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时代先锋

“亮灯警察”不忘初心

记厦门市公安局民警陈清洲(上)

2016年12月21日10:08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亮灯警察”不忘初心

  图为陈清洲在灌口镇李林小学给小学生上交通指挥课(2011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 摄

  

  在厦门,有这么一位普通民警,他的事迹感动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他患病的消息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

  他的名字叫陈清洲。

  今年7月份的一天,陈清洲作了一次常规体检,检验报告单显示甲胎蛋白偏高。医生嘱咐他一定要赶紧复查。G20杭州峰会安保、厦门“9·8”投资贸易洽谈会安保和抗击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等战役接踵而至,陈清洲的复查一拖再拖。9月15日,“莫兰蒂”超强台风正面袭击厦门,陈清洲忍着腹部的隐隐作痛,主动要求在集美分局指挥情报中心带班。在通讯网络中断、窗户玻璃破裂、风雨不断灌进指挥大厅的情况下,他带领全体民警调用应急手机,戴着安全头盔,手握充电宝,连续接听拨打了100多个报警电话,一次又一次打通生命救援的通道。到第二天晚7点,陈清洲已不眠不休36小时。

  直到9月23日,在单位领导强制命令下,陈清洲才到医院做了核磁共振。

  9月26日,在陈清洲被确诊为肝癌的当天,一条“扩散,那个爱帮人的厦门交警陈清洲被查出肝癌,谁能救救他?”的微博在朋友圈快速传播,网络媒体纷纷转载,短短几天就被评论转发400余万条(次)、阅读量过亿。9月28日晚,央视12套全国公安民警三微大赛颁奖晚会上播出了陈清洲患病的消息,成千上万的网友纷纷表示关切,“清洲加油”“清洲挺住”响彻虚拟世界。

  陈清洲,1970年12月出生,2000年12月入党,1995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从警20多年来,陈清洲始终忠诚于党、忠于人民,把公安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组织表彰奖励,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获得福建省、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称号;获全国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提名奖,被公安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被省公安厅授予“福建省公安机关爱民实践模范个人”;被厦门市委授予“厦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红色印记的传承

  陈清洲的奶奶洪绿叶是老革命,翔安马巷镇人。少年时代,洪绿叶在家乡参加地下革命活动,任过窗东革命老区妇女解放协会委员、主席。抗日战争时期,洪绿叶参加了抗战后援会,利用自己经营贩卖旧衣裳之便,经常到安海、石狮、永宁、金井等地,宣传组织抗日救国活动。马巷解放前夕,洪绿叶根据自己多年来行走闽南贩卖旧衣裳、瓷器中掌握的地形,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绕行香山脚下,从国民党守军空虚处进入马巷,如同天降,将驻守马巷的国民党部队打得四散而逃,解放军顺利解放了马巷。解放后,洪绿叶作为地下革命工作者,按照政策可以分配工作,洪绿叶没给政府添麻烦,家里总共有五个孩子,洪绿叶的丈夫因患病英年早逝,家庭的重担全压到洪绿叶的肩头。替人缝补衣服、捡猪粪、拾柴禾,洪绿叶靠自己的双手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支撑着这个家,无论生活、教育还是子女就业,洪绿叶从未向党叫过苦、向政府伸过手要补助。

  洪绿叶对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老苏区干部“五老”人员,2005年,洪绿叶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金质奖章”。

  洪绿叶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回忆录,郑重地交给长孙陈清洲保管。这份珍贵的回忆录给陈清洲留下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做人一定要有理想、有追求,要对社会有贡献”,这条传承几代人的家训,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他一步步前行的人生路。

  14岁时,陈清洲初中毕业,因当年当地高中没有招生,大学梦想虽然破灭,理想却未丧失。没有高中课本,他就把初中课本拿出来反复看。1986年,陈清洲参加招工考试,进入同安一家漂染厂工作,成为当时同安第一批合同工,成为一名中外合资企业炙手可热的员工。可丰富的物质生活不是他的理想和追求。

  那年秋天一件惨痛的事件,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一个星期六下午,一位同事因急着赶路回家,骑车带小孩横穿马路,突然被一辆超速行驶的大卡车撞倒在地,两条活生生的生命瞬间就没了。眼睁睁看着朝夕相处的同事从此阴阳两隔,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沉思当中。没过多久,他做了一个当时令很多人想不通的决定,放弃待遇非常丰厚的工作,当一名人民警察。

  他坚持了3年时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读完了高中课程,拿到毕业证书。经过两次成人高考,考上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拿到了大专文凭。经过5年的潜心努力,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刚入警时,整天站岗执勤、指挥疏导,工作枯燥单调,一些亲戚朋友也时常劝他不要当“马路吸尘器”,漂染厂的经理甚至许诺只要他回公司工作待遇任他提,这些都没有动摇过他,在他的心里,当一名人民警察,守护一方平安的理想信念,从他踏入警营成为人民警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根深蒂固、矢志不渝了,他时刻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一次在执勤时,一名中年妇女带着一个小孩焦急地找到他。原来那个小孩发高烧,没有公交车又拦不到的士,没办法去医院,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看到已经烧得昏昏沉沉的孩子,陈清洲连忙带她抱着小孩坐上摩托车,火速赶到医院,帮忙挂号、检查、治疗。因为抢救得及时,孩子终于脱险了,孩子的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陈清洲在派出所担任教导员时,对巡逻人员捡到交来派出所的一头耕牛不放心,半夜已经睡下的他又下了床,到食堂盛了一盆水,还特意抓了把盐兑成盐水给牛喝。他说,天气炎热,牛需要喝水,喝了盐水,牛才不容易生病。看到这一幕的民警感动地说:“陈教导员对老百姓家的一头耕牛真是用心。”

  这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小事,陈清洲一做就是二十几年。在他看来,事虽小却都连着老百姓的心,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就得从基层为民服务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警察”这个沉甸甸的称谓。

  点亮心灯的人民警察

  2006年2月,陈清洲来到仅有5名交警的灌口中队担任指导员。第三天晚上,他带着妻子和女儿经过灌口。

  “爸爸在这里上班。”路上,陈清洲跟女儿介绍自己的新岗位,女儿却满脸疑惑:“爸爸是不是不乖,怎么被‘赶’到这个黑乎乎的地方来?”当时女儿才4岁,孩子无心的一句话,让陈清洲留意到,灌口不少主干道连一盏路灯都没有。

  由于经济发展和历史原因,2007年前的灌口没有红绿灯、人行天桥,甚至连一米的隔离护栏也没有,辖区国道一到晚上就黑漆漆,交通秩序乱象多,重大交通事故时常发生。数据显示,灌口辖区交通事故80%发生在夜间,亮灯成了破解交通难题的当务之急。

  陈清洲带着一本本子就出发了,很快,他的本子就被各种线条、标志物填满:这里有学校,缺少斑马线;这里岔口多,需要一座红绿灯;这段国道和村道的交叉路口,夜间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陈清洲一点一点地为整个灌口设计出了一幅完整的交通设施规划图。

  从灌口往漳州山重有一条复杂的山路,弯道多、陡坡多,为了勘察路况,他几乎都是徒步上山。

  从2006年到2009年,为了推进“亮灯工程”,陈清洲走田间、爬山路,还曾两次因肝病住院,但指标一降下来,惦记着工作的他就跑出医院,医生拦都拦不住。

  陈清洲总是随身携带一份关于辖区交通情况的报告和他绘制的交通设施规划图。各种交流会、座谈会,只要抓住机会,他就不厌其烦地向各级领导汇报。说的多了,陈清洲报告都不用带,张口就是一串数字。

  3年多来回奔波,3年多的辛劳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18条斑马线、86面交通标志、128米减速带、172个临时停车位先后建成,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交通安全设施得到完善,国道324线辖区15公里路段全线亮起了路灯,15座红绿灯、6座高位照明灯、24盏太阳能警示爆闪灯也亮了起来,还有3座人行天桥、万米隔离护栏、18个交通广角镜矗立在灌口辖区的各条交通要道上。不仅如此,辖区所有乡村水泥道路、山地旅游专线路全部增设了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路灯还建到了双岭、东辉、田头等所有偏远山村,百姓家门口也亮起了路灯。与长泰县交界的十里蓝山山重路段因山路崎岖、夜间没有路灯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旧貌换新颜,全部建成了水泥路,路灯也亮了起来,再也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十里蓝山也成为全省第一条有交通标志的村道。据统计,在陈清洲的奔走下,那些年市区镇投入灌口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经费达六千多万元。

  在灌口,老百姓送给了陈清洲“亮灯警察”的称号。(记者 赵文明)

(责编:黄瑾、杨丽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