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聚焦各地党代会>>党代表心语

“第一书记”代表的“脱贫经”

2017年05月10日10:24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第一书记”代表的“脱贫经”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679位代表中,有两位年轻人尤其引人关注。一位是27岁的张文妮,来自延安市富县张村驿镇榆树村;一位是32岁的陈荣贵,来自安康市紫阳县蒿坪镇王家河村。他们两人,都是所在村的“第一书记”。

  党代会期间,一南一北两位“第一书记”代表在省城西安相遇,作了一些脱贫攻坚工作上的交流,还合了影。同样的身份,同样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让他们彼此间多了一份亲切。

  5月8日,记者先后采访了这两位“第一书记”代表,听他们讲述脱贫故事和脱贫经验,了解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建议。

  陈荣贵:脱贫攻坚要物质精神“两手抓”

  去年5月至今,陈荣贵通过外引内联,在王家河村先后干了几件大事:整饬旧有的800亩茶园,动员栽种208亩核桃;成立了一个种养殖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全程支持帮助;引进安康市四大餐饮企业到村,与贫困户签订富硒食材长期供应协议;将村上自产的特色农产品干洋芋片、洋桃挂上电商平台。陈荣贵说,贫困户现在都认可他。

  去王家河村当“第一书记”,是陈荣贵主动请缨的。对于他的“先斩后奏”,媳妇先是不满,后是默认,现在是支持。

  开会期间,陈荣贵收到贫困户的一条短信:“我的800只鸡还有2个月就可以产蛋了,但现在还差2万元的饲料费,请你帮忙。”他赶忙回了一条:“我在西安,你先给村上和黄明反映一下,我回来后看能不能组织商户认购。”

  对于脱贫攻坚,陈荣贵准备了几条建议:

  要物质和精神“两手抓”,不养懒人,最终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探索长效机制,“输血”“造血”并用,让贫困户实现永久脱贫;

  政策落实中要兼顾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平衡问题,避免矛盾;

  应该加强“第一书记”之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张文妮:再冰的石头都能靠“诚心”暖热

  张文妮上任的第3天就被“将了一军”:榆树村两委会班子成员闹着要集体辞职。面对大伙儿对她这个90后“女娃子”的极度不信任,张文妮诚恳登门,好言挽留,稳住了局面。

  说好话不如干好事。张文妮咬着牙为榆树村张罗。一年里,一条连着山上果园的生产路通了,巷道的路面硬化了,路边的灯亮了,村上的环境治理好了,村头的变压器换了,群众口袋里的钱多了……

  张文妮告诉记者:榆树村让我这个“弱女子”变成了“女汉子”。

  能够当选党代表、参加党代会,张文妮觉得很光荣,同时又觉得肩头的担子更重了。

  谈到大会报告中提到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张文妮说,我们会在这个模式中把“普通农户”加进去,让贫困户和普通群众“搅和”在一起,这样可以照顾贫困户的自尊心。

  张文妮说:“脱贫攻坚,需要用立竿见影的效果让群众看到希望,更需要用长效产业支撑起群众奔小康的信心”;

  “既然走在这条路上了,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群众谋福利的一项项工作中”;

  “只要有诚心,再冰冷的石头都能暖热乎;只要愿意干,再难啃的骨头都能啃下来!”(冯晓荣 乔佳妮)

(责编:黄瑾、杨丽娜)
相关专题
· 聚焦各地党代会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