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扶贫攻坚

贫困户当上了股东

杨召奎

2017年05月31日11:10    来源:《工人日报》

5月初,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鸭坡村贫困户王一凡,拿到了琼中中蜂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他的7000元分红。这是去年他与村子里的其他24户贫困户入社抱团发展后,首次享受“甜蜜”分红。

王一凡有一个身份——琼中中蜂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东。贫困户当股东,这得益于当地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如果直接给钱给物,可能不久就花完了。我们希望贫困群众能在政府的帮扶下靠自己双手摘帽。”鸭坡村驻村第一书记秦家越说。

近年来,琼中县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将扶贫资金或种苗折合为股份,打捆投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股份带动、合作带动、订单带动、资产收益带动等模式,逐渐引导贫困户走向产业规模化,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

为了帮助贫困户顺利脱贫,湾岭镇鸭坡村免费发给每个贫困户10箱蜂。但由于他们缺乏养蜂技术,秦家越多次做思想工作,鼓励贫困户以10箱蜜蜂入股琼中中蜂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管理和销售,贫困户轮流参与劳动,每年享受分红。

“没想到养蜂一年可以赚这么多钱,而且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我还可以抽出空来外出打打零工。”王一凡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在湾岭镇长边村,农户王存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养起了泥鳅和罗非鱼,并在去年底实现了脱贫。

“我家里有6.5亩地,以前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种水稻。但种水稻不怎么赚钱,我们这边一年两季水稻,收入也就1万多元。自己想搞些赚钱的东西,比如养殖,但是一没有钱,二没有技术,真是头疼。”王存说。

琼中县湾岭镇镇长周魁龙表示,养殖需要投入,还要有一定的技术,一个人干的话,弄不好就要亏损。这就需要借助专业力量,借用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2015年底,琼中籍青年王宏金回乡创业,创建了海南金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了新型的农业开发模式。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长边村18位农民签订了股份制养殖合同,主要养殖泥鳅和罗非鱼。

“该公司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经营管理,农户以土地量化入股或者劳动力的形式入股,参与产业发展,利润按照当年鱼塘所产生的利润进行分红。如果参与劳作,不仅占股,而且每个月还有固定收入。”周魁龙说,采用这一模式运作可以多元发展,在养殖的同时实现“水向陆”发展,比如开发渔家乐、垂钓、民宿等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增加收入,也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村民致富。

“现在的收入渠道多了,月月领工资,年年有分红,还有槟榔、橡胶的收入,日子越来越好。”王存告诉记者,去年他分红分了2.8万元,去年底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