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互联网开启现代治理新模式

记者 马跃明

2016年12月12日09: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浙江在公共服务、社会综治、司法等领域创新注入互联网基因,有力推进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给人民群众带来平安和谐。

G20杭州峰会期间,桐庐县所有景区向杭州市民免费开放。免费首日,只有1万多人接待能力的瑶琳仙境景区,突然涌入2万多游客。桐庐县政府迅速通过综治视联网平台召开会议,向乡镇和部门快速部署应对举措,确保平安有序。

近年来,浙江在公共服务、社会综治、司法等领域植入互联网基因,有力推进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给人民群众带来平安和谐。

公共服务驾“云”而来

近日,针对个人的“社保明细查询”应用在丽水市投入使用。市民王先生轻松地在手机上完成了社保证明开具和真伪查询。“真快捷方便,不用去社保大厅排队。”

“社保明细查询”只是浙江政务服务网便民服务的项目之一。2014年6月,浙江依托阿里云,完成政府数据首次整合,浙江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

权力上网,行政权力不再任性。如今,浙江政务服务网已上线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几乎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根据网上办理的服务质量,网站还对服务事项进行星级评定,为权力事项编发“身份证”,建起“跟踪卡”。

2015年9月,浙江政务服务网推出“数据开放”板块,开放了68个省级单位提供的1500多项数据类目,包括403项可下载数据资源和135个数据接口,原本藏在政府机关抽屉里的数据,都通过互联网供访问下载。这些数据包括身份户籍、社保、婚育、纳税等与群众生活紧密的基础信息,企业、组织机构的登记、资质、信用信息,及政府部门在行政执法、社会管理中积累的信息。

浙江要求,凡适合网上办的事,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全面做到在线运行,让公共服务踏上朵朵祥“云”。

到目前,浙江政务服务网共有实名注册用户305万人,日均访问量超过274万,平均每天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6万余件,其中20%通过网上申报或预审。政务服务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的缴费已达650万人次。平台运作的时间不长,但合计收缴的金额已达20亿元。

社会综治天罗地“网”

在浙江,平安建设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等“三网”联动,打造起一个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11年启动建设的“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到今天横向融合了省、市、县4000个部门的信息资源,纵向实现省、市、县、乡、村、网格6个层级全覆盖,全省乡镇(街道)1.7万多个站所和所有的村(社区)均开通系统终端,汇成基层治理“一张网”。

综治视联网连接着全省184万个监控探头,同步联网监控全省70%以上的重点公共区域,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天网”。

在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基础上,浙江还在基层建立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网上网下联动工作。

在24小时不停歇的桐庐县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记者看到,全县政务热线、民生热线以及手机客户端、平安通手机里的咨询求助,都通过平台汇入“浙江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每月超过15000条。这些事件,有专人处理,可跟踪监督。民生服务、治安隐患、医疗保健、政策咨询……事件来源、类型、趋势一目了然。通过两级平台,全省日均网上处理信息1万余件,95%以上的问题在镇村得到妥善解决。

化解矛盾纠纷手段也搭上了互联网。因15万元的网上借贷纠纷,重庆一家网贷公司在杭州西湖区法院起诉在上海的被告。案件当事人相隔千里,本以为很麻烦,但他们在各自的办公室完成了庭审。只用40分钟,案子成功调解。

西湖区法院在省内建立首个电子商务网上法庭,把诉讼调解的每一个环节都搬到网络上。只要有网络,有电脑,当事人都能参加调解和庭审。

浙江重视大数据对公共安全危机的重要预警作用,利用加强G20杭州峰会安保的契机,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全力推行重点领域“实名制”管理,扎紧防范风险的“篱笆”。如在全国率先实现手机实名制登记全覆盖,实行实名收寄快递、开包验视,实名销售危化物品等。

在“互联网+安全生产”中,宁波镇海区搭建全国首个智能化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平台,对区内每天进出的2500辆危化品运输车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管。执法人员利用手持终端,对违规、违法车辆精准执法。

在“互联网+食品安全”中,杭州启动透明厨房计划,消费者可以通过视频,同步观察餐饮食品烹饪操作全过程。

在“互联网+出租房管理”中,台州路桥区把一个村庄当成虚拟旅馆,房东是服务员,通过微信平台、出租房二维码登记住户信息。

“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公共安全领域织起了“防护罩”,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防住了社会风险。

司法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网络司法拍卖、微信查诉讼信息、智慧法院建设、检务云战略、法律服务网……浙江司法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互联网+司法”实践开了先河。

2015年11月,浙江省高院借助阿里互联网平台的云计算能力和用户数据,建立“审务云”平台,力求实现当事人协查信息共享、文书送达、金融犯罪预测预防等“互联网+”功能。

对于“老赖”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法院可以实现涉诉当事人资产信息的在线查询,并依照法律程序予以冻结、划扣。

但律师和普通群众却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浙江省高院在全国率先开出律师服务平台微信端,律师可以在网上申请文书生效证明、排期冲突查询、关联案件查询,甚至进行微信端证据提交,真正实现了诉讼服务移动化;通过全国最先进的“互联网+案款管理”,当事人能在手机或电脑上完成所有涉案款项的缴纳和退还手续。

互联网技术让司法为民的途径和办法越来越多样化。在全国率先推广网络司法拍卖;在全国率先开通三级法院一体化的法院公开网,去年上网公开裁判文书居全国首位;建成“远程视频提审系统”,检察官足不出户完成远程提审;开通浙江省公共法律服务网,点点鼠标即可享受所有公共法律服务……

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还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了可能。省发改委、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地税局、省旅游局、省安监局等14部门制定出台了本行业领域的失信黑名单制度。省高院联合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对浙江法院所涉全部被执行人进行督促执行和信用惩戒,一旦上了黑名单,在借贷、消费、出行、住宿等多个场合都将受到制约。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