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中华儿女》

追寻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

记者 余玮

2017年05月22日13: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块土地诉说着一位县委书记的故事,诉说着一种代代传承的精神。一个不朽的名字不仅感动过全中国,而且影响一代代中华儿女

兰考,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

这块土地,于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大通讯曾感动过我一回又一回,从此我知道了中国最著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知道了曾饱尝风沙、内涝、盐碱之苦的豫东兰考。正是在那民生多艰的非常时刻,党组织派来了焦裕禄!陌生的是,这里给人的视觉感官一时难以与历史对接,这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的火车站候车室里,到处是衣衫褴褛、争相离去的灾民。今天的站台上,迎面而至的是衣着光鲜、难掩喜悦的归乡人。当年,看到那些背井离乡的灾民,焦裕禄的眼睛湿润了。今天,看到幸福而时尚的兰考人,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就是在这小小的火车站,兰考人民曾迎回“被兰考活活累死”的、已病逝近两年的焦书记。自火车站离墓地不到三里地,也就是今天的裕禄大道,那一次却走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当年那一天,成为兰考历史上一个被泪水浸泡的黑色日子。而今的每一天,兰考这个城市因为焦书记而拥有无尚的荣光与自豪。

我用脚步丈量这片热土,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去寻觅、去发现……如今,兰考变了。原来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地、盐碱地早成了绿茵如毯的良田,原本片片洼窝上挺起条条如龙干渠。一树树粉紫的泡桐花开得正盛,一座座高楼向来者炫耀着繁华,一张张笑脸写满幸福与快乐。更为高兴的是,一个不朽的名字不仅感动过全中国,而且影响一代代中华儿女。

再也找不到以前课本上的兰考印记,于是我决心透过兰考变化的表象,去捕捉变化深处的那个精神之魂。村口、学校、街道,纪念园、塑像、碑刻,诉说着一位县委书记的故事,诉说着一种代代传承的精神。

回应“时间去哪儿了”与“家风”

近年来,央视在《新闻联播》推出了特别调查系列节目,各地被采访调查的包括各行各业的民众。随着央视的传播,一些话题成为社会的热词。在此,我模拟以央视记者的身份“采访”如果仍然生活在今天的好榜样焦裕禄,那么设想看他面对同样的问题作出怎样的回答。

当年,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或许,焦裕禄会回答:我的时间都在基层、在群众中、在调研的路上。的确,兰考当年的地形地貌、角角落落,他都熟悉,在兰考的那一年零三个月里他靠两条腿、一辆破自行车走访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行程5000余里。今天,我寻访所踏过的脚印,很可能与他的身影重叠,仿佛看到他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拉下面子,甘当学生,深入群众、走进田间、坐上炕头,与基层群众进行心贴心、手牵手、面对面交流,仿佛看到他“雪中访贫”、“雨中查水”……是呀,只有经常到基层走一走、转一转,就可以交到很多群众朋友、得到很多在材料上读不到的信息,听到真言、看到实景、得到实情,发现很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潜入“深水区”,才能“抓大鱼”。

你的家风是什么?焦裕禄一定会这样铿锵作答:不准搞特殊!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是塑造后辈的无形力量。孩子被同学取笑“县委书记的姑娘穿着还不如我们”时觉得委屈,焦裕禄对孩子说:“书记的孩子并不特殊,要说特殊,只能是更加爱学习,爱劳动,而不是爱攀比。学习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而今,受父亲影响,焦氏六姊妹为人处事低调,严于律己,从不敢“搞特殊化”,他们每人都说“因为我是焦裕禄的孩子”。

一个好的家风能使一个家庭人才辈出、源远流长;一个好的家风能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每个家庭拥有良好的家风,方可改变国家的风气。焦裕禄深谙此道,并身体力行着。他视百姓为家人,总是带着粮食和钱款去看望灾民,总是笑着说:“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们来看你来了!”在焦家后代眼里,父亲的“不准搞特殊”,就是深入基层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廉洁奉公,自觉把权力关进牢笼,不通过特权谋利。儿子焦跃进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对我既是一种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对我是一种鞭策,我绝不能给他老人家脸上抹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正则政风难平,很多贪官腐败分子的堕落起点,正是始于在“家风”问题上未能把握住自己。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自家“家风”树立起来,从而造福家人,造福社会!

作为红色后代,焦守凤说:“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工作,按我爸的要求,不向组织张嘴提要求,不向组织伸手要这要那。我们要求孩子在工作上也一定要努力,自己的路自己走,不要因为姥爷在全国有名望,就借他名望做事,姥爷是姥爷,你是你。”女儿焦守云说:“父亲教育我们不能搞特殊,但做焦裕禄的孩子,又的确很‘特殊’——我们必须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当然,焦裕禄精神,是焦家的家风,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风”与“传家宝”。

幸福观与人民公朴情怀

你幸福吗?正在忙于下乡的焦裕禄如果被记者突然拿着话筒上来直接如此发问,那么他可能会不容思考,如此给出答案:幸福,从字面上来讲,就是有幸和福气,我早年没有因为贫穷而被饿死、没有被鬼子折磨死,能活到今天,这是我的幸运与福气,因此我当然幸福;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天我有机会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有机会带领大家造福一方,自然很幸福!哈哈,我不姓“福”,我姓焦,但是我盼望大家都幸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焦裕禄是一个只会忘我工作、只知道拼命硬干的铁人。然而,在家人的记忆里,焦裕禄情趣多多、才气非常、激情向上、热爱生活,是个帅哥,有文艺范儿。事实上,当年南下途中党组织分配焦裕禄搞宣传,主演歌剧《血泪仇》就声情并茂,让方圆十几里观看的老百姓哭声一片;后来尉氏土改时,他的住室里经常传出优美的二胡声,爱妻伴唱,其乐融融;在大连起重机厂实习期间,还曾陪着苏联专家下过舞池,风度翩翩,引来一连串的叫好声。他在篮球场上是中锋,在写作上是笔杆子,可谓全面发展,多才多艺,完全有理由好好享受生活的乐趣与幸福。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曾强烈地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可是,焦裕禄好多年就一直肝脏胀痛,但他总不放在心上,每次痛得厉害时就用牙刷、茶杯盖等硬物随手顶在痛处,继续工作,他办公室坐的那把藤椅就这样被他顶穿了一个大窟窿。

名为裕禄,人民得裕己无禄;心系国家,夙夜谋国身忘家。焦裕禄的名字,原本就寄托有上辈期待他不受苦、过上丰衣足食的太平日子这一美好含义。事实上,苦出身的他一辈子历尽艰辛,从未享受过属于自己的好日子。在焦家孩子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在不停地忙碌着,“天不亮就走了,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晚上还要在办公室看文件、开会,有时候直接睡在办公室”,但是父亲非常疼爱他们,“每次回家见到我们,都会摸着我们几个的头,问问最近表现怎么样,他从来没有打过和骂过我们”。这是焦裕禄最朴素的幸福,也是焦家的幸福时光。然而,他把更多的幸福给了贫苦大众。他坚持生活俭朴、勤俭办事,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的衣、帽、鞋、袜总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

幸福本来就是一种生活感受、一种人生体验、一种追求过程。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但一般人都会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的眼里。可是,焦裕禄的幸福更多来自群众的幸福,群众幸福他就认为幸福。

谁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被问这样的问题,那么焦裕禄面对央视的摄像镜头一定会说:早年,好强、勤劳的母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慢慢地,我挑起了养家糊口的担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要用自己的爱心与肩膀呵护幸福的一家,爱就是责任,责任就是“顶梁柱”——不只是经济上的“顶梁柱”,还要当精神上的“顶梁柱”!在家庭,我是承载一家人期望的“顶梁柱”,作为人民公仆,我则是一方百姓的“顶梁柱”,要为一方百姓谋划未来,要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顶梁柱,原本是指用于支撑房屋横梁的立柱。焦裕禄在小家作为“一家之主”、全家的灵魂人物,让一家大大小小有依靠,形成一种特殊的积极向上的磁场,营造一种温暖而幸福的家的氛围;作为兰考这个大家的“大家长”、主心骨,他是兰考的“顶梁柱”,敢于担当,敢于率领班子团结一致形成整体合力、发挥核心作用,靠前指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无愧于党的信任,无愧于组织的重托。

俗语曾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柱(梁)不正垮下来。上梁,即顶梁,上梁不正,下梁必定是歪的:中梁即顶梁柱,顶梁柱如果不正,房子肯定就会倒塌。孔子言,“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从政者必须品行端正、公道正派,才会有威信。“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担当,就必须肩膀硬、腰杆直。作为“顶梁柱”,如果经不住考验,抵不住诱惑,稍有闪失就会失之于组织,失之于家庭,造成事业夭折、家庭离散,让大家、小家倾塌。惟有用好手中的权力,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才能共建科学发展的高楼大楼。任劳任怨、敢于担当、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的焦裕禄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他站起来是把伞,为群众遮挡风雨;俯下身是头牛,为人民鞠躬尽瘁。在物质上,焦裕禄给兰考人民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在精神上,他更为兰考人民留下了一座丰碑!

群众心中永恒的丰碑

你的时间都到哪儿去了?你的家风是什么?你幸福吗?谁是家里的顶梁柱?抛出的一个个话题,焦裕禄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践作了积极的回应,用赤诚与真情作了响亮的回答!他把做官当成做事,把行权当成履责,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不“作秀”、不搞“面子工程”。我感悟,他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是因为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

寻访的过程,就是经受一次思想的洗礼的过程,收获着感动。焦裕禄一向倡导把镜头对准群众。作为县委通迅干事的刘俊生曾经常带着相机随焦裕禄下乡,却没能给焦裕禄留下几张照片,“一说给他拍照,他就撵人”。焦裕禄在兰考仅有的四张照片,竟有三张是偷拍的。接受专访,年过八旬的刘俊生老人紧攥在手里的纸巾已经湿透……

早年丧父的焦裕禄,日后坐过牢、下过煤窑、做过苦力、打过长工、当过兵、南下过、剿过匪、搞过农业、从事过团工作、当过共和国的第一代工人,他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却把人民公仆的本色诠释得淋漓尽致,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苦“难”的童年、劫“难”的青年、为他人排忧解“难”的中年,人生因为有“难”同行而丰富多彩。逃“难”的经历让他接受“难”得的历练,落“难”的生活让他懂得知“难”而进的真谛,艰“难”的岁月让他品味“难”能可贵的酸甜。一个个“难”,让常人“难”以置信,让勇者享受患“难”,让志者有“难”同当,让智者创造千载“难”遇。多“难”兴邦,磨“难”励志,焦裕禄一言“难”尽的传奇会成就民众“难”忘的佳话。

焦裕禄的魅力,在于“他心里装着全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在于他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在于他带头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在于他有不屈不挠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而且善于从消极因素看到积极因素,从困难中看到希望,看到光明;在于他一生艰苦朴素,以清廉、洁白的生活为乐为荣。这是焦裕禄精神依然常青的答案!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焦裕禄所做的每件事都心系民生,所说的每句话都出乎民声。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也仍在关心群众的安危和生活。临终前,他提出的惟一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春日的兰考大地到处生机勃勃,兰考处处传颂着焦裕禄的事迹。变化的是天地,不变的是精神。兰考县委大院仍保留着当年的老样,“为民、务实、清廉”几个红色大字醒目地悬挂于简朴的办公大楼外墙上,楼顶上巨幅标语“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兰考”尤为扎眼。是呀,共产党人的精神没有离去,焦裕禄的伟大灵魂还长存兰考,长存天地!

那株多人才能合抱的擎天泡桐,被百姓称为“焦桐”,是焦裕禄魁梧身影的象征、坚韧不拔精神的化身。民间有谚:树有多高,根有多深。焦桐之所以能傲然挺立在兰考的风沙、盐碱地里,就是因为那根扎得深,能够吸取大地深层的水分和养分。让人欣慰的是,根系发达的焦桐,已衍生出第二代、第三代……这是精神的生发,这是精神的葳蕤!

根,深扎于土地里;叶,伸展在云霞中。枝繁叶茂的,不只是泡桐,茁壮的更有精神。兰考,因焦裕禄精神而富有!中国,因为焦裕禄精神而富强!

做官当学焦裕禄!作为党员干部,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应向焦裕禄看齐,不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身边事抓起,从细微处查起,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学习他明确了“为了谁”、搞清了“依靠谁”,从根子上解决了“我是谁”。只有拥有赤诚之心、公仆情怀,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才能在坚定理想信念中积蓄正能量,在深入基层一线中汲取正能量,在服务人民群众中传递正能量,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领跑者。

做人当学焦裕禄!学习焦裕禄,不囿于领导干部层面。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可以学习焦裕禄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不为困难所阻,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风骨,克服浮躁、务虚的缺点,保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善于在挑战面前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敢于担当责任,勇于面对矛盾,不因取得成绩而骄傲自大、不因身处逆境而垂头丧气,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儿、那么一腔干事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塑造职业精神,在不断的追求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把个人的人生价值实现融入到时代前进的步伐中,争当中国梦的追梦者、筑梦者。

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全体中国人的榜样。焦裕禄是为民、务实、清廉的典范,是“三严三实”的标杆。焦裕禄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学焦裕禄,弘扬焦裕禄精神,可补精神之“钙”。

学焦裕禄,不能搞刮风式运动,想像他那样干几件让老百姓竖大拇指、多少年还念叨的实事,就要把他的精神元素融入为政处世之中,要切实根除心理上的“浮躁”、作风上的“浮漂”、工作上的“浮夸”、思想上的“浮名”,以更实的作风铺实群众路线。

时间会带走许多东西,会抹去许多记忆,但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常在。焦裕禄是感人的,如果我的文字没有触动大家,那么只能是说我们的笔力不够。不过,我们是在用心寻访一个真实的平凡伟人,愿意用情复活一颗充满正能量的伟大灵魂。我们相信,真实是最大的力量,有了真实就一定能感动你我。 

岁月如歌,人生如诗。诗般的中国,需要诗一样的精神。对焦裕禄的寻访与追寻,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焦裕禄的人生,每一个字符都是动人的,可以吟出无穷的韵味。

焦裕禄,值得咀嚼,更值得细品…… 

《中华儿女》杂志 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