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名人故居:“有史必有斯人”

谭仲池

2017年03月21日14: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有史必有斯人”(名人故居)

黄兴故居门前 谭仲池绘

初春的一天,天气微寒。上午八时许,我就乘车穿越长沙城,到离城三十公里的长沙县黄兴镇拜谒黄兴故居。

黄兴故居,坐落在乡野垅田交错、绿树成荫的一个叫凉塘的山丘岗地之上。这是一栋典型的江南风格的民居,白壁灰瓦,回廊深深,飞檐翘角,至今仍保存着古朴庄重的建筑风貌。庄园槽门上,有一副对联“蒙庆受福,长乐永康”;门庭紧邻涟漪清悠的水塘,门庭左右有金银花树、桂花树;四周樟树、楠竹、银杏排列有序,环绕着这座古老的院落,仿佛在等候着当初建造庄园的故人。据《经铿黄氏家谱》记载,此屋的祖先是从江夏迁来。有据可查的,可以上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诗人黄庭坚。

我在庄园里伫立徘徊,穿行于走廊、厢房、天井之间,细数大大小小的房间有四十多间。现在故居摆设的二十八件家具,都是乡亲们收藏送来的。庄园能修葺、复原和陈列展览,其中的历史插曲不能被遗忘。1981年春天,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回湖南考察,听到当时住在故居的农户想拆旧居扩建房屋时,当即向当地政府作出指示:“必须保留黄兴故居。”很快,长沙县就将农户迁出,故居才安然保留下来。

我走进正厅天井前左右的慎学轩、劝学斋,仿佛看到了幼年黄兴在这里读书习字的身影。黄兴的父亲黄炳坤是晚清秀才,当时他给黄兴取名“黄轸”,后因黄兴经常听其父讲太平天国的故事,明悟了功败垂成的道理,对名字“轸”有了新的理解,即“前车既覆,来轸方遒”,便自己改名黄兴,字克强。

在黄兴少年时代的求学生涯中,其继母易自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易自如受过良好的教育,曾任湖南民主第一女中的副监督兼舍监。1888年,刚十四岁的黄兴就在继母的教导下自订《自勉规则》六条:一、行动必须严守时刻;二、说话必须说到做到;三、读书必须分主次,纵使事忙,主要者不得一日荒旷;四、处理重要事务及文书必须亲自动手,不得请托他人;五、对人必须真诚坦白,不得怨怒;六、游戏可以助长思虑,不应饮酒吸烟。读着这《自勉规则》,我的心情久不能平静,一个乡间少年,便有如此强烈的严谨律己的自觉,令人感佩。

1898年,黄兴进入武昌两湖书院读书,这里给他展示了另外一个更开放的世界,不仅一扫“之乎者也”的酸儒之气,代之以天文、地理,兼修数理化,还研习史略兵法。在这样的学习殿堂里,黄兴用心攻读,并兼修兵操课。1900年春天,两湖书院监督黄绍箕把黄兴列名第一推荐给张之洞,让黄兴赴日本考察学务。没想到5月18日刚抵达日本东京,黄兴等人就听到了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总爆发、各国公使会议决定出兵北京的消息。接着,6月10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6月17日,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这一切报道都让黄兴肝胆欲裂、心急如焚,他连夜写了一封长信,交给一同赴日本考察的武官带回去给恩师黄绍箕。黄绍箕看到信后,深知黄兴的忧国存亡之心。这期间,黄兴还结识了一位曾多次来中国调查、采访,毕生支持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的日本朋友宫崎寅藏。到了8月,国内传来了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逃亡西安,北京成了一片残垣断壁,无数百姓被抢劫杀戮的悲惨消息,黄兴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毅然提前回国。回国后,黄兴把在日本收集的情报写了一份报告书呈两湖书院院长梁鼎芬。梁鼎芬看后喜出望外,速将此报告呈张之洞。崇尚洋务运动的张之洞看后批示:派该员再赴日本留学,继续考察日本实务状况。两年后,黄兴被官费保送留学,并且在宫崎寅藏的推介下,认识了孙中山。1903年8月,回到两湖书院的黄兴,发表了《民主革命与国体政制》的演说,猛烈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号召反清革命。一向器重黄兴的张之洞听后又惊又怒,当即命令梁鼎芬贴出告示,将黄兴驱逐出院。黄兴不理睬告示,依然在武昌停留,并将从日本带回的四千多本邹容写的《革命军》和陈天华写的《猛回头》赠给军界和学界的人。

1905年7月的一天,在日本东京一个繁花似锦的小院,孙中山随宫崎推门而入。此时,人声喧哗的内室突然寂静无声。随即,传来了“独立雄无敌,长空万里风,可怜此豪杰,岂肯囚樊笼?一去渡沧海,高扬摩碧穹。就深霜肃气,木落万山空”的吟诗声。接着,身材魁伟、目光如炬、黑须绕唇、风流洒脱、英武勃发的黄兴,就出现在孙中山眼前。随后,黄兴向孙中山一一介绍了从内室走出的宋教仁、刘揆一、刘道一、张继、章士钊等诸精英。共同的革命抱负,坚定的理想信念,随着澎湃的力量,奔涌的热血,让这些革命壮士走到了一道。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黄兴面对迎风拓展的战旗,写下“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他亲率敢死队进攻两广总督署,与清军血战身受重伤,起义终因敌我兵力悬殊而失败。这一天,广州黄花岗上,乌云翻卷,草木悲泪,同盟会成员在这里亲手掩埋了七十二位烈士的遗体。黄花岗一战震惊全国,九省通衢的武汉也在孕育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1911年10月10日,是个注定要载于史册的日子,十八星旗高高飘扬在武昌上空。按照黄兴的一省发难、各省纷起的方针,湖北的两个邻省湖南、江西也迅速起义建立了军政府。10月28日下午,黄兴抵达武昌,而此时隆裕太后已调集朝廷三分之二的兵力进攻武汉。这时,黄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雷霆之势,带兵赶来,给两湖勇士极大的鼓舞。临危受命的黄兴,指挥了长达四十多天艰苦卓绝的武汉保卫战。在这场保卫战中,黄兴率领的革命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同样也重创了清军。接着,沉稳果断的黄兴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放弃汉阳,率领部队挥师东进,夺取南京。1911年12月,华东重镇南京光复,成立南京军政府。而攻进南京的江浙联军炮兵副总指挥,就是黄兴十八岁的儿子黄一欧。

在之后那严峻而曲折的岁月里,黄兴心力交瘁,疾病缠身,却仍为革命冲锋陷阵,勇往直前,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并寄予厚望。袁世凯复辟失败,许多有识之士想到了黄兴,督促在日本治病的黄兴回国共商大局。一直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黄兴,不顾重病未愈,于1916年7月6日到达上海。黄兴是要回来抚慰曾经一起赴汤蹈火、出生入死开辟共和道路的战友们,回来看望孙中山这位知交,表达巩固共和、复兴中华的报国情怀。他早已表明心迹:“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

1916年10月31日下午3时,弥留之际的黄兴,睁开蒙眬的眼睛,望着守护在床前的黄一欧兄妹说:“吾死汝勿泣,须留此眼泪,他日为苍生哭,则吾有子矣。”言罢平静而去。他用年仅四十二岁的生命历程,写出了“有史必有斯人”(章太炎语)的人生壮丽诗篇。毛泽东对他高度评价:“湖南有黄克强,中国乃有实行的革命家。”

时光荏苒。凉塘的水,永远映照着令万物蓬勃的英雄故居;故居的砖瓦,永远镌刻着一颗伟大灵魂的无我情怀。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