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成都《先锋》杂志

以产业链为导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01月04日10: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制造2025》使先进制造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工业人才培养和成都制造2025规划,探索出“以产业链为导向的集群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增强人才培养新动力,实现政行企校共育人才。当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按照成都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成都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人才。

职业院校承担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但原有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未跟上产业、行业改革发展的步伐。一是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人才知识结构与产业、行业需求脱节严重,人才培养目标“脱靶”,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极度缺乏。二是人才培养吸引力不强。当前国内技工人才市场存在“招工难、就业难”,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迈进,需要培养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三是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我国现有高级技工占比不到5%,与德国等国家的30%相去甚远。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必须补齐人才供给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短板,更好服务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面对发展新要求,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第一,产学对接,实施“一园一院”。服务工业强基工程,围绕成都市轨道交通、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发展产业集群,整合政行企校多元资源组建理事会,搭建产业集群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对接产业链构建专业集群,明确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汽车工程、信息工程、物流工程、建筑工程、财经专业7个专业集群,形成“以产业链为导向的集群式人才培养模式”,并走进产业园区办学,分别在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成都经开区、金堂工业集中区等7个产业园区规划创建特色分院,实施“一园一院”工程,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2011-2015年,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社会输送了28135名毕业生,2013级装备制造专业中职毕业生在中车集团顶岗实习期间,月薪即可达到6000元。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与龙泉驿区、蒲江县政府合作,在成都经开区成立了汽车工程分院、在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成立了装备制造分院,零距离为产业园区培养亟需的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第二,依托技能大师,培育“工匠精神”。在“以德润身、技臻至善”校训的指引下,开展以工业文化传承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开放的“三馆一区”(工业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工业分馆与工业文明体验区)和“四川省工业文化普及基地”,使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传承工业文明的重要载体以及学习、传播工业文化的重要场所;构建“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将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工业素养等内容融入课程,贯穿专业集群建设和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坚持工业文化进校园、行业文化进院系、企业文化进班级,通过艺术与人文社会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形成兼具职业素养与工业文明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近年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成都航利集团军民融合,成立“张永光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培养精密研磨技术高技能人才,传承大师技艺,培养“工匠精神”。

第三,筹建中德合作平台,打造人才培养“新引擎”。贯彻落实《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和“蓉欧+”战略,推动“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全面融合,服务于成都市重点发展产业。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德创新产业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单位,牵头筹建“中德(四川成都)创新产业职业教育合作平台”。通过“平台+园区”“政府+机构+企业”的共享开放合作模式,整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相关资源,本土化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德(四川成都)跨企业培训中心”,为中德(四川成都)创新产业合作平台的“一区三园”及功能政策覆盖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德国AHK、BASF、威斯巴登及奥地利WIFI等行业协会、企业合作,为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众多企业培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超过500人,30余名教师获得国际职业资格培训师证书,300余名学生获得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院校持续发展之基和人才培养之道在于创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年来,面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作为四川省第三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之一,“以产业链为导向的集群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脱节的问题。该模式被写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课题《新型城镇化的教育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子课题《产教城融合发展机制研究:成都模式》,研究成果将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成都《先锋》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沈王一、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