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立下军令状“剿劣”这么干

——11个市委书记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治水誓言

2017年04月10日09: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杭州市将坚持和深化“五个联动”,全力夺取剿灭劣Ⅴ类水新胜利,巩固和发展G20杭州峰会环境整治成果,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好环境、更好发展、更好生活。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  赵一德

杭州市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自觉和“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决心,坚持和深化“五个联动”,全力夺取剿灭劣Ⅴ类水新胜利,巩固和发展G20杭州峰会环境整治成果,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好环境、更好发展、更好生活。

坚持点与面联动,推进系统治水。聚焦重点,紧盯上塘河半山桥、萧绍运河萧山出口等劣Ⅴ类水质断面,圈定重点作战区,落实“一点一策”,彻底清除劣Ⅴ类水质断面。全域覆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对辖区水体展开“地毯式”排查,覆盖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在流域,覆盖本地河道名录所有河道,覆盖农村池塘沟渠、山塘水库、城市内河排渠等小微水体,全面掌握辖区水体水质情况,确保治理工作底数清、无盲区。在逐一摸清水体污染原因基础上,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确保每条问题河流、每片问题水域都能得到精准靶向治疗,形成全面推进、整体提升的良好局面。

坚持截污与处理联动,推进长效治水。加快实施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大市政配套等“行动计划”,在巩固已消除1万多个河道排口基础上,投资400余亿元,提前完成3000余个工程项目,重点突破雨污合流问题,加快打造污水“零直排”升级版,全面解决污水入河问题。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是杭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大短板,要在提高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的同时,加快建设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和临平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确保未来2—3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近70万吨/天,全面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出水达标率。

坚持岸上与岸下联动,推进科学治水。坚持把“拆治归”作为基本招数,连环出招、联动治水,协同推进城中村改造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化四分”垃圾分类处置、浙商回归等工作,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从源头减少污水产生。继续深化内外兼修整治水体环境,巩固“清三河”成效,加快推进15个“清水入城”工程,同时把重点放在河道清淤上,探索完善留置管道、荷塘就地利用、干化造地、回归林地等清淤及淤泥利用模式,确保全年完成河湖清淤830万方,推动水体综合感官指标显著提升。

坚持“线下”与“线上”联动,推进智慧治水。“线下”,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行和深化河长制工作的要求,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配备,特别是要推动各级党政“一把手”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担任治理难度最大的河道河长,完善河长履职督查考核机制,确保新老河长无缝衔接,以责任制推动长效治水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线上”,就是要充分发挥信息经济发达的优势,继续建好用好河长制APP和1100个河道治理微信群,及时更新河道水质和“一河一策”,实现河道问题一键投诉、一键直拨河长,构建快捷高效的“指尖上的治水”系统。

坚持政企民联动,推进合力治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党政“一把手”要亲力亲为、靠前指挥,人大、政协要把作用发挥在治水一线,各级治水办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职能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同时,进一步激发市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发挥1418名民间河长、7512名巡河志愿者、5800名河道保洁兼职信息员作用,鼓励企业主动认养河道,建好用好社会监督平台,推动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汇聚起合力治水的强大正能量。

把剿灭劣Ⅴ类水作为建设“名城名都”的必破之题、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关键之招、增进民生福祉的德政之举,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   唐一军

宁波把剿灭劣Ⅴ类水作为建设“名城名都”的必破之题、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关键之招、增进民生福祉的德政之举、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开局之仗,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坚持高标治理,早日实现“零直排”。以区县(市)为主体,以乡镇(街道)和功能区域为单元,坚持“一口一策、一点一策、一河一策”,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修编城镇污水处理专项规划,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布局,确保市域内每个乡镇(街道)、每个村(社区)收集的污水都能得到有效处理。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完善城镇污水管网,特别是对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工业园区、小城镇、行政村、涉水行业等八大类功能区块,系统开展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及提标改造,确保年内率先实现“零直排”。加快修复水体生态,继续做好江河湖库清淤工作,科学开展引配水工程,完善执法控污、生态治理、保洁养护等机制,使每一条河流达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标准。加快减少各类污染源,驰而不息推进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下大力气整治重污染高耗能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低小散落后企业,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扩面提标三年攻坚行动,推动治理工作从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坚持全域治理,确保实现“无盲区”。把剿灭市控和县控劣Ⅴ类水断面作为最难的硬骨头来啃,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督战,按照先易后难的思路逐一落实标本兼治的措施,坚决完成7月底前消除市控劣Ⅴ类水断面、10月底前消除县控劣Ⅴ类水断面的目标任务。推动剿灭劣Ⅴ类水工作向断面所在河流的上游和支流延伸,向小河、小溪、小沟、小渠、小池塘延伸,向居民门前屋后的微小水体延伸,全面剿灭每一处劣Ⅴ类水,把工作覆盖到每一个流域、每一个水体。鼓励剿灭劣Ⅴ类水的地方,率先启动剿灭Ⅴ类水、Ⅳ水的战役,使每一处水域的质量都有明显提升。

坚持统筹治理,认真念好“拆治归”。统筹打好“拆治归”这一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基本招法,下定决心重现秀水美景、重塑经济结构。坚持拆治同步,联动推进“三改一拆”,打好城中村改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治危拆违三大攻坚战,全面消除违法建筑,全面挤压落后产能生存空间,全面整治城乡环境面貌,以大拆大整大治清除污水源头、提升水环境质量。坚持归治同向,真心实意联系浙商甬商,满腔热情服务浙商甬商,主动当好宣传员、“店小二”、“后勤部长”,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更多浙商甬商加快总部回归、项目回归、资本回归、技术回归、人才回归,用高端优质项目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基础。

坚持长效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把河长制作为严管严治、长治长效的基本制度,推动河长制从单一河道向流域区域转变、从单一治污向综合提升转变、从单一河长向社会参与转变。根据换届后干部变动较大的情况,调整充实市县乡三级河长,确保每一条河道管理、整治、保护的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完善河长制考核办法,全面推广河长责任清单交办、履职承诺、述职评议、督考问责、“三河”反弹追责等制度,使各级河长认真履责,防止出现只挂名不做事、只挂帅不出征的问题。加强基层河长队伍建设,创新完善工作巡查、应急处置、督查督办、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快建立河长公众微信群和移动客户端,进一步强化治水工作的基层基础。

按照“三个不带入”的要求,自觉扛起主体责任,借势借力“大拆大整”,坚决打赢劣Ⅴ类水剿灭战,加快打造美丽浙南水乡。

中共温州市委书记   周江勇

温州将按照“三个不带入”的要求,自觉扛起主体责任,借势借力“大拆大整”,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坚决打赢劣Ⅴ类水剿灭战,加快打造美丽浙南水乡。

坚持“三个确保”,坚决完成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剿灭劣Ⅴ类水年度任务和“两条底线”“一条高线”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强化政治担当,不折不扣地完成剿灭劣Ⅴ类水各项目标任务,坚决守住“两条底线”,争取实现“一条高线”。重点做到“三个确保”:一是3月底前,确保所有劣Ⅴ类水质站位所在河道实现入河污染“零直排”;二是6月底前,确保所有市控以上站位全部消除劣Ⅴ类;三是12月底前,确保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实现水质持续改善。

加力“大拆大整”,推进水岸同治。以“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为抓手,通过拆整沿河城中村、旧厂房、旧市场、旧小区等重点片区和节点,坚持水岸同治、计划同步、措施同向、亮点同现,努力打造独具个性的城市新名片。尤其要坚持做到签约、腾空、拆除“3个100%”,高质量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市区城中村改造三年计划两年完成,今年全市要完成3.1万户签约改造任务;坚持有违必拆、强势推进,确保全年拆除违法建筑1400万平方米以上;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全面完成“四无”生产经营单位整治,从而一举端掉劣Ⅴ类水的源头“老巢”。联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提高治水成效。

落实“一河一案”,加强综合治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在全面排摸、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出台剿灭劣Ⅴ类水专项行动计划,实行“一河一案”“一站一策”,坚持从源头把控和末端治理两手发力,深入开展流域和片区综合整治。3月底前,在水质较差河道增设一批县控以上水质监测断面,加强跟踪监测,确保“剿劣”工作全覆盖、无盲区。同时,加强综合治理,打好“截、清、封、防、调”组合拳。“截”就是截污纳管,今年要完成21座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同步加快截污纳管工作,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明显提升;“清”就是清污清淤,确保4月15日前完成市控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在区域河道清淤工作,7月15日主汛期前完成1000万方清淤任务;“封”就是封排污口,加强排污口管理,全面完成工业集聚区、城市居住小区“零直排”整治任务;“防”就是防止反弹,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确保垃圾河不反弹,确保市区全面消除黑臭河;“调”就是生态调水,深入推进“温瑞水系活水畅流”和河道打卡、拓宽等工程,加大生态调水力度,提高河道自净能力。

落实“四个责任”,推动全民治水。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市级牵头、县级主体、乡镇执行、村为基本依托”的四级河长工作制,硬化党政“一把手”和各级河长的责任,确保每条劣Ⅴ类河道都有市、县两级领导挂帅领衔、包干处理。严格考核工作责任。实行“一月一督查一通报一排名”,对进度慢、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地区,严肃问责追责。严查环境违法责任。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对水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行“零容忍”。强化全民责任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营造全民治水的浓厚氛围。

力争实现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全面消灭Ⅳ类以下水质,力争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力争全域所有水体全面消灭Ⅴ类和劣Ⅴ类。

中共湖州市委书记   陈伟俊

今年,湖州市将扎实开展“Ⅳ类水体剿灭行动”,确保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Ⅴ类和劣Ⅴ类水体不反弹,确保13个国考断面水质不降级,确保水环境安全不出事;力争实现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全面消灭Ⅳ类以下水质,力争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力争全域所有水体全面消灭Ⅴ类和劣Ⅴ类。

狠抓突破口,着力打好清淤治污攻坚战。近年来,湖州坚持把清淤泥、治污泥作为“五水共治”的突破口,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重点突出小江小河、“毛细血管”和居民门前屋后的沟渠坑塘等小微水体,开展“地毯式”排查摸底,继续加大清淤治污力度,完成520公里、1100万方以上的清淤任务。扎实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生态配水与修复工程,加强中小流域系统治理,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70公里,打通一批断头河,逐步恢复坑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探索拓展淤泥利用途径,新增淤泥资源化利用企业1家,淤泥循环利用堆场4个。

扭住关键点,着力打好截污纳管扩面战。推进截污纳管,是解决污水直排、减轻水体污染的重要环节。湖州将突出城中村、城郊接合部、老集镇等重点区域,加大新建管网配套、老旧改造和破损修复力度,通过源头控污、雨污分流和管网联通,新建污水管网190公里,改造污水管网20公里,有效解决污水直排、渗透排等问题。以提高污水处理率、运行负荷率、达标排放率“三率”为目标,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新扩建污水处理厂6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25万吨/日,力争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强化沿河排污(水)口整治,铁腕整治非法排污口,力争实现“零直排”。

聚焦根本源,着力打好产业转型大会战。湖州将持续打好以“拆治归”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深入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大力发展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健康产业、休闲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地理信息、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扎实开展传统行业的转型提升,坚决关停并转“低小散”企业1000家以上。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治污减量,力争实现温室龟鳖养殖全面清零,全市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全面纳入在线智能化防控平台。不断深化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对2014年前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开展全面排查,对143个村的老旧设施实施提标改造,确保已建成的治理设施发挥真正效用。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在去年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基础上,力争农村分类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0%,“十三五”末实现全覆盖。

守好责任田,着力打好治污剿劣全民战。进一步扩大“河长制”覆盖面,在市、县区领导班子中,探索设立小微水体河长,严格落实“河长十条”,深化执行河长制例会、巡查通报等工作制度,加快“河长制”智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河长履职实效。强化督查考核,建立“清三河”防反弹隐患排查和常态评估机制,把提升水质行动实施情况作为重点督查内容,把河道水质纳入到“五水共治”、县区综合考核体系,对新出现水质下降的县区,在“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宣传造势,广泛发动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河道治理和管护,奏响全民治水的“大合唱”。

努力实现2017年市域水体全面消灭劣Ⅴ类、“十三五”时期以Ⅲ类水为主的目标,加快重塑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

中共嘉兴市委书记  鲁 俊

嘉兴以铁的决心把生态环境的敏感期变成生态建设的加速期,推动市域水体“增Ⅲ类、减Ⅳ类、消灭劣Ⅴ类”,努力实现2017年市域水体全面消灭劣Ⅴ类、“十三五”时期以Ⅲ类水为主的目标,加快重塑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

深化“三污同治”,治城乡生活污水。全力完成投资120亿元的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既补足城镇截污纳管“最后一公里”,也建好自然村落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着力加快城乡一体截污纳管水平,到今年年底全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5%,基本实现应截尽截、应纳尽纳;同时围绕“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抓好垃圾处理能力扩容提升。深治工业企业污水。综合运用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手段等倒逼“低散弱”企业退低进高、退散进集,引导高排放企业加快清洁生产、截污减排改造;在率先将年排放50吨以下废水的工业企业纳管处理、基本实现工业企业污水入管网的基础上,加快工业污水从浓度监测向浓度总量“双监测”、过程管控向过程出口“双管控”转型,全力推进地下污水管网和终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率和出水达标排放率。广治农业面源污染。持续巩固散养生猪全退养成果,积极推进美丽牧场创建,进一步提升生猪养殖生态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调整优化水产养殖布局结构,统筹抓好温室甲鱼、珍珠等的洁水型养殖改造,从根源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深化“三清联动”,盯住水里下功夫不动摇。狠抓清澈水体。依托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大力推广运用狐尾藻净化池、生物膜技术、人工浮岛、生态湿地等,为清淤截污、水体自净、生态修复等插上科技翅膀。统抓清通水网。深入实施河网清淤连通工程,统筹推进市区中心河拓浚和农村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扩大南排、平湖塘延伸拓浚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完成河道清淤疏浚5300万立方米,进一步疏通市域水系经络、实现大循环,提高市域行水动力、增强自净能力。常抓清洁水面。完善一部门统筹、一条线管理、属地负责、以块为主,河道、公路、镇区、村庄“四位一体”的大保洁机制,加快由行政村全覆盖向自然村全覆盖提升,变“水里、岸上分头管”为一个部门统筹管,在全市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

深化“三制齐上”,面向全民聚合力不动摇。健全完善全域河长制。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推动更多党员干部分级担任段长、浜长、公里长等,实现一河(段、浜、公里)一档、定员定标、常态长效管理,重点强化对截污纳管、日常保洁、偷排漏排及超标排放、涉水违法建(构)筑物等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落实到人,实行限时整改、验收销号、全程跟踪,确保全市一万多条河流条条有人管、常常有人巡。深入实施“双推”互比制。每年1—2次由市四套班子集中带队到治水一线推进重点工作、推动争先晋位,通过最直观的感受来检验治水实效。坚决把一批有激情、有招数、有实效的“狮子型”治水先锋选出来、用起来,在治水一线建立墩苗成长的练兵场、搭起选贤任能的点将台。创新推进全民参与制。依托微信和手机APP等云端智慧“巡河”途径,形成全民治水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将劣Ⅴ类水、Ⅴ类水剿灭战作为今年全市打好“八大战役”的重中之重,坚持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确保取得完胜。

中共绍兴市委书记  彭佳学

省委、省政府吹响劣Ⅴ类水剿灭战的“冲锋号”后,我们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将劣Ⅴ类水、Ⅴ类水剿灭战作为今年全市打好“八大战役”的重中之重,专门制定行动方案,坚持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确保取得完胜。

全水域剿灭劣Ⅴ类水。把治断面、全覆盖作为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首要任务。以治断面为重点,彻底剿灭市级考核断面、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市级河长制监测断面、乡镇(街道)断面和村居断面劣Ⅴ类水。同时,将剿劣战向全境全流域延伸,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所有小微水体延伸,向城乡居民门前屋后的水体环境延伸,做到无盲区、全覆盖,整体剿灭全域劣Ⅴ类水。

全断面消灭Ⅴ类水。坚持更高追求、更高标准、更高目标,在确保剿灭劣Ⅴ类水质断面基础上,全面消灭市控以上断面Ⅴ类水。

加快提升Ⅲ类水比例。着眼于打造水乡典范,在提升水质上狠下功夫,把考核断面从过去的70个增加到128个,今年要实现128个市级考核断面Ⅰ—Ⅲ类水比例达到80%以上,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6%以上。

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截、清、治、修”重点环节,大力推进重点水体提升、河湖清淤、工业污染整治、截污纳管、农业污染防治、农村污染治理、入河排放口整治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八大”攻坚行动,实现从污水控源、污水处理、污泥清理到水体修复,全过程、全系统、全方位的治理。

“截”。全面加强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和达标排放率。全面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对古城内河区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完成园区全部污水管网改造,实现所有企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纳管、雨水外接。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2013年以前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部进行提标改造,推进规划非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清理非法设置、设置不合理、经整治后仍无法达标排放的排污口。

“清”。今年以工业园区、城镇河道、平原河网为重点,继续加大河湖清淤力度,完成清淤1000万方以上。继续推进轮疏工作,实现河湖库塘淤疏动态平衡。全面加强淤泥清理、排放、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推广淤泥固化处理技术,杜绝造成二次污染。

“治”。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打好印染、化工落后产能歼灭战,强势推进182家印染企业和190家化工企业搬迁集聚或就地整治提升。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企业300家以上,关停整治“低小散”企业2000家以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畜牧业和渔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修”。全面推进绍兴平原和曹娥江、浦阳江两大流域防洪排涝体系能力建设“双十”工程,加快推进柯桥城区、袍江马海片区、滨海新城片区等引水活水工程,恢复坑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强化责任体系。落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属地“一把手”总牵头、负总责的第一责任。健全四级河长工作机制,全面建立以亮目标、明措施、晒实绩、比实效为主要内容的市、县、镇三级河长联述联评联考机制,推动各级河长切实履行好“治、管、保”职责。

严格督查考核。加强水质监测管理,完善水质考核制度,健全市、县、镇三级水质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一月一督查一通报一排名”。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对水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行“零容忍”。

发动全民参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深入实施全民参与管河护水“工作十法”,深化开展“党员干部护水日”等活动,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扛起治水担当,以浙中生态廊道建设统领劣Ⅴ类水剿灭工作,推动“五水共治”向纵深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中共金华市委书记  赵光君

2016年,金华已成功兑现“三年可游泳”的承诺,国家考核断面、省控断面、县市交接断面等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乡镇交接断面基本消灭劣Ⅴ类。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扛起治水担当,以浙中生态廊道建设统领劣Ⅴ类水剿灭工作,推动“五水共治”向纵深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实施三大行动,坚决打赢污水剿灭战。在省定目标基础上,自加压力、主动提标,明确提出“干流水质全达标、支流断面灭Ⅴ类、沟渠河塘剿劣Ⅴ”目标,力争在全省率先报结、率先通过验收、率先实现全域消灭劣Ⅴ类水。实施全面排查行动,编制剿灭劣Ⅴ类水实施方案,按照“县(市、区)抓干流,乡镇(街道)抓支流,村(社区)抓沟渠河塘”原则,倒排时间表、任务表、责任表,一切工作向前赶。实施重点整治行动,统筹打好“三改一拆”“四破攻坚”“四换三名”组合拳,大力推进工业污染整治、排污口整治、末端水体整治,彻底解决污水直排问题,全面消除全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施专项执法行动,重拳打击违法行为,关停和整治存在问题的“低小散”块状行业企业,以严格执法保障水质持续提升。

强化常态管控,切实打好防反弹巩固战。治管并举控源头。紧扣“截、清、治、修”四个环节,全力推进“零直排区”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等“一创建两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河塘沟渠生态清淤,消除水体污染源头病灶。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和截污纳管建设,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推行尾水排放高于全国标准的“金华标准”,创建三个“零直排”县(市、区)。完善机制管长效。全面整治挂名河长、空头河长现象,充分发挥“管、治、保”职责。建立小河、小溪、沟渠、池塘等小微水体河长,推动河长制向“毛细血管”延伸。完善治水微信群、河长信息管理系统,做到涉河举报及时响应、高效协同、快速处理。强化考核严问责。将劣Ⅴ类水剿灭行动实施情况作为“五水共治”督查必查项目,并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挂钩。对不能完成任务、新增市控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的地方,在“五水共治”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并实行建设项目区域限批。

创新治水载体,全面打响生态廊道大会战。围绕“修水脉、复生态、美产业”目标,规划建设浙中生态廊道,开启“后治水”时期金华“五水共治”新征程。建设美丽城防。坚持防洪、排涝、灌溉相结合,从磐安到兰溪全境建设金华江干流堤防387千米,形成滨湖段、城市段、近郊段、田园段四种各有特色的护岸形式,到2020年实现“城市50年、乡镇2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强水系格局与区域规划、城市建设的衔接,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及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水体,加强坑塘、湿地、公园绿地等建设与生态修复,形成内部通畅、内外贯通的城镇排涝工程体系。打造美丽景观。整合连通各地文化遗迹、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区,沿江建设湿地公园、滨河景观路、江心岛及驿站码头、廊亭廊桥等配套设施,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景观廊道。培育美丽经济。充分挖掘河湖沿线的生态田园、河道水系、集镇村落和城镇节点等资源,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园、观光园和体育休闲文化产业项目,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推进沿河特色小镇、工业强镇和电商新镇建设,构建完善沿河生态工业体系,打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美丽产业走廊。

坚决扛起“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的政治责任,坚持不懈念好“拆治归”三字经,全力打好全域劣Ⅴ类水剿灭战、水体水质提升战。

中共衢州市委书记   陈 新

衢州市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和我省重要生态屏障,必须坚决扛起“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的政治责任,坚持不懈念好“拆治归”三字经,全力打好全域劣Ⅴ类水剿灭战、水体水质提升战。

以更高标准提升水质,夺取衢州治水新战果。衢州市已提前三年在全市域消灭劣Ⅴ类水质断面,是全省唯一一个无市控以上劣Ⅴ类断面的设区市。面对新任务新要求,衢州将确保年内实现“两个全市域”和“5个100%”的目标,向全域Ⅳ类乃至Ⅲ类水的目标发起总攻。“两个全市域”,即全域剿灭劣Ⅴ类水,全域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标准;“5个100%”,即持续实现9个“水十条”国家考核断面、13个省控断面、21个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5个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全部保持100%。重点打造“十百千”工程,“十”就是打造十个集防洪、休闲、生态、景观以及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全流域生态化治理示范工程,“百”就是打造百条原生态乡村美丽溪流,“千”就是打造千座会呼吸的生态塘、活水塘、景观塘,实现水清、岸绿、景美。

以更实举措强化整治,打出治水剿劣新气势。聚焦一个重点。即聚焦农村池塘、沟渠、小溪流以及城市内河、排渠等小微水体整治提升,着力在截污纳管、清污(淤)泥、污源整治、生态修复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切实提升小微水体的自净能力。抓实两大系统。即抓实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和城乡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加快实施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改造,完善和落实长效运维管理机制,深化“百万妇女学贺田”等行动,确保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持续扩面深化提升。深化三项整治。即持续深化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和钙制品、石材加工等“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确保重点工业污染源、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监管全覆盖。

以更大力度推进转型,开辟绿色发展新境界。坚持治拆联手、以拆助治,把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与“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向城乡危旧房、脏乱差的城中村和违法建筑发起全面围剿,彻底消除环保和安全隐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组合拳的联动效应、叠加效应。坚持归治同向、以归促治,依托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等建设,加大浙商回归、腾笼换鸟力度,引进更多“好鸟”“俊鸟”,加快“两山”转化步伐,从根本上实现治污水的长效长治。

以更严要求锤炼队伍,干出衢州铁军新风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深化河长履职承诺、述职评议、媒体问询、考核问责和“智慧河长”信息化服务系统“4+1”机制,落实流域治理河道管护责任清单、流域综治责任清单、沿河排污口管控清单“三张清单”,让各级河长真正把担子挑起来,把责任落下去。加快“五水共治”地方立法,出台《衢州市信安湖流域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立完善智慧环保、智慧安监和环境医院联动机制,深入实施环保执法“亮剑行动”,坚决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保持生态优先的战略定力,把绿色发展作为舟山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原则,力争在全省率先全面剿灭劣Ⅴ类水。

中共舟山市委书记  俞东来

舟山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增强担当、落实责任,以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全力以赴,精准聚焦,力争在全省率先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为浙江打造“中国的明天”示范样本提供更多的新区实践。

明确目标,强化全水域治理。层层发动,层层落实,排出时间表、责任书,确保到年底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巩固提升前阶段黑臭河整治成果,确保不反弹,国控临城河地表水考核断面达到Ⅲ类及以上,国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打通断头河,逐步恢复池塘、河道、沟渠、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50%以上。加强全水域特别是小沟、小渠、小池塘等“小微水体”的治理力度,强化偏远海岛坑道、水井和小山塘等水体治理,确保小岛群众饮用水安全。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推进河道保洁、生态治理和长效养护,加快河岸和水体湿地等生态工程建设。

多管齐下,深化污水源头整治。深入实施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到今年底,全市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标准并稳定达标排放;全市新建城镇污水配套管网80公里。深入开展污泥处理和河库清淤行动,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合理处置和在线监测,确保年底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以上,完成清淤120万立方米以上。严格按照重点行业整治提升标准,深入推进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到年底实现所有工业集聚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所有集中式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重点行业污水全面治理并达标排放,零散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落后企业、加工点全整治,小餐饮等五小企业污水零直排。全面清理非法设置、设置不合理、经整治后仍无法达标排放的排污口。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治理,落实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运维机制,到年底全市5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全部纳入在线智能化防控平台,规模化养殖场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强化联动,打好系列组合拳。把劣Ⅴ类水剿灭战纳入海上花园城市五年攻坚行动,打好“拆治归”系列组合拳,注重做好“三个结合”:与治危拆违相结合,水岸同治,联动推进城中村改造、“三改一拆”等工作;与美化亮化相结合,协同推进亲水绿道、景观廊道和文体设施建设,提升沿河沿岸环境品质;与开发建设相结合,提高城市设计规划水平,把水环境整治和城市有机更新、招商引资、浙商回归等工作统筹谋划推进。

落实责任,以治水锤炼新区铁军。把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使命,把治水工作作为各级干部激情创业、拼搏赶超的主战场、大平台。抓紧组织开展所有水体地毯式大排查,做到无盲区、全覆盖,于2月底前完成劣Ⅴ类水体排查工作。对劣Ⅴ类水、易反弹的黑臭河和水质断面、不达标水环境功能区和饮用水源水库,“一点一策”制定治理方案,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在已有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基础上,大力推行河道巡查员、网格员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小微水体河长制,推广完善河长制信息系统应用,层层督促各级河长抓好项目落实、进度落实、责任落实。

把“剿灭劣Ⅴ类水”作为台州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和必须打赢的硬仗,有力担当,背水一战,确保完成任务,为打造“水上台州”打下坚实基础。

中共台州市委书记   王昌荣

全省剿灭劣Ⅴ类水,台州是“主战区”之一,消劣任务艰巨。台州将把这项工作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和必须打赢的硬仗,有力担当,背水一战,确保完成任务,为打造“水上台州”打下坚实基础。

落实河长制,压实治水责任。坚持把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作为构建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的核心,坚持河长和警长联动、行政河长和民间河长结合,完善责任包干、定期述职报告、河道巡查督查等制度,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强化各级河长和河道警长“治管护”方面的职责,推动河长制转为“河长治”。将全市15个劣Ⅴ类水质断面剿灭工作列入县(市、区)必考、必通报的重要指标,制定重点水系消劣月排名考核办法,以时间倒逼进度,责任倒逼落实。

打通断头河,实现河网畅通。大力“治断头、通梗阻”,盘活水体,连通水系,促进河道畅流。全市确定了100多条断头河,逐条列出打通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针对不同类型河流,因河施策、分类治理,综合运用明河开挖、引水循环、河道清淤等措施加以疏通,同步开展池塘、河沟、湖泊、湿地等清理整治,逐步恢复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让城市水体活起来、清起来。加大河网水系拓源力度,推进生态补水工程建设,加强长潭水库调度,实质性启动椒(灵)江引水工程建设,引活水入城。

构建大管网,有效截污纳管。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污水应收尽收,有效处理。全年计划新建污水管网232公里以上,实现城市及乡镇建成区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以上,劣Ⅴ类重点区域完成区块截污。按照“凡新建、扩建、排入内河的污水处理厂一律按照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出水排放”的要求,年内确保城市污水厂全部完成准Ⅳ类提标改造,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加快补齐农村水处理短板,年底前完成30%的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扩面提标改造,860个建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竣工投用。

整治排污口,封堵污水直排。深入开展“最后一米”纳管工作,通过排污口倒查污染源,加强末端截污治理。全面开展排污口整治销号,针对排查出的10223个排污口制订“一口一策”,整治一个、销号一个。对大市政污水管网配套地区,要以新建毛细管网的方式彻底截污。对大市政污水管网不配套地区,要就地处理或截留后利用泵站抽送到最近的管网处理。对于非法设置、设置不合理、经整治后仍无法达标排放的排污口全面清理。对雨污混排口,一律实施限期整改。从严打击违规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

覆盖全流域,推动综合治理。对劣Ⅴ类水体较多的金清水系、玉环水系进行重点治理,对椒江流域、三门水系全面开展水质稳定和提升工作,确保全水体消劣,不留一个死角、一个盲区。坚决斩污除患,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金属表面处理、农副产品加工、“六小行业”等涉水行业整治,实现水污染问题岸上解决。联动推进“多城同创”、治危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形成“多管齐下”的工作格局。

围绕水上台州建设,协同推进治水患、扩水域,活水系、提水质,兴水利、建水景。主动对接全省“五原扩排”“百河综治”等水利建设,加快实施总投资750亿元的供水保障、平原扩排、水系治理、滩涂围垦、强塘除险等水利“五大百亿工程”,强化台州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按照“构建快速水路、建造慢行水岸、营造景观水体、打造活力水城”的“水上台州”治理框架,加快打造“五湖四环、一廊多带”为概念的城市水利风景慢游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级河湖水利风景区,着力建设富有魅力的江南品质水城。

确保水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省最佳并持续提质优化,确保生态底色永不褪色、永不变色,让丽水人民享有更多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秀美生态。

中共丽水市委书记   史济锡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参加丽水代表团讨论时叮嘱我们:“全境不能有劣Ⅴ类水,丽水就要带这个头。”丽水迅即行动,全境打响劣Ⅴ类水剿灭战,确保大江小河俱洁净,一江清水向东流。

拉高标杆,追求勇立潮头的高标准。丽水全境剿灭劣Ⅴ类水,既要坚守底线目标,更要追求高线目标。“底线目标”就是紧盯水质这个核心,确保年内全境剿灭劣Ⅴ类水体,彻底消除小微水体感官污染,做到大江大河不能有、小微水体也不能有。“高线目标”就是以全境剿灭劣Ⅴ类水为基点,拉高标杆、自我加压,以更高标准深化“五水共治”,确保水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省最佳并持续提质优化,确保生态底色永不褪色、永不变色,让丽水人民享有更多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秀美生态。这是丽水实现“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勇当绿色发展探路者和模范生”两大发展使命的内在要求。丽水必须以一场里程碑式的“治水革命”,彻底剿灭劣Ⅴ类水体,为“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奠定基础、增添亮色。

精准施策,打好“治、纳、清”综合治理组合拳。“治”就是正本清源、源头治理,坚决遏制劣Ⅴ类水增量、消化存量。建立小微水体河长责任体系,推行基层河长小微水体区域包干制度,对排查出来需要治理的735条小沟小渠、358个小池塘,全部纳入河长制,压实治理责任。开展存栏200头以下散养生猪污染专项整治,严格禁限养区制度,综合采取“入股代养一批、移栏出村一批、提升改造一批、关停退养一批”等措施,确保6月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全面深化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治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纳”就是大力推进截污纳管工程。加强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推进污水管网、处理设施建设及日常养护,确保年底前实现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2%,所有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标准。建立排污口“身份证”制度和信息化监管系统,封堵一切非法排污口。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和运行维护,实现“应纳尽纳、应治尽治”。“清”就是全面巩固“清三河”成果,推进河道清淤和生态修复。突出村庄内部、小沟小渠治理,确保年内河道清淤200万立方米以上,构建生态清淤、淤泥脱水、垃圾分离、余水循环处理一体化的科学清淤机制,消除水体污染“病灶”,增强水体净化功能。

乘势而上,开辟绿色发展的新境界。以全境剿灭劣Ⅴ类水助推农旅融合新发展,促进农业规模化精品化品牌化和田园清洁化景观化生态化,实现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把“丽水山耕”“丽水山居”打造成为丽水新名片。以全境剿灭劣Ⅴ类水打开生态工业新空间,以特色小镇理念和方式改造提升开发区(园区),充分依托生态优势引进和培育高端特色产业,开创生态工业发展新天地。以全境剿灭劣Ⅴ类水提升美丽城乡新水平,统筹推进“拆治归”、“六边三化三美”、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大搬快治”等攻坚行动,营造洁净美丽的城乡新环境,创造人民幸福安康的新生活。以全境剿灭劣Ⅴ类水锻造丽水铁军新形象,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收兵,在治水中淬炼党员干部“政治绝对忠诚、干事尤为担当、做人尤为干净、作风尤为过硬、精神尤为昂扬”的过硬素质,展现丽水铁军新风采。

以“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为主线,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以最大决心全面剿灭劣Ⅴ类水,打造洁净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  章文彪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剿灭劣Ⅴ类水的决策部署,省农办将以“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为主线,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以最大决心全面剿灭劣Ⅴ类水,打造洁净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抓住重点,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好早期建设治理设施提标改造。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存在管网布局不合理、终端容量较小等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工作开展1966个村的提标改造工作。做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收尾。“真刀真枪”把好竣工验收关,计划今年年底前,2014年、2015年项目98%以上完成竣工验收,2016年项目95%以上完成竣工验收,通过竣工验收倒逼工程质量全面提升;抓紧项目整改,针对各级检查和初验收发现的问题,定内容、定时间、定标准、定责任,抓好整改,不留质量隐患;抓好项目运维,对已通过竣工验收的项目,督查各地及时交付业主单位,尽快进入运维环节,质量交清、产权交明、技术交底、资料交全,并把运维管理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考核内容,作为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重要评价指标。做细三年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省农办和省财政厅委托省环科院,对全省三年项目的建设成果进行全面评估验收。重点评估验收三方面情况:农户受益数量、工程建设质量、实际运行效果和资金使用情况。

破解难题,确保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全覆盖。针对农村垃圾设施滞后、终端处理能力不足、技术留有隐患等问题,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的正常运转水平。完善农村清扫保洁队伍。完善保洁制度和考核制度,确保村域范围内无陈年垃圾,无垃圾乱堆乱放。配齐配足保洁人员,保持队伍相对稳定。完善农村垃圾回收网点。适合在农村消纳的垃圾分类收集后就近就地减量;灰渣、建筑垃圾等惰性垃圾就近掩埋或用于铺路填坑;引导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在行政村设置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完善村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并送至相关废物处理中心或按有关规定处理。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探索建立财政适度保障、村民适度缴费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鼓励社会帮扶、捐赠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补齐短板,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有序展开。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积极推动源头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运输、终端处理分类全过程动态管理,确保2017年30%的建制村达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标准。因村制宜做好实施方案。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配套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并建立与各地农村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环境目标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和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使规划实施更有针对性。探索第三方负责的专业化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服务体系。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规范要求与农村垃圾分类村验收标准,核定农村垃圾体系运行成本,制定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试点项目运行管理制度,全程监控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分类和处理环节。建立健全垃圾收费机制。合理制定农村垃圾处理收费机制,收费标准按不同人群、不同单位设定。探索限额免费、超额付费方式,引导村民生活垃圾排放量的减少,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

把工业领域治水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倒逼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腾笼换鸟”,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张金如

工业领域治水是从根源上扭转浙江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我们将继续围绕“两少一达标”(少用新水、少产废水、达标排放)基本目标要求,全力推进工业治水促转型各项重点任务,全面实施“腾笼换鸟”,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着力打好落后产能“淘汰拳”。以印染、电镀、造纸、制革、化工等涉水涉污行业、企业为重点,制定实施重点行业2017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加大法制化市场化去产能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坚决关停淘汰不符合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标准且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生产能力。持续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严重过剩产能矛盾化解工作,严控产能规模,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质量。力争2017年全省淘汰改造水污染落后产能企业1000家以上。

着力打好块状行业“整治拳”。以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的“四无”企业(作坊)为重点,加快“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实施“四无”企业(作坊)治理专项行动、“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十百千万”计划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低小散”治理专项行动。深化和推广柯桥印染、诸暨大唐袜业、浦江水晶、吴兴织里童装等行业整治提升经验,建设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力争2017年全省整治和淘汰“四无”为重点的“脏乱差”“低小散”问题企业(作坊)1万家。

着力打好装备工艺“升级拳”。深入推进以“机器换人”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效应明显、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减污、节水、废水处理回用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企业积极应用减污、节水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巩固铅蓄电池、电镀、治革、印染、造纸、化工行业整治成果,加快建设一批行业整治示范区、绿色安全制造园区。在重点用水行业中,选择一批用水大户,开展节水型示范企业创建试点。2017年计划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800家,创建绿色企业55家、节水型企业30家,完成工业节水治水相关技术改造投资700亿元。

着力打好技术创新“驱动拳”。制定发布“五水共治”相关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推广重点目录,组织开展“五水共治”相关领域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成果展示、推广及对接等活动。深化装备首台(套)产品认定及推广应用工作,引导企业积极研发及推广工业领域治水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培育壮大治水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尤其是工厂制造环节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水排放。2017年计划完成“五水共治”关联新产品(新技术)备案500项,组织“五水共治”相关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各类推介活动20场。

着力打好两化融合“深化拳”。在纺织、印染、造纸、医药、化工、金属再生资源等重点行业部署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推动网络(绿色)制造方式对有污染规上企业全面改造的全覆盖,加快建设“智慧水务”、“智慧环保”等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在“五水共治”重点领域的深化应用,完善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自动连续监测信息管理体系,推动企业集成应用封闭式制造、工艺流程优化、精细化管理、资源回收利用、废水废气处理等信息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排放。

进一步发挥省治水办和省环保厅“参谋部”、“作战部”作用,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聚焦聚力,决战全年,全力以赴落实好十项举措。

浙江省治水办常务副主任、环保厅厅长   方 敏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全省剿灭劣Ⅴ类水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省治水办和省环保厅“参谋部”、“作战部”作用,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聚焦聚力,决战全年,全力以赴落实好十项举措。

挂图作战。组织各地限定时限,倒排时间,地毯式排查辖区内劣Ⅴ类水体,做到无盲区、全覆盖。指导市、县按照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的要求,“一点一策”编制剿灭劣Ⅴ类水实施方案,制定作战图,排出项目表、时间表和责任表,并在省级主要媒体上进行公示。

工程为先。督促各地紧扣“截、清、治、修”四个环节,协同推进截污纳管、河道清淤、工业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排污口整治、生态配水与修复等六大工程,抓住重点、精准发力,整体推进、全面覆盖。特别对整治任务较重的地区,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和督查。

严格标准。研究出台剿灭劣Ⅴ类水体及县(市、区)验收标准与办法,确保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省负责对市剿灭劣Ⅴ类水工作进行验收。市负责对县(市、区)剿灭劣Ⅴ类水工作进行验收,省里负责抽查。

挂号销号。建立“通报排名、预警约谈、挂号销号”机制。逐月逐季对各地剿劣工作进展进行通报,动态反映各地水质趋势、重点工程进度。对治理效果不明显、水质改善不快及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地区实行预警或约谈。对劣Ⅴ类水体全面登记造册,一点一策,挂号整治,整治完成后逐一报结销号。

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技术优势,遴选高水平专家,指导各地剿劣。建立首席技术顾问制度,对33条劣Ⅴ类河道设立首席专家顾问。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组织涉水科研机构、治水专家主动上门,及时回应治水技术需求。定期召开技术交流现场会,及时推广好的做法和适用技术。

严格执法。开展“铁拳”剿劣护水专项行动,采取省级巡查、设区市督查和县(市、区)级自查三级联动的方式,对劣Ⅴ类水体上游及周边地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及保护区周边各类污染源等开展专项检查,重拳打击并曝光一批环境违法典型案件。

督查督办。将劣Ⅴ类水剿灭工作作为治水督查的重点,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地区进行重点督查督办和曝光。省治水办组织开展四轮以上明查暗访。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监督、公众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加大对治水不力地区与问题的曝光力度。

考核奖惩。将劣Ⅴ类水剿灭工作作为“五水共治”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与“大禹鼎”挂钩。对完成剿劣任务的市、县(市、区)在“大禹鼎”评选中予以加分和奖励。对不能完成剿劣任务或新出现劣Ⅴ类水体的地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五水共治”及环境保护相关荣誉,收回“大禹鼎”。

河长治水。建立健全河长制相关配套机制,以河长制为抓手,落实各级河长“管、治、保”职责,充分发挥各级河长在剿灭劣Ⅴ类水行动中的作用。在继续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基础上,推动河长制向小河、小溪等小微水体延伸,配备河道巡查员、网格员,设立河道警长,确保从大江大河到小河小溪,都有人管。

全民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剿灭劣Ⅴ类水“大会战”。继续组织开展“跟着河长去巡河”、“寻找身边的黑臭河”等活动,探索推行对小溪、小河、小池塘等小微劣Ⅴ类水体的民间河长“认养制”,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宣传、监督治水工作,引导人民群众投工、投劳、投资治水,形成全民剿灭劣Ⅴ类水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城镇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不断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年底前力争实现“四个全面”目标,坚决打赢城镇治污攻坚战。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项永丹

全省建设系统将以“铁军精神”加快推进城镇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不断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年底前力争实现“四个全面”目标,坚决打赢城镇治污攻坚战。

狠抓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全面实现城区基本截污纳管。加快污水收集管网特别是支线管网建设改造,保证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收纳范围内的城镇污水应收尽收,不留死角。特别要加强老城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等基础薄弱地区的截污纳管工作,同时,通过拆改等城市有机更新,彻底加以解决。针对部分雨污合流及管网破损、淤塞、错接较多的城区,大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彻底解决雨污混接乱接、山水或河水等纳入污水管网现象。加强管网巡查和运维管理,严防城区生活污水偷排、漏排。2017年,全省计划新建市政污水管网200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网350公里,基本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全覆盖,污水“零直排”。

狠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针对部分地区污水和污泥处理能力不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且现有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的地区,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扩容或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困难、污泥处置能力相对不足的地区,抓紧上马污泥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切实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置率。2017年,全省计划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25个,计划新建城镇污泥处理处置项目4个,确保每个市、县都能满足治污能力需求且都建有一个以上污泥集中处理处置设施。

狠抓污水设施提标改造,全面提高出水水质排放标准。部分污水处理厂设施老化、设计建设标准低是影响城镇治污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在保证正常运行并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加快实施提标改造。今后,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全部执行一级A及以上排放标准。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出厂水执行一级A及以上标准的有235座,占总数的80%;太湖、钱塘江流域未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完成提标改造。2017年,其他流域尚未执行一级A标准的4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实施提标改造,实现全省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及以上排放标准。

狠抓污水设施运行管理,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继续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第三方运营管理机制,全面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尤其是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的专业化、规范化运营。加强对简易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落实专业运维队伍,强化日常监管。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考核管理,继续会同环保部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情况进行季度排名通报。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手段,提高运行管理效率。积极借助“智慧水务”、“智慧城管”等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调度和水质变化的实时监测。通过进一步严格台账管理、统一运输车辆和采用GPS定位等手段,实现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和处理处置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严防污泥偷排造成“二次污染”。与此同时,切实加强服务指导,深入实地调研了解,帮助解决污水处理厂运行中面临的污泥处置、进水浓度低及不能正常投运等问题和困难。切实加强行业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污水污泥处理管理培训,全面提高行业管理人员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管理能力。

坚决把劣Ⅴ类水剿灭行动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全力以赴、挂图作战,以铁军精神狠抓河道清淤、生态配水与修复、排污口整治等“三大工程”推进。

浙江省水利厅厅长   陈 龙

全省水利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把劣Ⅴ类水剿灭行动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全力以赴、挂图作战,以铁军精神狠抓河道清淤、生态配水与修复、排污口整治等“三大工程”推进。

科学“清”,加快清淤疏浚,着力消除劣Ⅴ类水体污染病灶。举水利系统之力打好治污泥歼灭战,着力恢复水域原有功能。全省“十三五”期间计划清淤3.5亿方,今年计划完成8000万方,其中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所在河网、水系淤(污)泥467万方,要集中力量重点推进断面所在干支流河道、区域水系清淤,于今年6月底前提前完成清淤任务。坚持淤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要求,优先考虑生态环保清淤方式,科学合理处置利用,切实提高淤泥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建立轮疏工作机制,实现河湖库塘淤疏动态平衡。

从严“截”,加强入河管控,实行排污口“身份证”管理。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制订污染物限排意见,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实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6%。启动入河排污口“身份证”式管理,公开排污口名称、编号、位置、汇入主要污染源、整治措施和时限、监督电话等信息。深入推进标识专项行动,开展入河排污口识别、登记和审核工作,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建立水利环保联动执法机制,严厉查处违法设置排污口和偷排污水行为。

系统“修”,推动河湖综治,着力改善河湖溪塘水体净化能力。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治水目标,大力推进以流域(区域)为单元的系统治理。加快沿海五大平原扩排工程和百余条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覆盖省市重点水质断面所在水系,治一条成一条、治一片成一片,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000公里。综合采取生态驳岸建设、植物绿化护坡、水系纵横沟通、河岸滩涂修复、河面生态浮床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并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巩固清淤治污成效,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突出“活”,促进活水畅流,加强合理配水提升水质。劣Ⅴ类水基本集中在沿海五大平原,促进水体流动、增大河湖水体调蓄容量对改善水环境、提升水质至关重要。通过挖掘现有水利枢纽调蓄潜能,加强科学调度,增加下游平原地区水量补给。充分考虑基本生态用水需求,研究制定消劣任务较重的上塘河水系、金清水系、温瑞塘河水系配水方案,采取站泵联调、上游水库增加下泄流量、降雨径流补给等举措,维持一定的水面率以及河流的合理流量,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大力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分批研究确定主要江河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研究并启动一批引配水工程,加强库库、库河、河河、河湖连通联调,大力推进引水入城、引水入村工程建设。

注重“长”,建立长效机制,深化落实河长制。以全面深化河长制为契机,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进一步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推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巩固河道保洁“全覆盖”成果,保持河流、湖泊、池塘、沟渠等各类水域水体洁净。积极把省、市、县级劣Ⅴ类断面所在河道纳入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依标推进水利工程日常运行管理,对接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力争实现“一张网”信息化管理。

狠抓“实”,发扬铁军精神,苦干实干加油干。抓实“一点一策”,因地制宜制定水质消劣区水利行动计划,逐一落实时间表、任务表、责任表。抓实“指导服务”,全省水利系统深入开展“千人万项”蹲点指导服务,落实“点对点”水利技术专家。抓实“督查考核”,实行项目式、清单化、责任制管理,每月通报劣Ⅴ类区域水利工作进展,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市县加强督查指导。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