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写在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启动之时

记者 袁卫

2016年12月12日09: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浙江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节点,是城与乡的纽带和“黏合剂”。建设美丽浙江,既要有独特韵味、别样风采的现代化城市,也要有田园风光、浓浓乡愁的美丽乡村,还要有洁净宜居、诗画风情的美丽小城镇。

如何让小城镇更加宜居、更显特色、更富活力?9月29日召开的浙江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会议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这是浙江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加快建设“两美”浙江全局,继“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转型升级组合拳收到显著效果之后,打出的又一硬招和重拳。

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份全局的高度抓实抓好。以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小城镇建设的‘牛鼻子’和突破口,加快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不断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场提升小城镇“颜值”、推进小城镇转型的攻坚战,迅速在浙江大地全面打响。

顺应期盼出新招

行走在浙江大地,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区,“美丽”两字印痕深刻:在农村,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万里清水河道”、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的持续推进,一道道由美丽乡村组成的风景线成了浙江的新名片;在城市,随着现代化城市和美丽县城建设的大力推进,一个个融合了浙江风采和江南韵味的美丽城市次第呈现,向世界展示着美丽浙江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浙江高度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培育,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加快中心镇的改革发展、开展小城镇的培育试点、创建特色小镇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通过实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工程,小城镇建设管理各方面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但是对照建设全面小康标杆省的目标,对照“绝不把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和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要求,小城镇在环境卫生、功能配套、特色风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足,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小城镇面临着经济活力衰减、产业增长乏力、人口逐步流失等严峻挑战。

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改善小城镇环境卫生、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已迫在眉睫。

省委、省政府精准瞄准小城镇这个战略节点,谋划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决策。

今年5月18日,省委书记夏宝龙在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成为我省发展的生力军和统筹城乡的主力军。要继续深化小城市的培育试点,深入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谋划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活力小镇、风情小镇。”夏宝龙多次率队到基层调研,指示有关部门尽快拿出方案,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省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要求,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要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强化规划设计引领,通过整治环境卫生,解决“脏”的现象;整治城镇秩序,解决“乱”的现象;整治乡容镇貌,解决“差”的现象。

9月29日,浙江召开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会议,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所有乡镇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持续健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乡容镇貌大为改观、民风更加文明、社会公认度不断提升,使小城镇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推进机制迅速建立。省委、省政府成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抽调精干力量到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办公,实体化运行。

细化方案,挂图作战。市、县、乡三级根据省里印发的实施方案和技术导则,结合实际,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编制各自的实施方案,分年度确定工作目标,排出三年的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形成上下衔接、层层细化的省、市、县、乡四级方案体系。各地迅速采用节点倒逼、挂图作战的管理方法,形成了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破竹之势。

瞄准靶心打好拳

马路整洁宽阔,没有随意乱丢的垃圾;厂房连绵成片,却不见高耸的烟囱;街区商铺林立,秩序井然;超市、医院、学校等设施一应俱全。“3年前,这里还是禽舍遍地、污水横流。”嘉善县姚庄镇居民顾金昌指着家门口的人行道感慨地说,“是持续多年的环境整治,让我们过上了幸福日子。”

从2013年起,姚庄镇以治水拆违为契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并大力推进新城镇建设,实现了供水、供电、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便民服务等多个一体化。在畜禽退养的同时,引进了精密机械、电子、新材料行业的众多企业,“低小散”的产业格局开始向“高大上”转变。3年来,环境干净整洁、功能日臻完善的姚庄镇吸引了1万多人从村里搬入集镇居住和就业。

通过环境整治倒逼转型升级,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姚庄镇走出的路子契合省委的战略意图。

为精准发力,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这个招式打出声势、打出威力、打出成效,省委坚持问题导向,从“脏乱差”等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入手,明确把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的“一加强三整治”作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靶心”。一些地方迅速行动,率先开展先行先试。

加强规划引领,努力从源头推动小城镇环境的改善。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按照建新城、保老城的理念绘制规划蓝图,设计了“一心、一带、两区”的空间格局和“北农、中城、南闲”的产业布局,“兼田园之美、具城市之利”的古韵田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东阳市横店镇邀请专业团队和本土设计人员,修总规、补控规、做详规,镇区3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全覆盖,完成了交通、旅游、居住系统等专项规划28项、景观设计66项,全镇所有破土动工项目做到“有项目必规划,无设计不动工”。

创设整治载体,改善环境卫生。嵊州市崇仁镇开展了“最美庭院”和“最美里弄”评比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群众清理卫生死角、消灭沟渠垃圾、去除各类“牛皮癣”,古镇面貌焕然一新。庆元县举水乡借助全民洁净日、党员固定活动日等载体,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开展集镇卫生清洁行动,同时利用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并在镇区主要入口和主要街道实行绿化美化工程,集镇环境大为改善。“脏”的现象正在不少小城镇快速消失。

开展联合执法,整治城镇秩序。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投入资金1600万元,启动了新一轮市政架空线路“上改下”整治,目前已完成两条主要道路的电力管网铺设工作,正在进行路面整洁美化,一举解决了困扰街道多年的空中“蜘蛛网”问题。玉环县楚门镇开展了持续3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组织由交警、运管、派出所及城管执法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从上午8时至晚上8时对镇区道路进行流动巡查执法,从严整治车辆乱停放、摊点乱摆摊和占道经营等行为,城镇秩序大为好转。“乱”的现象正在许多乡镇逐步改善。

推进腾笼换鸟,提升乡容镇貌。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在净化、绿化、美化镇区的基础上,铁腕整治低小散行业,将当地龟鳖产业全部“归零”,并拆除了2616个养殖大棚,引进了汉邦机电产业园、新凤鸣加弹等一批总投资数十亿元的优质企业,小镇面貌日新月异。“差”的现象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各部门围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和任务,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形成了整治合力:

经信部门在负责深入实施“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十百千万”计划的同时,正在牵头组织实施小城镇“低小散”块状行业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小微企业园和标准厂房的规范管理,以促进小城镇产业升级;环保部门把保持小城镇水体清洁等列入工作重点,着力推进集镇和城郊接合部截污纳管;农业部门部署开展“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行动,加快改善小城镇周边区域田园面貌。各地还纷纷谋划浙商回归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结合方式,力争把小城镇打造成回归浙商投资的沃土。

因地制宜显特色

西部翠竹茂林,中部宜业宜居,东部古镇民居。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德清县向百余名与会代表展示了特色小城镇的独特魅力,获赞无数。

今年以来,德清县着眼“有个性、有文化、有产业”的城镇发展定位,以精致化、生态化、网络化为要求,开展了“美丽城镇”建设工作。莫干山镇主打浓郁的民国风情,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禹越镇发挥区域优势,通过规划建设夜市公园、休闲区和商贸区,打造“不夜城”;乾元镇深挖历史文化,每个社区都将打造一条特色街或风情小弄,并大力修缮古迹,保护文化传承;新市镇结合古镇特色,扩大景区范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域景区……根据《德清县“美丽城镇”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0年底,“一镇一品”、各具特色的“美丽城镇”将实现全覆盖。

德清产城融合、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发展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也为全省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积累了经验。注重特色风貌,也成为各级各部门合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共同目标。

为避免千镇一面、万楼一貌,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坚持一手抓过程指导、一手抓典型示范,要求各地融合当地的自然风情、地域人文、产业特点,保护自然景观、突出人文风貌、强化产业特色,“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如何让小城镇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浙江提出:“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积极修复与呵护山水林田湖这个生命共同体,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小城镇。”

在起步较早的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突出自然景观,彰显了好山好水好风光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大港头镇立足青山绿水原生态做文章,通过大力推进治水拆违,原汁原味地呈现了瓯江两岸的迷人风光和江南古镇的自然风貌。“绿水青山入画来”,如今,白帆点点、水色澄碧、山影明秀的田园风光成了该镇的金名片,不仅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还云集了全国各地的40多名画商,成为全国300多家院校的写生基地。

为突出小城镇各自人文风貌,住建部门把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列入重点;文化部门将致力于小城镇地方文化挖掘和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文明办等单位则把小城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不断提升小城镇居民的文明素养和乡风民风。

“盘桓小镇一日,得遇青瓷千年”。作为现代龙泉青瓷发祥地的上垟镇,以“青瓷小镇”建设为载体,通过拆改结合,将原国营龙泉瓷厂的厂房、烟囱、龙窑、倒焰窑等建成了特色景点,并新建了国际陶艺村、古窑博物馆、青瓷陈列馆项目,完整再现了千年青瓷文化的发展历程,让众多游客“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

独特的产业是小城镇的活力之源。浙江要求,结合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把有条件的小城镇建设成为特色产品、精品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桐庐分水镇年产圆珠笔70亿余支,占了全国40%市场份额,实现了“全球人均一支分水笔”的目标;

乐清柳市镇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拥有近2000家企业,85%以上都生产着工业电器,每天都有价值5000多万元的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诸暨大唐镇素有“国际袜都”之称,近万家制袜企业和10万余台袜机书写了“大唐袜机响,天下一双袜”的神话;

东阳横店镇则是远近闻名的“影视名城”,汇聚了全国2/3的影视文化企业,每天有30多个剧组在此拍摄取景,成就了“东方好莱坞”的美誉……

在日前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中,浙江的莫干山镇、柳市镇、濮院镇等8个小城镇榜上有名,上榜数量全国最多。

随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洁净小镇、活力小镇、风情小镇镶嵌在浙江大地上,与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筑一幅美丽浙江的大画卷。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