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黑龙江《党的生活》

打造补钙筑魂的“红色氧吧”

——哈尔滨铁路局一面坡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侧记

马增志 记者 薛万博 任红禧

2017年01月16日09: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黑龙江省重要的铁路交通干线滨绥线上,有个叫一面坡的地方曾经非常有名——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这个“火车拉来的城镇”迅速繁华起来,被誉为“果酒三姊妹”的紫梅、金梅、香梅就产自这里,并代表中国出口海外;有着百年历史传承渊源的“新三星”啤酒,在激烈的市场大战中也曾令许多国内同行望尘莫及;近百年间,南来北往的客运、货运乃至军运列车,在一面坡站没有不停的……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到2004年,一面坡机务段撤销,这个铁路人口几乎占了半壁江山的小镇也日渐冷清。

一面坡机务段所承载的运输生产使命已告终结,但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下,这个占地8.2万平方米、曾荒芜十多年的机务段旧址被赋予了新的使命。2016年8月,经过精心设计与打造,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在这里建成,作为哈尔滨铁路局为党员干部加油鼓劲的“红色氧吧”,承担起为党员干部补钙铸魂的重大使命。

用红色基因“励志铸魂”

红,是一面坡教育基地的主色调——广场的浮雕是红色的,基地的LOGO是红色的,水塔上悬挂的“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八个大字同样醒目、鲜红。红,正因哈尔滨铁路局厚重的历史印记:

从20世纪20年代起,以哈尔滨为中心,东起绥芬河,西至满洲里,中东铁路成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前往苏联必经的“红色之路”。1928年,周恩来、邓颖超等40余名党的重要领导骨干就是通过这条铁路进入苏联的。

1946年12月,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凯歌,哈尔滨铁路管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饱经沧桑的中东铁路回到了人民怀抱,从此成为“人民铁路摇篮”。

作为哈尔滨铁路局的光荣标志——1946年10月被命名的“朱德号”蒸汽机车,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以“敢挑重担,勇当先锋”的精神,长年穿梭在支援前线的第一线。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号”机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骄人业绩,机车组及所属乘务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劳动模范”等450多项殊荣。

……

对于在全国铁路系统有着光荣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哈尔滨铁路局来说,在转型发展的历史新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任务艰巨而繁重。

哈尔滨铁路局领导班子清醒地看到,在全局干部职工负重前行、奋力进取的同时,特别需要注入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这力量的源泉就是常态化的党性教育。

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商讨,一个载体建设的新思路成为哈尔滨铁路局领导班子的共识——在一面坡机务段旧址上建立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将其作为哈尔滨铁路局党校一面坡校区,承担全局党员及干部职工党性教育的培训任务,“以红色精神育人,用红色基因铸魂”,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从2016年3月25日破土动工到首期培训开班,整个基地建设仅用时130天,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哈局速度”。而这仅仅是“哈局精神”的一个缩影。

2015年7月,一场“强基础、建家园、聚合力、谋发展”会战在哈尔滨铁路局20多个站场展开。例如哈尔滨南站,短短百天便建成了集吃、住、洗、行于一体的现代化站区,创建出集约化生产的“哈南模式”。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哈尔滨铁路局先后召开货运、客运、工电、房建、生活等系统的现场会,让广大职工群众成为安全生产、经营创效、民生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创造者。

……

这一次,在一面坡,“哈局速度”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回顾基地建设过程,哈尔滨铁路局一位机关干部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参建的同志们摸爬滚打几个月,创下了令人骄傲的‘哈局速度’,靠的就是从老前辈身上学到的奉献精神,靠的就是‘振兴哈局’的坚定信念。”

对广大参与者来说,基地建设的过程就是一次“励志铸魂”的实践。

靠鲜活精准“提质增效”

“生动细致,入脑入心。”“严、细、实。”一面坡红色教育基地开班半年,参训学员好评如潮。在全局职工心目中,这座基地已是一张党建工作响当当的名片。

据介绍,基地建设与党性教育紧密结合,旨在变“灌输式”为“融入式”,形成上下互动、入心入脑的党性教育“有氧运动”。

如果对这张名片的特点进行概括,那就是:硬件够“硬”,软件够“软”。

所谓硬件够“硬”,指的是基地功能齐全、特色鲜明。一面坡红色教育基地共分为“六馆十区”。“六馆”,即党史教育馆、哈尔滨铁路局史教育馆、廉政教育馆、安全警示教育馆、中东铁路文化展室、哈铁工人抗战馆;“十区”,即红色广场、红色故事区、南泥湾实践区、教学生活区、中东铁路风情园、廉政文化园、机车广场、文化墙、拓展训练区、纪检办案区。这些展馆(区)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视频和图片展现为主,并配有实物或模型。每一处展馆(区)的讲解通常需要一个半小时,基本就是一堂大课的标准。

步入这座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基地,真可谓移步换景——百年前的机车库被修缮一新;中东铁路文化展室、哈铁工人抗战展室,用实物展现出哈尔滨铁路局深厚的历史积淀;南泥湾实践区,可以让学员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光荣;红色故事区的雕塑,则向学员讲述着抗联英烈和张思德、孔繁森等先进人物的故事……每一景都是开展红色教育的流动课堂。

所谓“软件够‘软’”,指的是基地教学别树一帜,展览与培训合为一体,将许多看似生硬枯燥的知识用一种更柔软的方式传递给学员。

基地的12名讲解员都是从全局层层选拔上来的优秀青年职工,“讲故事,用好故事讲知识”,这是主管领导给他们反复灌输的培训理念。为了讲好故事,这些年轻人要先过知识关,选取的故事既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讲的是谁?”

“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什么没有参加一大?”

……

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小问题引出一个个小故事,再通过故事告诉党员应知必知的党史知识。

佳木斯机务段运用科党员职工苗圣印感慨:“在这里,我们听到的是党史故事汇,而不是干巴巴的大道理,学起来更‘走心’。”

除了故事讲解,基地还通过拓展训练、重读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誓词、给党员过政治生日、举办红歌赛等方式,不断强化教学互动效果。

“党性教育起作用,是综合运用专题讲授、现场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式方法的结果。”哈尔滨铁路局党校教研部副教授胡蕴慧认为,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这样做的效果更好,是党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在灵魂深处“吸氧补钙”

驻足这个红色教育基地,有太多内容值得学员们去温习、去思考、去领悟。

有人从榜样身上汲取了力量。

“很受触动,这种触动直达内心深处。”来自齐齐哈尔机务段检测车间的党员职工王登举坦言,在这里,他从前辈身上看到了差距,从榜样身上看到了不足,回去之后要做的就是不断优化自己。

当然,也有人从负面案例中有所感触。

来自哈尔滨客运段桂林车队的党员职工杨擎在参观廉政教育馆之后这样感慨:“十八大以来,铁路系统惩处了一些违法违纪干部,他们是怎么一步步沦落的?真是‘贪廉一念间,荣辱两重天’。这警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注意小节,自觉遵守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稗草不除、青苗难生。”不断清除党员干部思想和作风上的“杂草”,党性觉悟的“新苗”才能在内心深处扎根萌生、茁壮成长,这也是基地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学员的目的所在。

从基地的培训统计表看,基地自运营以来已为全局优秀大学生、团干部和青年骨干、全局兼职党支部书记、新职工入路教育、领导人员等举办了22期培训班,培训学员达2578人,接待一日参观92批次3154人。一堂堂主题鲜明、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的党课教育,锤炼了至纯至真的党性,激扬了向上向好的精气神。

齐齐哈尔客运段满京车队列车长王薇在优秀党员骨干示范培训班结束时动情地说:“革命先烈用鲜血书写历史,用生命铸就辉煌。我们唯有精进,方能对得起烈士们的牺牲。要不忘过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从点滴做起,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哈尔滨铁路局以一面坡红色教育基地为依托,在全局92个局属单位党委建立了846个各具特色的党员活动室,打造党员党性教育阵地集群,将红色教育覆盖全局。

矢志如斯,哈尔滨铁路局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黑龙江《党的生活》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