可按海绵城市建设的理想目标,制定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指标体系,实现“以面带片”。

  记者 杨丁淼 余贤红 汪奥娜

  据新华社合肥6月10日电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