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山西《前进》杂志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与思考

庞丽峰

2017年02月15日14:3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大部署。紧接着,10月31日,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全省人民的期盼中也如期召开,“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显示出省委省政府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让我们看到了山西走出困境的希望。可以说,这两件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政治事件,是省内各界全方位关注的焦点。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两个会议精神,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一、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要求

所谓政治生态折射的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活状况及政治发展环境,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是大气候大环境,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十八届六中全会回顾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营造健康政治生态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是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这充分说明,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已是当务之急。对于山西来讲,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是关系全省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政治问题。政治生态的好与否,直接关系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内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发展就又快又好;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发展自然受阻。因此,构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要求,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省党建实践的新要求。

一个地方的气候环境,破坏起来或许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修复起来则需要很长时间。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破坏了山西政治生态的“大气候”,影响了山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山西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14年以来,省委领导班子以强大的政治担当,深刻汲取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教训,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在纪律规矩上“先走一步”的要求,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被动局面和负面形象明显扭转,腐败蔓延势头有效遏制,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全省政治生态所需的“大气候”得到有效净化,干部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效:一是以学习活动为契机,端正学风。从“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到“双学”活动再到“两学一做”,都体现了山西在思想建党上已经做出了表率,尤其是“两学一做”与“先走一步”相结合凸显山西特色。省委新一届领导班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引向深入,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学用结合,解决突出问题。紧紧围绕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要求,引导全省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开创山西事业新境界。二是以选人用人为突破口,从严治吏。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决定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态势。中央明确指出,吏治腐败是山西严重腐败问题中的突出问题。鉴于此,省委班子以选好人用好人为突破口,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切实把好干部培养使用起来。通过两年多的努力,一些“带病”干部被挡在门外,“埋头干好本职工作,等待组织挑选”成为各级干部的共识。从严管理干部、激励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也初步显现。三是以制度创新为手段,依法治权。两年多来,全省自上而下,从源头上已经把制度的“笼子”织密、编牢、扎紧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正逐渐趋于完备,相关配套政策法规逐步健全,管党治党责任层层落实,从“不敢腐”向“不能腐”和“不想腐”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总之,我省通过软硬并举,基本营造出了政治生态需要的风清气正的政治气候大环境。

二、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力点

“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突出特色,“制度治党”是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提出了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内在规律,强调了从严治党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二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才能开创党的建设的新局面。六中全会公报中有12个“全会提出”,第一个就是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可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首重思想建党。对于制度治党,就是要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山西而言,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既是提升我省党建理论的重要抓手,又是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紧要任务。

思想建党是促进我省领导干部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迫切任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鲜明特征。在新形势下,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四种危险,思想建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思想建党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法宝,更是促进我省领导干部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迫切任务。当前,我省虽然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认识和推进这项工作的现实要求仍然存在不完全相适应的问题,甚至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不想作为问题的领导干部也不在少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在认识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比如,在调查问卷中,回答“您知道‘党纪党规’包括以下哪些内容”时,回答正确的人数占比不高 ;在座谈中,问到“您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多数基层干部表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方向能够接受,对加大反腐败力度总体认同,但一涉及实际问题,比如经济直线下滑,上访问题难以应对,工作压力大,就会出现定力不足、产生怀疑,出现诸如反腐过头论、影响经济发展论等各种各样的杂音。因此,我们要以“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以思想建党为抓手,既要抓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又要抓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这个群众身边的干部群体。对重心偏离的,及时调准焦距,在全面从严治党上真正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换句话讲,就是要进一步把握思想建党的规律,密切关注当前基层思想认识的动向,加强教育引导,激发和释放基层干部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彻底解决一些领导干部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的问题。

制度治党是推动我省形成良好政治氛围的重要保障。提出制度治党源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六中全会提出,制度治党就是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破窗效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于山西实际,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在纪律规矩上“先走一步”的高要求。这不仅是制度治党思想在山西实践的体现,更是推动我省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目前,我省已经在制度治党方面“先走一步”,率先创新巡视巡查制度、选人用人制度,并初见成效。

在巡视巡查制度实践创新方面,一年多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王岐山同志关于巡视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层层厘清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督促检查、层层压实责任,敢于真抓碰硬,善于发现问题,真正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比如,总结提升“五双”模式、“五账挂号”制度,提升完善“双剑联动”、“三剑齐发”等做法,探索运用大数据打造“数字化”笼子管理方法,用好“巡查式”“回访式”巡查,搞好“点穴式”巡视试点,不断提高监督实效,更好地服务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吏。这些方法和制度,是基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峻复杂形势做出的正确决策,符合党心民心。在选人用人制度的实践创新方面,曾经一度省管干部空缺达到300多人,到目前为止,新选任的领导干部基本到位,未发现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等现象,初步实现了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这些成绩完全得益于我省先后出台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省管干部动议酝酿任免议事规则(试行)》、《关于全面贯彻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从严管理干部的决定》、《山西省各级党委(党组)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办法(试行)》等各项制度,基本形成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生态。在对全省10多万名干部进行大筛查的同时,共调“下”领导干部2000多人,更是我省刷新吏治的“非常之举”。这些举措的实施,虽然说明我省在制度治党上已经先行迈出了一步,但是,加快促进我省政治风清气正、经济浴火重生、事业全面进步的任务还很繁重,制度治党需要常态化、长效化。正如骆惠宁书记在山西省委常委会议上指出的:“我省管党治党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繁重”,制度治党永远在路上。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最大限度释放全面从严治党的叠加效应和聚合效应的重要路径。思想建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是党的建设的科学引领。制度治党是刚性的、强制性的,对正确原则的落实有保障作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并不是简单的二者叠加,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充实、发展了过去的思想,是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以辩证思维把二者统一起来。六中全会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目的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也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逻辑起点。只有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全面从严治党的叠加效应;只有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全面从严治党的聚合效应。

鉴于山西当前面临的政治生态特殊性和经济形势的迫切性,骆惠宁书记在太原召开的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推进会上,深刻分析了当前我省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他指出,面对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治晋理政出现的新情况新考验,我们要有进一步解决问题的紧迫感,下气力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开辟山西各项事业的新境界。同时,还提出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方针和目标,要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力争在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管党治党的责任落实、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这些指标,再一次给山西领导干部指明方向、提出要求、鼓足士气。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如何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真的担当,立改过去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的工作作风,争做带领我省群众干事创业的“领头雁”,是全省上下今后一段时间思考的问题,努力的方向。只有完成了这些指标,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干事创业的氛围才能形成,断崖式经济下滑状态才有望转变,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才能彻底扭转。

三、严肃基层党内政治生活是净化政治生态的突破口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全党同志都要行动起来,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掷地有声,这将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新常态。《准则》鲜明指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这就指出了党的组织生活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基层党组织生活是基层党建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净化政治生态的一个突破口。

强化思想认识是严肃基层组织生活的必要前提。强化思想认识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于党内政治生活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的中心环节。在农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的便利,人口流动性加大,党员的流动性也在加大,这给传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带来严峻挑战。我们从调研中了解到,多数村子常驻村的党员不足20%,且多数为留守老党员。大部分党员常年游离于党组织的视野之外,不参加支部组织活动,思想认识长期处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状态。而一些农村党组织即使组织学习,也是为学习而学习,与实际工作“两张皮”,没有找到党建和工作的结合点。党内政治生活更是缺乏生气、活力,支部活动的实效几乎为零。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强化认识,提升基层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已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要从加强学习抓起。改变过时的念书念报的学习方式,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党员从心底里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充分认识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的极端重要性,补足精神之钙,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另一方面,要让严明纪律落地。对于违反纪律程度较轻的,进行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的,作出组织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党纪国法予以惩处。

强化制度保障是加强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强化制度保障,既是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拓展,也是制度建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基层党组织制定的党内政治生活等各项制度,为规范组织工作和党员行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仍然存在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的问题。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体系和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影响着其他制度的执行力。为此,对于当前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有必要开展一次集中清理。首先,要摸清家底,清理各基层党组织是否存在并执行与中央和上级不一致的规章制度或者以“村规民约”代替党组织制度的问题。其次,破立并举,在完成清理工作的基础上,依照现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实际,立改废同时并进。另外,保障落实,强化刚性。为保障制度执行到位,还要制定保证制度落实的制度性措施,不仅要让党员明确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和怎么做,而且要预期到应做而未做或者未做到位,该怎样被追究责任、追究什么责任。让问责更规范,让执行更到位。

强化监督合力是增强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实效性的有力武器。按照党章规定,基层党组织既负有对所在单位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对党员遵守党纪政纪国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进行监督的责任,还负有接受监督的义务。因此,合力监督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实效性的有力武器。首先,要强化自我监督。严格按照党章和“八项规定”要求对照检查自己,时刻牢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明晰法规制度的约束,明白权力背后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权、履好职,才能不弄权、不出事。其次,要接受群众监督。人民群众是最强大的监督力量。谁在工作中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优亲厚友、违法乱纪,人民群众眼睛雪亮,看得清清楚楚。基层党组织要将党务有关事项和党员执行情况“晒”在阳光下,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同时,要开通群众监督的绿色通道,把党组织和党员的表现交给群众评判,充分体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透明化。最后,充分利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利器,开诚布公,相互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增强党内民主生活实效性的有力武器,也是相互监督的最好方式。基层党委的领导干部和党支部委员要对照党章、廉政准则和有关规定先拿自己开刀,把问题摆到家,把成因挖到根,把危害查到位,进行深刻的自省。在批评别人时,要敢于捅破“窗户纸”,不拐弯抹角,避重就轻,揭短亮丑不留情面,使每一位党员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党性受到锻炼、思想得到洗礼。实践证明,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隔靴搔痒不行,纯当摆设更不行,应当将其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从而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

总之,党内政治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政治大环境的优劣和党员干部思想素质的高低,良好的政治生态才是优秀党员的生长基地,良好的政治生态与每一位党员息息相关。因此,要走出“山西路径”、彰显“山西气魄”、考好“山西答卷”、挑起“山西担当”,势必要从构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起,把学习和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变成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党员的过程,变成完善发展思路、凝聚奋进力量的过程。

(作者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山西《前进》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