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成都《先锋》杂志

稳中求进 转型发展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夯实经济基础

成都市委书记 唐良智

2017年02月03日14: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7年,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成都市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切实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157”总体思路,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大逻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创新引领、工业强基、服务业提升、融入“一带一路”、城建攻坚、美丽成都“六大行动”为抓手,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重点要做到“五聚焦、两深化”。

一、聚焦西部经济中心建设,保持定力稳增长、促转型,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要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下大力气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推动城市经济量质齐升。

一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成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决定了投资仍是稳增长的“底盘”。要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抓住货币流动性较好的窗口期,按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积极扩大消费和进出口。

继续优化投资结构。加强产业投资尤其是工业投资,仍是当前稳增长的关键。要提高工业投资比重,加强技改、研发等领域投资。要加大重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以地铁为重点的轨道交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要积极扩大民间投资,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转变财政投入方式,积极稳妥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项目谋划和储备,逗硬考核“153”招商引资计划完成情况,积极引进一批具有全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的重大项目。要抓好项目促建,严格履行合同,加强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和服务协调,提高项目履约率。

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成都作为西部商贸中心城市,扩大消费潜力巨大。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围绕旅游、文体、康养、信息等重点领域,增加产品供给、提升产品品质,大力培育新兴消费,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深入实施打造国际购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等十大行动,提升对市外消费的吸引力和市场辐射力。加强产品质量、企业信用、市场秩序监管,完善质量追溯体系,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打造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城市。

推动进出口进一步企稳回升。以“两港三网”建设和口岸功能提升带动进出口贸易,支持重点外向型企业发展,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二要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坚持把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命根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深入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年度计划和“工业强基”行动,继续开展好工业“竞进拉练”活动。要培育壮大产业梯队。扩大电子信息、汽车、石化等重点产业现有产能,壮大优势产业规模,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促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条、成集群发展,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改造提升轻工、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要加快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坚持集中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完善“3+N”工业发展格局,着力强化高新区、天府新区和经开区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快打造“大智造”“大创造”“大车都”工业板块,规划建设龙泉山东侧工业走廊。天府新区要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推动成都科学城更多研发机构和项目落地见效,全面铺开西区产业园、天邛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具有支撑性的重大工业项目,打造撬动城市“双核共兴”的千年杠杆。天府空港新城要建立健全高新区与简阳市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加快规划编制和实施步伐,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突出发展临空高技术制造业,统筹发展临空服务业和空港贸易产业,打造成都对接全球的产业高地和示范窗口,建设全省重要新兴增长极。

加快建设服务业核心城市。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年度计划和服务业提升行动,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工业及金融、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努力提升服务业增加值。重点要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作出专题部署,要按照“一个目标、一大行动、四大重点、五大功能”的“1145”思路抓好落实。即:围绕“打造西部领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总部商务区和金融机构、金融交易、金融后台聚集地”这一目标,深入实施“经济证券化行动”,突出要素市场建设、自贸区金融创新、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科技金融“四大重点”,提升创业投资、产权交易活跃度,争取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和结算中心,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大力提升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立足城市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需求,加强物流业与农业、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加快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重点发展冷链物流、汽车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等新兴业态,积极运用“互联网+”打造智慧物流体系,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供应链体系,培育发展供应链金融等供应链上下游产业。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深入实施统筹城乡2025规划年度计划,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电商上线率、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加快实施农业用地综合整理,保护和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资本化水平。加快重要通道沿线“小组微生”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提升都市农业的生产、生态和旅游功能。

三要壮大提升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也是一座城市繁荣兴盛的重要支撑。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振兴实体经济作出专门部署。成都市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做多与做强并重,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进一步壮大提升实体经济。重点要加快引进一批影响力大、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鼓励招引企业把研发、生产、销售、结算等核心环节放在成都,与本地企业形成稳定的产业联系,确保招引企业落得了地、生得了根。要支持本土企业

做大做强,走专业化、规范化、资本化、国际化道路,扶强大企业和做优小企业并重,努力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小巨人”企业,推动更多本土企业挂牌上市。要推动企业品牌化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城市标准化战略,提升“成都造”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牌形象,培育更多“百年老店”。要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商事制度改革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效率、降成本、减负担,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全国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认真落实产权保护制度,严厉打击破坏经济秩序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完善覆盖各类企业和创业者的常态化沟通服务机制,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二、聚焦西部科技中心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换经济发展动能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推动城市转型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年度计划和创新引领行动,继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要着力打通“两个通道”。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加快建设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建设更多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以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中科院成都分院等院校为重点,全面落实共建协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流科研机构、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基础性、关键性科学研究项目,增强城市基础科学实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深化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军民融合十条”,组建军民融合促进中心,设立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和创新创业基金,推进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产业示范基地落地实施,加快构建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区等“1+N”空间布局体系,取得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经验。

二要牢牢把握三大抓手。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市场化开展“菁蓉汇”系列品牌活动,办好2017年“创交会”,深化国家双创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成都科学城,推动一批校地协同创新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加大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争取力度。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出台示范区条例,在成果转化、人才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打造中国—欧洲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三要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细化落实“成都人才36条”等系列新政,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和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健全市场化人才引进机制,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各类优秀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三、聚焦西部文创中心建设,突出发展文创产业,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

文化是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要依托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快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努力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成都市重要支柱产业。

一要优化文创产业发展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和文创产业十年行动纲领。坚持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构建以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为“双核”,联动龙门山、龙泉山、邛崃山“三板块”的区域新布局,形成成都文创产业轴、产业带、产业圈,推动文创产业全域布局。加强园区平台建设,提升温江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锦江华熙528艺术村、龙泉驿洛带艺库等文化产业园,建设都江堰万达文化旅游城、高朋视听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建强投融资、创业、公服、交易等“四大平台”,夯实文创产业发展载体。

二要构建现代文创产业体系。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信息传媒、音乐影视、文博旅游、动漫游戏、文创设计等产业,积极培育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实施“文化+”行动计划,以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商务等的整合为重点,促进文化与三次产业跨界融合、转型提升,推动产业链文创化。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成都文旅、成都传媒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小微企业做活做优,打造成都文创企业军团。

三要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加快推进城市音乐厅及音乐坊、露天音乐广场、奥体中心、国际足球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保护城市文化根脉和历史发展年轮,注重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历史古迹和东郊记忆等现代工业文明的保护,高度重视城市街区和建筑打造,增强城市厚重感。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加快筹建成都艺术学院,打造国际非遗节、音乐诗歌季、“成都创意设计周”等城市文化品牌,大力引进和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戏剧、音乐、演艺活动,推进对外文化贸易,建设世界文明交融和多元文化交流中心。

四、聚焦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建设,扩大双向开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深入实施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年度计划和融入“一带一路”行动,推动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城市。

一要加快建设内陆自贸区。建立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的行业监管和资格审查制度,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推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完善外资监管服务体系,推动投资便利化。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优化货物通关流程,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货物贸易便利化。增强自贸区政策外溢效应,提升自贸区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要深入实施“蓉欧+”战略。完善成都国际铁路港功能,开辟更多国际航线,建强“两港三网”;拓展蓉欧快铁网络布局,尽快实现国外“三线”并行,推动国内网络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构建连接欧亚的交通物流枢纽。加快建设“蓉欧+”陆港产业园,加大临港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力度,推动适铁适欧产能加快向成都聚集。

三要继续走好“一带一路”。站在战略高度认真研究走好“一带一路”的具体举措,继续做好“一带一路”国别投资指南和产业分类指导,加大法律、金融、政策等方面支持力度,让企业大胆走出去、稳稳扎下根、安全搞经营;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化经贸合作、开展文化交流,加快中印软件园等海外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推动成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和文化加快“走出去”。统筹深化与欧美、日韩、港澳台地区合作,密切投资及贸易往来。

四要深化区域开放合作。继续抓好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务实合作,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线重点城市的产业合作,推动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协同发展、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同城化发展,加快把成都打造成为西部地区企业研发、销售、贸易、商务总部基地,增强城市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五要进一步优化开放合作环境。继续推进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加强涉外公共服务保障。吸引更多外国领事机构、国际性行业协会商会和国际性机构落户,发展更多国际友好城市并密切经贸文化交流,积极申办有规模、有影响的世界知名展会、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体育赛事。做优做强开放载体,加快建设中德、中法、中韩、中古、新川等国际合作园区。

五、聚焦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大重大设施建设力度,做强城市经济发展支撑

交通枢纽是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硬支撑。要深入实施城建攻坚2025规划年度计划和城建攻坚行动,突出抓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设施项目。

一要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加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力争尽快获得国务院批准。同步做好配套规划的修编完善,积极推动多规合一,抓好城市总体规划的刚性执行和落地生根。编制实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纲要》,完成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二要加快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大力推进对外大通路建设,加大天府国际机场及配套项目建设和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力度,加快建设国际空港枢纽城市。加快成蒲、西成、成兰、川藏铁路建设及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加快建设高铁枢纽城市;完善成都国际铁路港功能。推进天府国际机场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等项目实施,加快建设国家区域高速公路枢纽。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强化地铁建设要素保障,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结合地铁建设优化常规公交,提高公交品质和效率。推动成渝高铁、成绵乐城际铁路等大铁公交化运营,加快高铁、市域铁路、地铁“三铁融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市域公共交通网络。优化市域路网,深入实施小街区规制,加快快速路规划建设,推动形成既独立成网又有机衔接的总体路网布局。加强信息通路建设,加快建设“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打造“智慧城市”。

三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年度计划和美丽成都行动,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继续推进环城生态区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和“增花添彩”工程,启动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大熊猫国际旅游目的地,构建“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生态安全格局。加快生态环境修复,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四要加快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保护,加快建设成都中心、城市音乐厅、城市音乐坊,启动建设三国蜀汉文化城等一批文化地标。规划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市民中心、科学馆、自然博物馆等重大功能设施。继续实施一批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

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务求实现新的突破。

一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方案。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扩大有效产能。完善精准调控机制,因地施策抓好房地产去库存,稳控热点区域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杠杆率。继续开展降成本行动,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工成本、物流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补短板“四大工程”,加快补齐发展短板。

二要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深化市属国企国资改革,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减少管理层级,大胆选聘市场化专业管理经营人才,加快推进国企重组整合和分类考核,推动更多国企上市,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深化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稳妥推进PPP模式,加大“拨改投”“拨改租”力度,充分激发民间资本积极性。适时调整市以下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政府债务管控机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统筹深化行政审批、内贸流通、统筹城乡等领域改革。

三要营造良好改革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个区分开来” 的标准,进一步营造支持改革、鼓励改革、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激励干部保持“闯”的劲头和“拼”的精神,力争在更多领域推出更多具有开拓性、突破性的改革举措。

七、深化“健康成都、幸福蓉城”建设,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享发展

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民生民向民愿为主要工作方向,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建设“健康成都、幸福蓉城”,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

一要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快“技能成都”建设,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巩固提升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二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优化布局教育资源,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四级文体设施体系,积极开展文化惠民行动。推进“健康成都”建设,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加快B2G、R2G、S2G网络理政平台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提升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抓好简阳市脱贫攻坚,确保按期实现精准脱贫;继续实施城乡高标准扶贫开发,深入推进“百村万户双五一”精准帮扶行动,加快相对贫困人口脱贫。继续做好甘孜州、阿坝州藏区19个县的对口支援工作。

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一要善于把握大势、驾驭全局。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健全党委财经领导小组等工作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动态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及时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科学谋划重大项目布局、重大资金安排和重大资源配置,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确保经济行稳致远。二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把经济工作作为培养和锻炼干部的主战场,大力选用符合省委“五懂得”要求和市委“五讲”“三专”要求的优秀干部,努力培养更多领导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科学理政,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加强专业智库建设,善于借智借脑做好经济工作。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健全和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加强工作监督和约束,确保重大决策、重大工作于法有据。三要营造聚力攻坚、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树立讲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重心进一步向经济工作集中,将各方面资源力量进一步向经济工作汇聚。强化正向激励,建立健全干部在履职创新过程中的容错纠错免责机制,鼓励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形成积极进取、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四要坚持领导带头、狠抓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把抓落实摆在重要位置,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工作督促,强化结果运用,形成重落实、抓落实、促落实的鲜明导向。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落实,经常性深入基层和企业加强调查研究、督促指导,推动任务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升精神区位,弘扬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形成“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品牌,以“钉子回脚”精神把各项任务抓紧抓实。

(本文摘自 2016年12月29日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有删节。)

成都《先锋》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