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7日14: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聚起来,他们是校园里流动的风景线,仪容齐整,气势雄壮,一身橄榄绿氤氲着书香,扮靓了校园;
分散开,他们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自立自强,坚韧不拔,默默地付出提升了自我,带动了同学。
近日,记者走进沈阳建筑大学,走进军事爱好者协会,倾听他们的苦与乐,分享他们的成就与收获,感受他们用橄榄绿点燃的青春。
如果说他们播撒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就是爱国、爱党、爱军
2014年12月,张雪松从海军某潜艇部队退伍,回到沈阳建筑大学继续自己的学业。
重回母校,他却感觉自己与往日熟悉的校园“格格不入”了:当年的同班同学已经升入大三,变身为他的“学长”;校园生活的闲适、散漫与部队的令行禁止、整齐划一截然不同;现在的同班同学年龄比他小,见识和阅历差着一截,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
张雪松的苦恼,其实是所有退伍复学学生共同的苦恼。这种现象,引起学校的高度关注。
如何号召更多的学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如何做好退伍复学学生的教育和再培养工作?如何深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沈阳建筑大学形成了这样的思路:有效开发退伍复学学生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深入挖掘军旅文化的核心内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2015年5月,张雪松与几个志同道合的退伍复学同学发起成立了军事爱好者协会。协会统一服装、统一住宿,从训练到内务都按照军队标准来要求。当年9月,新生军训的部分教官就由他们来担任。他们既懂军事训练,又了解新生的想法,以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新生迅速有效地适应大学生活。2016年9月,学校决定,新生军训教官全部由军事爱好者协会选拔出的学生教官担任。
此外,在协会的积极“请战”下,学校决定,军事爱好者协会负责或参与校园安防巡逻、重大活动执勤、每周升旗仪式、国防教育、征兵等工作。从晨曦微露的黎明到星光满天的夜晚,在报告厅,在运动场,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军事爱好者协会成员的身影。
“连国歌都唱不好,作为一名大学生不感到羞耻吗?”军训场上,军事爱好者协会成员程昊对一名不会唱国歌甚至连国歌歌词都说不上来的新生怒吼。随后,程昊平复一下心情,一遍一遍地教他唱国歌。
每周三晚上,军事爱好者协会党小组的4名党员、5名预备党员都要开展党日活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交流心得体会。在党小组的带领下,协会成员共获得各类个人荣誉20项,军事爱好者协会也被评为“沈阳十佳社团”。
2016年9月,军事爱好者协会发起“给入伍同学寄明信片”活动,全校同学积极响应,以个人名义或班级名义给从学校入伍的同学寄去明信片200余张。
言传、身教、笃行,爱国、爱党、爱军,在军事爱好者协会的带动和影响下,沈阳建筑大学掀起了参军入伍报效祖国的热潮,应征入伍人数从2015年的21人升至2016年的44人,军事爱好者协会的成员从开始的十几人增长到现在的50人,成员从退伍复学学生扩展为热爱军事的所有学生,其组织的新生军训教官选拔也从2015年的40人应聘激增至2016年的500余人。
如果说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就是坚韧、担当、奉献
问起他们加入军事爱好者协会后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他们的回答异口同声:“去部队接受训练。”
那是在2016年暑假期间,在学校的支持下,军事爱好者协会组织刚选拔出的新生军训教官团成员赴大连某部队基地接受为期两周的训练。刚下车,同学们就被教官的一声大喝来了个“下马威”,紧接着就开始站军姿。不一会儿,疲惫的汗水就湿透了同学们的衣服。
训练,整理内务;整理内务,训练。炎炎烈日下,气温高、吃得差、训练强度大,不管是退伍复学学生还是普通学生,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
浴火重生,化茧成蝶,这些“90后”孩子中常见的桀骜不驯嬗变为坚韧不拔,以自我为中心转化为“抱团取暖”,雷厉风行取代了往日的自由散漫。不知不觉中,他们身上有了“兵味”,红旗敢扛,“第一”敢争,重担敢挑,困难敢上。
军事爱好者协会打算开通微信平台,宫媛媛主动请缨,独自撑起了一个平台。新生军训期间,她在军训场上来回奔跑,为全校46个“连队”拍摄了无数张“美美哒”照片,收获了大量的关注和“点赞”。
“虽然不能像军人那样血洒疆场,但面对困难时我不曾退缩;虽然不能成为保家卫国的英雄,但面对挫折我从不认输。”“女汉子”王爽豪情满怀。
如果说他们走出了一条成才之路,这条道路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宁亮是从小听着战斗故事长大的。他的三爷爷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一个表哥现在西部战区某特种作战旅任连长,另一个表哥入伍到武警部队。他迫切地想把自己对军队的热爱、对军人的理解分享给身边所有的人。在学校军事理论教研室老师的支持下,宁亮用近两个月的时间搜集资料,反复修改,精心制作了《中国特种部队》教学课件,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截至目前,他已为各院系同学作报告十余场。
“中国军人就是我的信仰,中国军人英勇无畏的气概、舍生忘死的精神、坚忍顽强的意志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我努力奋斗的方向。”宁亮说。
“周某,年初脚踝骨裂,不宜长时间站军姿;孙某,有哮喘,会扬起灰尘的动作少做;杨某,过敏性紫癜,避免与草类、花粉接触……”翻开陈璐的新生军训日记,她对新生的体贴、关爱跃然纸上。在军事爱好者协会的“重头大戏”——带新生军训活动中,为调动新生的积极性,保证军训高质量完成,协会的每个成员都下足了功夫、流足了汗水,在不知不觉间成长成熟。陈云峰说:“带新生军训,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意义,成为我在困难面前担当责任的动力。”
退伍复学学生张振强说:“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就是卓越。”追求卓越,已成为协会全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在学习和日常训练中,他们互学互助、互比互赶,培养了百折不挠、拼搏向上的精神气质;在对新生进行军训时,他们严格要求、关心体贴,培养了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在参与征兵这项重要任务时,他们创新方式、全程服务,有力传承了战友情和归属感。
实现军人梦,续写军旅情。沈阳建筑大学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创建军事爱好者协会,既规范了退伍复学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又推动了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全新平台。”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里,橄榄绿正浓……(记者 牛泽群)
(辽宁《共产党员》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 |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