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扶贫攻坚

砥砺奋进的五年

立斗志 育产业 拔穷根 ——都安元力村“扶贫先扶志”记

冯 辉

2017年05月21日15:23    来源:广西日报

原标题:立斗志 育产业 拔穷根 ——都安元力村“扶贫先扶志”记

  5月18日,记者驱车前往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元力村。放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山脚下,“美人藕”长势喜人;山坡上,跑山鸡活蹦乱跳;山崖边,黑山羊上蹿下跳……曾经那个“缺水、缺土、缺光照”的“三缺”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输血救济”难除穷根

  元力村位于都安西北部保安乡中部,距离县城45公里。这里是典型的高寒大石山区,可谓是“九分石头半分土,还有半分露露头”。全村627户249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13户851人,贫困发生率为34%。

  与“十二五”初都安许许多多山弄里的贫困村一样,2012年,元力村处于非常贫困的状况,既无集体经济,也无特色产业,村民仅靠种玉米、红薯和黑豆维持生计。

  前些年,虽说政府年年都发放扶贫款,可单靠这样的“输血救济”只能解决燃眉之急,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元力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剩下老的老、少的少。”村支书周生克回想起几年前,“村里只有几条烂泥路,一下雨连门都不想出。”

  消除“等靠要”思想

  “物质扶贫一时,思想扶贫一世。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单振风是团区委派驻元力村的第一书记,他与村“两委”寻找出脱贫攻坚的突破点:帮助贫困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单振风带着唐秀优、韦善辉等8位村民到扶绥县实地参观特色产业。“扶绥也是高山土岭,为什么人家发展那么好?”这次参观,给村民们心里埋下了脱贫致富的种子。

  扶贫先扶志。为了进一步开拓视野和思路,该村先后组织4批村民到广州、南宁和金城江等地培训、交流。一来二去,村民的自我发展意识被唤醒,在村“两委”引导下,村民因地制宜发展起旱藕、食用菌和跑山鸡等特色产业。

  村民韦昌的日子过得很窘迫,单振风得知后,多次鼓励他种植食用菌,并垫付1.29万元购买设备。但第一次投入4000多元,食用菌并没有长出来,令韦昌十分沮丧。在单振风的支持下,韦昌重新振作起来,再次种植食用菌1.4万棒,这次如愿以偿,一下子挣了3万元。

  唐秀优等人从事养鸡业,但总是小打小闹,一直难成气候。2015年,在单振风要吸引企业入股合作社的建议下,唐秀优牵头成立跑山鸡合作社,引入战略合作伙伴。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在“领头雁”的带动下,“小雁”懂得了规范化管理、学会了致富技能。截至今年5月,跑山鸡合作社固定资产127万元,销售收入170万元,实现利润67万元。

  产业+电商给脱贫插上双翼

  “公司免费提供旱藕种苗,还上门保底回收,去年我家的两亩旱藕赚了7000多元。”唐毓龙嘴里的“公司”,是元力村第一个村集体公司。

  该公司在广西农科院的指导下,实现旱藕种植的生态循环,推出了“美人藕粉”、跑山系列等特色生态农产品,并注册了商标。通过网商平台,该公司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单单是5月17日一天,南宁的一家公司就订购了1.2万包“美人藕粉”,总价值20余万元。

  产业发展,电商助力,为元力村插上脱贫的“翅膀”。截至2017年5月,该村拥有一个村集体公司和8个专业合作社,总营业额超过670万元,培养出一批致富带头人,带动627户人奔小康。

  元力村的发展是河池市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2016年,该市全面完成18.95万贫困人口、91个贫困村的脱贫摘帽任务,脱贫人数全区最多、脱贫村数量排全区前列。2017年,该市将着力发展扶贫产业,加强扶贫造血功能,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南丹县摘帽、127个贫困村出列、9.16万人脱贫。

(责编:景玥、姚茜)
相关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