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让城市更畅通

记者 袁卫

2017年05月23日15:4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各地全面实施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综合治理措施,攻坚克难,强势推进,治堵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杭州的王先生,每天都要驱车在城东的家和城西的工作单位之间赶个来回。过去,被堵在路上是常事。而如今,当他行驶在通畅的留石快速路时,忍不住要点个赞——在浙江,城市交通满意度已达86.7%,比2012年底的65.3%提升了21.4个百分点。

城市交通状况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和城市发展。2012年11月,浙江全面启动实施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城市交通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总目标,全面实施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综合治理的措施,攻坚克难,强势推进,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秩序和交通组织等方面实现了较大改观,群众对城市交通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完善道路设施

从钱江新城到奥体博览城要多久?无论是走庆春路过江隧道,还是西兴大桥,这段路都需要20分钟左右。

但是等到2020年,行车这段路可能只需要3分钟左右。日前,博奥隧道破土动工,这条全长2800米、设计时速60公里的过江隧道,将与西兴大桥、庆春路隧道形成“一江、两岸、三通道”格局,让隔江相望的钱江新城和奥体博览城实现“无缝对接”。

2016年8月10日,全国最长的城市隧道群——紫之隧道(紫金港路—之浦路)在杭州正式投入使用。隧道的开通,不仅把从杭州城西到之江旅游度假区的通行时间从50多分钟减少到15分钟之内,还有效缓解了西湖景区的通行压力,虎跑路—灵溪隧道一线的早晚高峰常规拥堵情况得以消除。

在浙江,这样的变化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快速路,是市民出行的首选。在杭州,随着东湖快速路二期、机场快速路、九堡大桥南接线等3条道路建成通车,石祥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以及紫金港立交—紫金港路—紫之隧道—之浦路一线的建成通车,杭州 “四纵五横”快速路网建成率达到67%,市区快速路网架构已初步成形,主城区与下沙、余杭、萧山三个副城的快速通道已基本建立。180多公里的快速路网,犹如一条条强劲的城市大动脉,“吸走”了地面大流量,换来了交通通畅度。

停车难,是车主最头疼的事之一,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在宁波,一场“上天入地”要车位的攻坚战如火如荼。一方面结合地下空间、学校操场、公园绿地、商场、桥下空间等建设停车场,另一方面改造原有停车场,积极推广立体车库,增加停车场容量。仅2016年,宁波市主城区就新增专用停车位2万余个,其中公共停车位2000多个。

断头路,是城市交通中的“梗塞”。在温州,连接104国道和瓯海大道的蛟凤北路,曾经就是一条“断头路”:一条40米宽的大马路被金温铁路迎面截断,车辆若要到达104国道,只能向左拐上一条小道,再经过只能容一车通过的十里亭桥。去年,温州市下定决心,一举打通了这条严重影响当地居民以及周边企业的断头路。2016年,温州共打通飞霞北路、蛟凤北路、罗东街等断头路13条,有效缓解了城市“堵情”。

治堵4年来,全省各地致力于“织路网、打卡口、接断头”,累计投入近2000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77条、780公里,改善影响通行拥堵点和打通断头路数以千计。全省新增停车位68万余个,停车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提高公交分担率

日前,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阿里云等权威数据机构,正式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杭州拥堵延时指数下降17.6%,继续成为全国“治堵”最显著的城市。

坚持公交优先,是杭州成为治堵模范生的一大法宝。2016年,杭州公交出行日均414.4万人次,主城区公交分担率达39.8%。

10年前的4月26日,一辆大红色的青年铰接客车,从西湖区黄龙公交站开往江干区下沙高教东区,杭州开通了第一条快速公交(BRT)B1线,其“明显快于以往的速度”让杭州人津津乐道。此后,杭州跨入了快速公交时代,又陆续开通了B1线的支线与区间线,增加了B2线、B3线 、B4线、B7线、B8线。与此同时,公交专用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杭州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超过98%,建成市区公交专用道逾150公里。

2012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杭州由此进入了地铁时代。短短4年间,杭州地铁运营里程已达82公里,日均73.31万人次选择地铁出行,占总数的17.7%。按照规划,到2022年,杭州将拥有10条地铁线、2条城际轨道线(富阳线、临安线),总里程达446公里,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除了公交和地铁,在浙江,还有一种更低碳、更诗意的出行方式,那就是公共自行车。从2008年的61个服务点、2800辆起步,到现在的3770个服务点、8万多辆,“小红车”每天为30多万人次提供服务,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舒缓了城市交通。

在浙江,“公交优先”已经成为各地重要的治堵良方和民生工程。2012年以来,全省开展“公共交通提升行动”,通过实施创公交都市、建主干网络、站点全覆盖、公交绿波道等十大举措,4年增加城市公交车辆6789辆,杭州、温州、绍兴、金华、舟山等地开通了BRT等中容量公交系统,积极打造公交快速走廊;杭州、宁波共开通运营地铁156.5公里;全省运营公共自行车保有量达到33.8万辆,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市、区)全覆盖;11个设区市城市公交分担率从2012年底的18.4%提高到25.6%。

强化交通秩序管理

美国人Tom在阿里巴巴工作,在杭州生活1年多,他觉得这座城市最牛的是,行人过马路时,车子都会让行。“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行人通过时车辆会停下来让行,行人也会抓紧过去,我觉得这种互动很温暖。”

自2009年开始,杭州开始推广斑马线“礼让行人”活动。“公交车、公共出租车、公务用车”等“公”字头汽车率先带头,逐渐向所有机动车拓展。目前,“礼让斑马线”已经成为道路参与者的共识,主要道路斑马线礼让率达到了93.9%。

如果说礼让斑马线呈现了杭州交通的温暖,那么,“300米严管区”则表现了交通管理的严厉。2016年9月16日,杭州交警推出首批6个“路口300米严管区”,所有“加塞”“实线变道”“占用公交车道”“逆向行驶”等违法、违规的机动车驾驶行为,都会被“零容忍”抓拍。

为了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杭州的不少路口还设置了“违法曝光台”,行人、非机动车试图闯红灯或越线,安装在斑马线对面的电子屏幕就会立刻语音提醒,并曝光行人刚才的违法行为。在“面子罚单”的威慑下,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大为减少。

在“铁腕治违、严管扩面”的基础上,各地积极探索打通“城市肠梗阻”的各种有效办法,为全国治堵提供了鲜活的“浙江经验”。

杭州市交通运输部门与省交通厅、省运管局以及杭州市公安、规划、地铁等单位建立了数据交换共享机制,每天数据交换量达到2.5亿条,市民只要通过“杭州交通”APP或微信公众号,就可获得及时准确的出行指导。

宁波结合公交都市创建,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新建公交首末站开发综合性场站思路,同步建设地下停车场。

温州实施“114移车便民服务工程”,有效破解了“移车难”,提高了道路交通秩序。

湖州创新推出政府向民营企业购买公交服务机制,缓解政府解决公交需求的财政压力。

衢州首次行使地方立法权,制定了《衢州市区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

丽水在非机动车道旁边设置了二轮、三轮车道,提高了通行安全和效率。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