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山西《前进》杂志

深化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实践及其思考

粟 实

2017年05月19日10:0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高度重视基层宣讲工作,作出系列安排部署,采取有效举措,统筹宣讲力量,创新方式手段,不断推进基层宣讲工作的深化和创新。一场场生动的报告会,一次次精神的“及时雨”,传播党的理论、阐释政策主张、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在全省上下汇聚起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的磅礴力量。

一、把脉聚焦高站位

基层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源头,基层干部群众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主体,也是基层宣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反复强调,贯彻“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落实“两论立部”方针,加强“三基建设”,基层宣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基层宣讲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从全党和我省的工作大局出发把握基层宣讲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迫切需要推动基层宣讲工作的深化和创新。山西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取得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为遵循。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理念思路和政策举措,对有效应对各种矛盾困难、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起着根本的引领作用,是我们凝聚力量、奋发前行的强大思想武器。省委反复强调,要运用各类传统和新兴媒体,采取宣讲、报告会、“送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向党员群众拓展、向基层单位延伸。

把上级党委贯彻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作出的工作安排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鲜活实践,迫切需要推动基层宣讲工作的深化和创新。走进基层、深入群众阐释解读党的政策主张,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组织开展基层宣讲活动,就是要架起理论与政策、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把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政策措施和工作安排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引导人们正确把握国情省情,科学认识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更广泛地统一思想行动、凝聚奋进力量。

落实“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迫切需要推动基层宣讲工作的深化和创新。思想的阵地没有真空,如果正确的理论不去占领,那么必然被各种错误的思潮所占据。面对新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面对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简单化、情绪化阐释解读给群众带来的负面影响,迫切需要基层宣讲更好发挥作用,加强正面引导,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抵制错误思潮,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实现“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阐释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群众“辩证看”、撸起袖子加油干,迫切需要推动基层宣讲工作的深化和创新。当前,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建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经济发展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时期。鼓足干劲、咬紧牙关,爬坡过坎、滚石上山,这是全省干部群众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发挥基层宣讲作用,把阐释解答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经常性工作,对分配、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生态等新矛盾新问题,不回避、不遮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分析,讲透讲清党和政府“务实办”,把直面问题、对症下药的办法举措告诉给群众,把来之不易、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展示给群众,把干事创业、开拓未来的信心决心传递给群众,引导群众“辩证看”,凝聚起振兴崛起、重塑形象的强大精神力量。

省委清醒认识到,在以往的基层宣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宣讲向全体党员群众拓展不够、向基层组织延伸不够,工作推进不力、发展不平衡存在盲区盲点。基层宣讲中,有的内容脱离实际、对不上听众胃口;有的语言“老生常谈”、不符合群众需求;有的形式“填鸭”“漫灌”、跟不上时代脉搏,使宣讲成了劳而无功的“独角戏”,无法赢得群众的关注和欢迎。宣讲人才储备不足,选人视野和渠道难以拓宽,遇到重大宣讲任务,往往还是“老将出马”。有的地方和部门甚至还存在敷衍了事、完成任务的心态,总有“上热下不热”的情况发生。这些问题,使党的理论宣讲和干部群众之间隔着一条河、堵着一道墙。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升基层宣讲的质量和水平,也需要不断推进基层宣讲工作的深化和创新。

二、多措并举见实效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集中宣讲的同时,省委统一谋划、精心部署,各级宣传理论部门立足省市县乡实际,多措并举、实处着力,在全省上下开展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宣讲活动,推动了基层宣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注重统筹发力。宣讲的地盘有多大、领域有多宽、队伍有多强,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宣讲的效果和质量。针对以往“上热下不热”的情况,省委立足全局、通盘考虑,从三个方面统筹发力。一是统筹组建省、市两级宣讲团,以“省委宣讲团带头宣讲”为标杆,层层示范、层层参照、层层跟进,构建起省市县乡上下衔接、四级联动的宣讲新格局。按照省委安排,上级宣讲团成员在分赴各地开展宣讲的同时,要广泛参与到所赴地区宣讲团的筹建工作中去,发挥指导督促和示范带动的作用,切实把省委的高标准、严要求传导下去。四级宣讲团在宣讲工作中各有侧重、通力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推动了宣讲活动紧密衔接。二是部委牵头,实现“五进”全覆盖。为扩大覆盖面,省直工委、省高校工委、省国资委、省国防科工委按照省委要求,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宣讲团,结合各行业实际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专业化的宣讲,把理论宣讲延伸到了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充分发挥各类宣讲人才作用。各宣讲团立足于工作实际,广泛吸纳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百姓志愿宣讲员等,组建了一支支专兼结合、互为补充的宣讲队伍,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草根”宣讲员,真正让宣讲力量强了起来。晋中市的百姓宣讲团、长治市的老干部宣讲团,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宣讲品牌”,并获得了中宣部的肯定与表彰。

注重立体宣讲。怎样让宣讲形式跟得上时代?如何做到没有“盲区”,不留“死角”,不出现“空白点”?省委针对过去基层宣讲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等问题,从三个层面探索“立体宣讲”、“分众传播”的宣讲新模式。一是发挥宣讲团成员各自优势,内容上“靶向明确”。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第一书记讲社情、普通百姓讲故事、宣传委员广覆盖,真正构建起五位一体、相得益彰的宣讲格局。二是创新宣讲方式方法。各地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广泛搭建“微课堂”,开展“微宣讲”,实施“微传播”。太原市由大报告、大课堂变成短报告、小课堂,用短话新话进行宣讲;吕梁市把封闭式报告会变成开放式、送上门甚至一对一宣讲;阳泉市、忻州市将理论文章、宣讲内容等通过网站、移动平台、微信等方式刊载分发;运城市稷山县通过“后稷讲坛”讲座、“村官讲习所”开展基层宣讲;不少县、乡宣讲员还编写了清新活泼的快板、小品、三句半,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三是报刊、电视、广播、网络齐上阵,形成了立体式、全覆盖的宣传声势。飘着墨香的报纸、生动的电视画面、即时更新的网页,让场场报告反响热烈,次次宣讲深入人心,使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了事业发展的新进步、生活的新变化、山西的新气象,推动了全会精神和党代会精神深入城乡基层,走进千家万户,激发了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的强大正能量。

注重贴近现实。只有紧密结合实际,回应群众关切,讲百姓话、说百姓事,理论宣讲才能赢得人心。针对过去“大水漫灌”、“填鸭式宣讲”等问题,省委要求,理论宣讲要把“漫灌”和“滴灌”结合起来,内容要“实”、方式要“活”、语言要“鲜”。在宣讲中,各宣讲团成员坚持从理论基础、历史选择、制度依据和现实需要等方面,把为什么要确立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为什么要维护党中央权威、为什么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等关键问题讲深刻、讲透彻,脉络清晰、令人信服。同时,针对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不同特点,宣讲团成员每到一地,都努力把“普通话”变为“地方话”,把“书面语”变为“大白话”,很多同志还用上了群众耳熟能详的流行词汇和网络语言开展宣讲。在运城,宣讲团成员立足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和民俗文化,从尧舜德孝文化入手,宣讲省党代会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在晋中,百姓宣讲团成员以群众的视角为切入点,联系自己的工作生活,联系身边的人和事开展宣讲,使理论鲜活起来;在晋城、在朔州,宣讲团成员围绕百姓关注的医保政策、创业举措、教育公平、司法改革、环境保护等热点话题,以具体事例讲透国家政策;在企业,宣讲团成员联系经济发展和职工思想实际,主动释疑解惑、深入互动交流,以详实的数据和充分的说理,把信心传递下去……讲台上,娓娓而谈、旁征博引;讲台下,认真聆听、详细笔记;交流中,踊跃提问、详尽解答,让理论宣讲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真正激发了群众回应理论的深厚兴趣。

注重问题导向。理论宣讲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要回应干部群众关切,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过去“浅尝辄止”“雨过地皮湿”等问题,省委特别强调,宣讲工作必须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在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上发挥重要作用。把脉号准,才能对症下药。各宣讲团成员在集中备课时,首先要深入了解所赴地区和部门的情况,结合当地实际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完善讲稿,努力做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针对不少县区、企业“抱着金碗要饭吃”的现象,宣讲团成员紧扣会议精神,逐条分析当地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一一挂钩、因地“宣”策。临汾市按照省党代会精神,立足发展实际,提出“345”战略,在“三个强市”中提出生态强市,在“四大攻坚”中提出优化环境,在“五条路径”中倡导绿色发展,问题导向十分明确;大同市灵丘县立足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提出了“宜居、宜业、宜游”山水特色城镇的发展思路;晋中市太谷县发挥农业优势,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规划观,推动精准扶贫。与此同时,各宣讲团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广泛了解群众的思想困惑、关注热点、理论需求,在双向互动中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面对面把理论讲透、心贴心把政策说清、实打实把办法留下,真正让基层群众“在心理上解压、政策上解渴、思想上解惑”。

三、创新机制添活力

宣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是在心灵深处“耕耘播种”。基层宣讲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要让宣讲出新出彩,必须不断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机制,让宣讲走进群众、贴近生活、打动人心,让这件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

一是增强理论宣讲针对性,解决好“为谁讲”的问题。基层理论宣讲的对象是广大群众。面对理论素养、知识结构有较大差异的听众,要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加快构建“分众宣讲”新格局。要结合基层党员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农民群众和高校师生实际,做到分层分众、因人施教、有的放矢、精准传播。只有少一些一刀切、一锅煮的“大锅菜”,多一些“私人订制”、入乡随俗的“特色菜”,才能满足差异化的“理论口味”,为“大众化”的理论点缀上“分众化”的色彩,才能让每个人听得懂、坐得住、记得牢。

二是丰富理论宣讲内容,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理论宣讲的生命力,在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人以实实在在的理论获得感。我们开展基层宣讲,就必须切实摸清听众关心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最需要讲清什么道理,传授什么知识,澄清什么事实。因此,在宣讲中,我们既要把握好理论宣讲的思想性、逻辑性,充分发掘思想理论的独特魅力,又要把握好实践性、生动性,寓教其中,让群众在情理交融中接受真理、在潜移默化中凝心聚力;既要传播政策、上情下达,又要传递民意、下情上达;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努力创作内容深刻新颖、观点引人入胜的宣讲作品,使所讲内容适应听众需求、把握时代脉搏,使理论宣讲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是创新理论宣讲形式,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理论本身是理性的、思辨的、抽象的,但宣讲的方式可以是感性的、动人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宣讲方式,提升宣讲艺术,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春风化雨中传播党的声音。在感情和态度上要平等待人,由情入理,以理服人;在语言和表达上要擅于运用眼神、手势,以声传情、以音动心、以情动人;在话语体系上要注重实时化、大众化,更加符合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接受水平和思维习惯;在平台和载体上既要注重发挥传统宣讲优势,更要深入研究和探索“互联网+宣讲”新模式,逐步构建起集报刊台网、微博微信、移动终端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宣讲体系;在形式方法上要积极探索“短时新”的“微宣讲”,田间地头、厂房车间的“一线课堂”,“菜单式”、“点播式”的“订制宣讲”,不断丰富理论宣讲的方式方法。

四是统筹宣讲各方力量,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要构建起宣传理论工作者为主体、多渠道共同配合、全党做宣讲大格局,真正使基层宣讲队伍强起来。积极倡导党政领导带头搞宣讲,引领带动党员干部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到理论宣讲工作中来,努力营造既要“干得好”又要“讲得好”的氛围。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多元、专兼结合的理论宣讲队伍,发挥好党校干校等理论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科研队伍和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优势,鼓励吸引各类专家学者、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道德模范、民间艺人、“土专家”和大学生村官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宣讲能力的优秀人才加入宣讲队伍,形成全民参与的理论宣讲大格局。加强组织协调,强化重点环节调控,以系列主题宣讲为引领,精心策划部署,有效整合各种宣讲资源,把各类面对面宣讲整合形成系列化的“兵团战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网络,促进资源综合、优势互补,改变各类讲座报告“游击作战”局面,克服简单重复、资源浪费现象。

五是完善理论宣讲体制机制,解决好“常态讲”的问题。基层理论宣讲永远在路上。理论宣讲是个能量传递的过程,讲的人多了,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逐步汇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推动和确保理论宣讲常态化、制度化和全覆盖,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发现、培养一大批优秀基层宣讲员,评选表彰基层宣讲先进集体和最佳宣讲个人、最佳宣讲教案。总结推广基层理论宣讲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制度性安排和工作举措。二是量化宣讲效果评价。采取抽样调查、网络点赞等方式,及时收集反馈受众信息,科学评估宣讲效果,不断调整宣讲内容,创新方法手段,确保宣讲效果。三是建立理论宣讲与舆论融合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创新理论普及方式和手段,让理论形成舆论,增强理论宣讲的普及性和影响力。

信念凝聚力量,前景催人奋进。我省宣讲工作要在千帆竞发的态势中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就必须再加一把劲、再添一把柴。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宣讲工作者必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担当作为,殚心竭力工作,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点亮心中一盏灯,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贡献自己一份力。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