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四川党的建设

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专访成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元坤

2017年04月06日10: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愈发成为各类人才、资源、资本等的聚集地,由此产生的人口流动加剧、组织形态多样化等问题,使城市基层党建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

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抓基层、打基础,还要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趋势,积极探索城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今年2月在成都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明确指出,要把城市基层党建摆在重要位置,推动传统社区党建与社区单位、新兴领域党建融合,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发展优势。

作为四川省会城市和国务院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市近年来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不少工作都走在全省前列,有的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让读者了解成都市的做法,本刊特邀成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元坤,就成都市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等,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

抓好城市基层党建事关全局、影响深远

记者:在您看来,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对成都来说意味着什么?

胡元坤:可以说,抓好城市党建事关全局、影响深远。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城市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城市基层党建始终是党建工作的重点。从成都的情况来看,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就要求我们把城市基层党建摆在重要位置,努力为城市发展强基固本、凝心聚力。

第二,城市对资源要素的汇聚承载,决定了城市基层党建始终是党建工作的焦点。这要求我们通过聚焦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把人力、组织等绝大多数社会要素最广泛地集聚到党的旗帜下,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第三,城市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决定了城市基层党建始终是党建工作的难点。目前城市人口流动性日趋增强,利益群体也更加多元,这要求我们积极适应变化,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记者:结合城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形势,成都开展党建工作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胡元坤:党建工作除了对城市发展非常重要之外,从党组织自身情况看,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目前,成都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31251个,其中城市基层党组织24000多个、占比77%以上,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80.3%、81.4%。全市共有党员80.3万人,其中城市党员58.6万多人、占比73%以上。

在准确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成都把握城市党建工作规律,以实施“党建强基”工程为总抓手,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坚持分类调研、分类施策、分类推进。

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

记者:思路清、方向明。循着这样的思路,成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胡元坤:成都市近年来的实践,都围绕一个总体目标——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

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232”城市基层党建模式,就是坚持整体性、统筹性“两大理念”,突出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三项建设”,完善服务群众、基层治理“两个机制”,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条块结合、统筹联动、共建共享,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夯实基层基础。

记者:请您具体阐释一下“232”城市基层党建模式的内涵。

胡元坤:坚持“两大理念”,即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体现整体性、统筹性要求的领导体制。“整体性”就是打破过去把城市党建局限于社区党建的惯性思维,将城市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领域党建纳入城市基层党建进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统筹性”就是打破过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工作格局,将各级各领域的阵地、经费、人力等资源进行统筹整合、配置使用。

突出“三项建设”,即坚持以区域化为基础,以标准化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条块结合、统筹联动、共建共享的运行新常态。

完善“两个机制”,即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新型治理机制和服务机制,提升党组织引领现代治理和服务、凝聚群众的能力。

记者: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具体做法?

胡元坤:例如,为了构建体现整体性、统筹性要求的领导体制,我们在市级层面成立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区级层面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街道层面建立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指导站和“两新”党工委,初步构建起市、区、街道三级城市党建领导新体制,把街道社区、驻区单位、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统筹起来,有力推动了传统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建相融合。

完善治理机制方面,坚持以城市基层党建带动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建立和完善“党组织领导、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议事会决策、居委会执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基层治理机制,理顺各方权责,规范议事程序,构建起领导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运转协调的基层治理机制。全市社区原有537个服务事项已大幅缩减,只保留依法协助政府主要事项56个、依法自治事项12个、可购买服务事项44个;全市城市社区培育孵化了4209个社会组织,进一步充实了城市基层党建力量。

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明确村(社区)办公经费每年不低于5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向每个村投入不少于50万元、城市社区每百户不少于4000元的公共服务专项资金;从2015年起,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5.5亿元,推动村(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将阵地保障标准从城市社区不低于200平方米提高到300平方米、农村从不低于90平方米提高到400平方米,这项工作预计在今年底前全面完成。

旧格局未破 新问题已出现

记者:近年来,成都在城市基层党建方面的探索可以说是成绩斐然,各区(市)县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绩的背后,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胡元坤:目前成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旧格局下的积弊还未解决,而新时期的新问题又不断出现,新旧问题交织在一起,给我们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首先,城市基层党建领导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旧格局还未完全打破。比如,目前多个职能部门都在推动工作向社区下沉,文明办建道德讲堂,文化部门建文化娱乐室,妇联建妇儿之家,团委建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部门组织的督查、参观等比较频繁,基层压力较大。

其次,城市基层新领域、新群体不断涌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相对滞后。比如,很多成片开发的新建小区仍然由原拆迁安置的村转社区党组织来管,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无实。

再次,城市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缺乏,特别是专业人才奇缺的问题比较普遍。特别是受经济待遇、发展空间等影响,体制外的党务工作者十分匮乏,制约了“两个覆盖”的推进。

最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心下移不到位,基层基础保障还有明显短板,社区行政事项减负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记者:总结成都市近年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您有哪些思考?

胡元坤:深刻总结这几年成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我感到,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坚持围绕中心,坚守服务城市改革发展的职责定位;坚持统筹兼顾,从整体层面谋划和推进各领域党建;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常态机制;坚持共建共享,强化利益联结、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坚持紧跟时代,构建适应城市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

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城市

基层党建新模式

记者:成都城市基层党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如何?

胡元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适应城市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完善“四个体系”,努力探索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基层党建新模式。

记者:具体的实现路径和步骤是什么?

胡元坤:第一,进一步完善领导体系。探索建立更高层面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议事协调机构,从根本上打破管理上的条块分割,破解权责不清、机制不顺、统筹不力等问题,真正把区域内各领域党建工作统筹融合起来。

第二,进一步完善城市基层党组织设置、功能定位等基本标准,推动形成规范化的城市基层党建标准体系。

第三,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坚持以重心下移凝聚服务群众,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大服务”工作格局。

第四,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活动共办、服务共做、资源共享、社区共建的基层治理体系。(《四川党的建设》记者 舒小铃)

《四川党的建设》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