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翻过扶贫险峰的郝如村

记者 李豪

2017年05月18日14:13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翻过扶贫险峰的郝如村

晶莹剔透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场、漫山遍野的牦牛、星星点点的人家……

5月3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乌玛塘乡郝如村蹲点调研采访。

该村位于当雄县以东30公里处,平均海拔4548米,是此次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109个驻村点中海拔最高的村,高出拉萨城区近1000米。

“泰山玉皇顶的高度是1500米,这里的平均海拔是3座泰山叠起来的高度。”乌玛塘乡乡长兰棣告诉记者,高寒缺氧、紫外线强让这里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再加上旅游资源匮乏、草场面积少,脱贫致富难度较大。

当雄县扶贫办主任扎西桑珠说:“郝如村是当雄县脱贫难度最大的一个村,如果郝如村脱贫,也就意味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没了问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据郝如村第一书记普布曲珍介绍,郝如村共识别认定精准扶贫对象73户308人,截至目前已全面实现脱贫。

据了解,郝如村成立精准扶贫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精准扶贫办公室,共设立以业脱贫、以迁脱贫、以教脱贫、以补脱贫、以保脱贫、以助脱贫6个专项工作推进组,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任务分解、细化。

普布曲珍说,每户贫困户的脱贫措施均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下沉干部和村委会等共同研究制定,全村73户贫困户与县级单位、乡政府、乡直单位结对,由干部对结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按照脱贫措施实施精准帮扶。

与内地许多人口稠密的村庄不同,郝如村4个自然小组198户人家的826人散居于1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户与户之间常常有数公里之遥。

走进村民家里,披挂着哈达的领袖像、团结像无不赫然于眼前,诉说着这里村民感党恩的朴素情怀。尚未落座,热情好客的藏族村民便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酥油茶端到跟前。燃着牛粪的火炉让屋子格外温暖。谈起过去的生活,从他们朴实的语言中,无不透露着幸福与希望。

郝如村村民格日是村里建卡贫困户之一,格日今年58岁,早已儿孙满堂,不仅享受政府各种补贴,还在村里的砖厂打零工。他说:“我现在年龄大了,只能在砖厂做一些看砖、数砖、洒水的零活,每天有100元的收入,但我已非常知足。”

以业脱贫是郝如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据了解,郝如村积极协调乌玛塘乡辖区内各企业和合作社,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帮扶了一批贫困户,格日所在的砖厂就是其中之一。

格日感慨颇深地说:“分家那会儿,我的牲畜少,也没地方打工,只能挨饿受穷。如今,年轻人只要想劳动就不愁赚不到钱,我的女儿、女婿都是壮劳力,我希望他们与非贫困户一样一起过上好生活。”

普布曲珍说:“去年郝如村砖厂帮扶了12户贫困村民,每户2000元。同时,砖厂还给村中每位村民100元,给全村百姓上了医疗保险。”

离开格日家,驱车两公里,记者来到最近的牧场。刚下车,在一座简易帐篷旁,一名村民骑着摩托车带着两捆草料停到帐篷旁边。村民叫达瓦次仁,正是这座帐篷的主人。

了解到记者的来意后,达瓦次仁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帐篷里坐坐。

达瓦次仁的帐篷里,一个太阳能光伏电源、一个电灯泡,仅有的两个电器显得格外醒目。达瓦次仁告诉记者,家中的家电家具齐全,帐篷只是放牧季节临时居住的,所以设施简陋了些。

据了解,达瓦次仁家同样是郝如村建卡贫困户,如今已经脱贫。据达瓦次仁介绍,他和老婆分别担任村里的草监员和水资源管护员,仅这两项收入每年可以拿到6000元。

普布曲珍告诉记者,达瓦次仁夫妻担任的职位是生态补偿岗位,是郝如村以补脱贫的重要措施。郝如村共有153个这样的以补脱贫岗位,为贫困户家庭年人均增收3000元。

普布曲珍说:“每岗一年3000元并不算多,但脱贫是笔细账,对于农牧家庭来说,这笔收入往往便成为家庭是否脱贫的关键。”

据了解,除了放牧外,达瓦次仁还会到乡里的工地上帮忙、参加政府组织的修草场栅栏等工作,一年也有几千元收入。

天色渐晚,温度开始下降。达瓦次仁的老婆在外面捡了些牛粪生起火来,帐篷内立刻温暖了许多。

达瓦次仁说:“现在和过去的条件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生活上没有了顾虑。”

告别了达瓦次仁家的牧场,回首望去,雪山之下,帐篷里升起一缕炊烟,真心希望他们一家越来越好。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