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3日14:5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带领闽东人民摆脱贫困,翻开了扶贫开发、摆脱贫困事业的新篇章。习近平同志离开宁德后,依然持续关心、支持宁德人民摆脱贫困。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过人民网视频连线赤溪村,与当地群众“面对面”,鼓励赤溪村在现有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蕉城区漳湾镇民政办主任陈庆咸违规发放、挪用扶贫资金,被开除党籍;屏南县民宗局原局长韦潘锋贪污、挪用扶贫资金,被开除党籍、公职……”5月12日,福建省宁德市纪委在当地媒体公开通报一批扶贫领域违纪违规典型案例。
5月10日,宁德市委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精准监督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精神,宁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力达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瞄准靶向,坚持“一月一通报”,深入剖析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划清纪律“红线”,进一步营造精准监督助推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
宁德曾经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带领闽东人民摆脱贫困,大力倡导脱贫致富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念好“山海田经”。一场扶贫接力,由此开始。近30年来,宁德人积极践行“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精神,不断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走出了扶贫开发的“宁德模式”。
2017年,宁德新一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接过脱贫攻坚接力棒,努力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地纪委主动融入,攻坚克难,聚焦扶贫领域,重心下沉到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
明晰责任,亮出问责利器
“下属挪用扶贫专项款,镇长、副镇长、镇纪委书记都被问责了,真是没想到!”今年3月份,屏南县纪委在查实代溪镇社会事务办负责人姚平凡挪用扶贫专项资金29.2万元用于个人开支问题的基础上,对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引发当地干部群众热议。
宁德市坚持以上率下,把压力层层传导到一线。市委将“加强脱贫攻坚监督管理”列入主体责任清单,把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县乡两级党委班子领导述责述廉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接受评议,着力发挥县乡两级党委的作用,辖区9个县、124个乡镇党委层层制定清单,明晰责任。
截至目前,今年已对扶贫领域负有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15名党员干部实施追责问责,以追责问责倒逼扶贫工作责任落实。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脱贫攻坚是基层最大的政治,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主体责任就要落实到哪里,责任制检查考评就要跟进到哪里。”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魏宏峰说。
创新机制,一竿子“查”到底
扶贫资金自上而下,从市到县、到乡、到村,而派驻监督很大程度上局限在本级层面,难以对资金链、业务链开展有效监督。(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为了更好地破解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宁德市探索“纵向一条线”工作法,沿着资金流向,市、县、镇、村,“一竿子插到底”专项巡察。专项巡察由市纪委1名常委牵头任组长,派驻部门纪检组长任副组长,调集辖区各县相应部门的纪检组长共同组成,针对与扶贫领域相关一个部门的1-2项具体业务开展专项巡察。
“把2015年以来宁德市所有下拨的水利专项资金流向梳理一遍,沿着资金流向,延伸检查。专项巡察组分成两个小组,在霞浦14个乡镇(街道)全面铺开。长春镇渔洋渠道管理站有关资金使用问题,就是这一次发现的……2017年3月,当地纪委对长春镇水利站站长邓引、渔洋渠道管理站站长周金贵分别进行立案,并对分管领导进行批评教育。”日前,市纪委驻水利局纪检组组长、专项巡察三组副组长陈孝镛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首轮专项巡察共发现涉嫌违纪违规问题线索32条,诫勉谈话、组织处理4人,立案12起。”宁德市委巡察办负责同志表示,“第二轮专项巡察工作正在开展,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存在问题及廉政风险点,责成相关单位建章立制,不断扎紧制度‘笼子’,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
同时,宁德市出台《2017年度宁德市纪检监察机关精准监督助推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开展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专项督查、组织开展入户访查、实施重点问题线索督办等六项措施。各县(市、区)纪委细化措施,严查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
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85条,给予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22人,立案36件,党纪政纪处分23人。
整合力量,织密执纪网络
“太感谢你们了,帮我们追回了低保的钱还给我们。”前几天,寿宁县大安乡纪委干部将追缴回的低保补助款退还到该乡官田场村低保户刘平银手中时,他高兴地说。当日,乡纪委向3名低保户退还低保补助款6340元。这是宁德市纪检监察机关严查“微腐败”、增强群众“获得感”的一个缩影。
针对基层纪检力量薄弱的现状,强化基层纪检组织建设,组建派驻机构的协调机构,设立工作处,实现县级派驻监督全覆盖;对全市125个乡镇(街道),一次性增配纪检监察干部191人,织密执纪监督“末梢神经”网络。同时,创新县乡监督执纪机制,整合力量查办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快查快办扶贫领域问题线索。
各级纪委积极开展入户访查、交叉核查等活动,通过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了解、核实扶贫政策、资金落实情况,受理群众投诉。1至4月份,全市共接收、处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50件,其中检控类初信初访32件,已办结8件。
“我们强化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通过网络督办、电话督办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对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督办交办力度,对落实不到位的予以通报和问责。”市纪委信访室负责人卓伏玲介绍。
今年以来,宁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高悬执纪利剑,紧盯扶贫领域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格监督执纪,助力全市续写摆脱贫困新篇章。(通讯员 陈启西 黄莹)
相关专题 |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