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时代先锋

百年“医刀”——记共和国心脏外科学奠基人苏鸿熙

2016年12月14日19:42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百年“医刀”——记共和国心脏外科学奠基人苏鸿熙

2013年7月1日,解放军总医院金沟河干休所,一位99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吃下一片安定,准备在生命的苍苍暮年里迎接自己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心愿——

老人用左手托起颤颤巍巍的右手,握拳,宣誓,声音却依然止不住颤抖: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尽管只有3年党龄,但我这一生都在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做事。”如今,回忆起那个入党仪式,老人眼含热泪。

他就是共和国心脏外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苏鸿熙。

艰辛报国路:辗转6国、行程10万里、耗时52天

从美国芝加哥到中国北京,只需12个小时的航程,便可跨越茫茫大洋。

但,对于留美的胸心外科专家苏鸿熙和他的美国妻子苏锦来说,60年前的这趟旅程,却辗转6个国家、行程10万里、耗时52天。

时间回到1949年12月初。

一艘来自香港的客轮抵达美国芝加哥码头,从船上走下一位30多岁的中国小伙子,踌躇满志,眼神坚定。

他心中埋藏着一个心愿:抓紧一切机会,汲取西方医学前沿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回国造福祖国人民。

自此,苏鸿熙开始了7年的求学之旅。

期间,他的出类拔萃引起了美国有关方面的重视。1956年冬天,美国移民局官员找到他:“你是在美50名优秀中国科学家之一,我们不希望你回国。”两个州相继给他送来移民申请表,只需签上名字,苏鸿熙就是美国公民了。

“我从没想过留在美国。”苏鸿熙毫不犹豫地拒绝。他告诉妻子:“我想尽快回归祖国。”苏鸿熙自己也没料到,这位对古老的东方并不了解、土生土长的美国女性竟一口答应了。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紧张的中美关系让苏鸿熙的回国之路异常艰难。

为了回国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苏鸿熙省吃俭用,花光全部积蓄购买了医学书籍和两台人工心肺机。

为躲避美国相关方面的监视,他偷偷把美国定义为“违禁品”的心肺机藏在了医院的地下室。

为把机器带回国,苏鸿熙想尽各种办法,均无果而终。但为了祖国的利益,他不得不冒险一搏,决定和妻子以“先分后合”的方式回国。

1957年1月3日,苏锦先期取道加拿大,抵达伦敦;苏鸿熙稍后乘船到伦敦;心肺机由货运公司送上船,接收人是已经抵达伦敦的苏锦。

此后,他们带着心肺机辗转法国、捷克斯洛伐克、苏联等国,于1957年2月23日回到北京。

当时的中国驻英使馆工作人员回忆,征求他们夫妇俩回国后的要求时,这对夫妇没提工作环境、没提生活要求,只是诚心诚意地希望:他们回国的事不要在报纸上刊登。

原因很简单:一个海外学子学成归来,原本就是自己对国家的责任,也为了保护妻子在美国的家人。

回国后的“三把火”:体外循环技术水平仅比美国差5年

上世纪50年代,国际医学界心血管外科在直视手术领域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回国后,在第四军医大学,苏鸿熙创建了心脏外科,成立了“体外循环研究小组”——这,是中国胸心外科事业的最初跋涉。

1957年5月,苏鸿熙回国仅仅3个月,就在国内首次应用人工心肺机进行体外循环动物实验。

苏鸿熙的学生、后来成为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主任的朱朗标回忆说,苏主任要求研究组对待每次动物实验,要如同对待临床手术。

一次,实验犬在实验过程中死亡,旋即给埋掉了。“这只犬死于什么原因,解剖结论是什么?”苏鸿熙非常严厉,赶快挖出来解剖!

从此,大家彻底明白,苏鸿熙制定的规章制度全是刚性的,丝毫不能走样。仅半年多时间,研究组就使实验动物的长期存活率达到75%以上,为体外循环手术安全过渡到临床奠定了基础。

1958年6月26日,是苏洪熙百年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日子。

那一天,他开展了一项手术——体外循环手术。在当时的中国,这是首例。

手术难度大,耗费时间长,手术的过程更是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做心脏直视手术,需要让心脏停止跳动,否则手术无法进行。而心脏停跳,血液就不能周身循环,患者就会死亡。人工心肺机能使心脏停跳而仍能保持生命存活。

手术中,心脏室间缺损的6岁患儿全麻开胸后,进行体外循环插管时突然发生全身抽搐。这是在实验时从未遇到的情况。苏鸿熙临危不乱,经过紧急排查,确定手术继续。人工心肺机一开动,预充冷血进入体内后,患儿抽搐立即停止,手术顺利完成。

这名6岁的患儿,如今已年过花甲,身体健康,家庭美满。

苏鸿熙这次开创性的手术写入了中国历史,使心外科成为新中国最早进入世界医学先进水平的领域。

当时中国的西医总体水平落后,但体外循环技术仅仅比美国落后5年,甚至超过当时的苏联和日本等国家。

1963年,苏鸿熙又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颈动脉搭桥术,这项新技术再次震动中国医学界,给万千患者带来了福音。

体外循环手术——从动物实验到心内直视手术修补间室隔缺损、再到动脉搭桥术,苏鸿熙回国后的这“三把火”,实现了新中国外科手术革命性飞跃,为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如今,全国已有600多家医院可以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年手术量达数万例。手术的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心外科,已延伸到神经外科、气管手术、脏器移植、急诊抢救等,每年救治患者数十万人。

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1972年,苏鸿熙调入解放军总医院。

在苏鸿熙眼里,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他总是反复对医护人员强调:你们在工作上有问题,可以随时叫我。错叫一次我死不了,可不及时叫我就有可能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

除了科学研究外,苏鸿熙把毕生心血倾注于临床医学。几十年来,他以精湛的医术和强烈的事业心,为无数病人解除了“心”痛。

苏鸿熙的学生、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原主任医师余翼飞回忆,那个年代,条件艰苦、设备简陋,苏鸿熙常常和医护人员在监护室守护着危重病人,一连几天寸步不离。

一次,一位刚刚闯过手术关的患者,尚未脱离危险。苏鸿熙对他格外关注,随时观察顺着管道置于床下的接尿瓶,根据尿量的多少判断体内循环等功能是否趋向好转。

为准确了解瓶中的尿量,这位身高1.8米的老人毫不犹豫地趴在地上,让目光平视液面的凹线,仔细数着瓶子上的刻度,并对大家说:“这样计量液体才是最准确的。”

凡半夜来了病人,苏鸿熙都是跑步从家里赶到现场,有时连袜子都来不及穿。他很同情病人,经常带头为来自农村的困难病人捐款捐物。“他的这种作风,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余翼飞说。

“人生的意义在于好好工作,帮助别人。”苏鸿熙说,“在美国的第二年,他们就要留下我,待遇是年薪6000美金,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啊!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比不上回国奉献自己所学来得有意义。”

如今,苏鸿熙和妻子静享天伦之乐。跨越了一个世纪的他,或许脑海中还会浮现出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在开往芝加哥的轮船上,写下的一首游子盼归诗:

青年衣翩翩,举首望飞雁。大洋终有际,何日方得还?(新华社北京12月14电 陈曦、郭晶、罗国金)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