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浙江外贸不惧逆水行舟

记者 吴 坚

2016年11月09日08: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全球贸易低迷,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压力持续加大等因素,浙江外贸秉持浙江精神,不惧“逆水行舟”,实现了新突破。

前不久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为世界经济规划路径,提出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两大引擎,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浙江外贸增添了新动力。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全球贸易低迷等因素,浙江外贸秉持浙江精神,不惧“逆水行舟”,实现了新突破。

据浙江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1—8月,全省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4464.5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11609.7亿元,增长5.1%,增幅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13.1%。

省商务厅厅长周日星说,在浙江自身经济韧性强大以及培育新比较优势等积极因素的作用下,浙江外贸未来仍有望继续“逆势而上”。

顶层设计破解“逆水行舟”难题

逆水行舟,需要立稳风帆,把好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迅速发展与国际贸易密不可分。加快贸易融通,融入世界经济,是浙江开放发展的宝贵经验,书写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章节。

伴随着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化的新节奏,浙江以日益开放的胸怀不断加快发展步伐。

近年来,浙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对外贸易的重要作用,围绕建设外贸强省目标,深入推进以优进优出为核心的外贸转型升级,着力构建适应深度融入全球化、充满内在活力的外贸发展模式,打好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系列“组合拳”,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2015年11月举行的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对实现新一轮大开放做出了明确要求和设计。重点之一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以渠道、品牌、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省委书记夏宝龙多次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强调外贸工作要有大视野,要从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大格局的大背景下,深入分析国际市场的变化,迎接挑战,化危为机,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2015年10月16日,夏宝龙亲自主持召开出口专题座谈会,并明确提出,抓出口就是抓市场抓实体抓竞争力。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在省政府第八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三个问题之一是出口稳定增长问题。车俊指出,“出口好,经济就好”一直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点,要求把抓落实作为主要任务。

为了切实发挥好政府对外贸工作的调控功能,省政府年初与各设区市分别签订出口增长“责任状”,明确全年目标,每季度召开形势分析会、每月召开碰头会,并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一事一议协调解决外贸发展中的问题,积极营造全省合力抓外贸的工作氛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浙江积极采取“稳外贸”的政策措施破解“逆水行舟”难题。

为了鼓励和支持企业抢占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浙江各级政府积极有为,为在市场上“冲锋陷阵”的企业“送粮送弹”,在培育区域竞争力上下功夫,特别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外贸营商环境,让政府的服务和支持成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今年8月,省政府出台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包括五大方面的20条具体措施。

省级有关部门也联合出台了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减轻外贸企业负担,并鼓励政策性银行、信保公司根据外贸企业和“走出去”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制包括融资、保险、担保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省级七部门还共同认定13家省级重点培育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落实通关、出口退税、检验检疫、融资服务等便利化措施。据了解,13家省级重点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已带动小微企业出口61.7亿美元,服务小微企业4万多家。

同时,浙江深入推进全省30个国家级和109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发挥300余个外贸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为全省4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

三“箭”齐发激活外贸增长动能

逆水行舟,选准航道很关键。

商务部门一位专家分析说,从全球来看,过去支撑浙江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条件正在弱化,浙江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但有利于外贸转型升级的条件也正在形成。

浙江抓住“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带来的新机遇,找准与国家战略部署的结合点、切入点,“三箭齐发”,在全面融入重大国家战略中拓展国际市场。

第一支“箭”是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提高浙江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与水平。

浙江加大“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力度,不断强化义乌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陆港功能,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港口经济圈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不久前,巨石集团在埃及的二期项目点火投产,两年前投资2.23亿美元建成的一条年产8万吨池窑拉丝的生产线,产品主要供应欧盟市场及中东和北非市场。如今,埃及三期项目也在筹备中。

专家认为,浙江正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及工程承包,发展投资贸易,带动浙江成套设备、零部件等资本品出口,提高高附加值中间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提升浙江国际分工地位。

今年1至8月,浙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3825.6亿元,增长8.4%,占全省出口比重为33%。

第二支“箭”是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依托“互联网+跨境贸易+浙江制造”,重构企业的生产链、贸易链、价值链。

浙江是跨境电商先发地区,积累了较丰富的发展经验。目前全省拥有杭州、宁波两个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个县(市、区)以及宁波部分地区被列为浙江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涵盖了纺织、家具、五金、汽摩配、家电、眼镜、箱包等产业集群。

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办主任佟桂莉说,从当前外贸面临的困境看,市场订单不足、利润空间小、价值链低端是困扰外贸企业发展三大难题,跨境电商恰是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

作为国家首批跨境电商贸易试验区,杭州综试区从去年7月起,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和生产型企业上线经营,运用互联网寻找订单,提升价值链,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卖遍全球”。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浙江外贸稳增长的新动力,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浙江跨境电商的出口总额达到 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

第三支“箭”是实施“品质浙货?行销天下”工程,培育一批 “浙江出口名优特产品”,进一步提升浙江自主品牌出口比例。

“品质浙货”工程是浙江以“品质浙货”为培育主体,以“行销天下”为发展路径,将全省优质产品与服务以“品质浙货”统一标识推向国际市场。

以品质抢占全球市场是“品质浙货?行销天下”工程的主要方向。“十三五”时期,全省将研制500个左右的“浙江制造”产品标准,推动1万家左右的企业实施“浙江制造”标准。

有关部门还编制了“品质浙货”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展会路线图,并集中政策资金和资源,在“一带一路”沿线精心打造5大自办展。

据了解,浙江自2008年起开始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出口,现已累计认定812个“浙江出口名牌”,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浙江地方特色、品质卓越、技术自主、竞争力强的产品。

获授“浙江出口名牌”的杭州杰玛箱包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春说,“品质浙货?行销天下”推广工程对于我们企业在国外的宣传很有帮助,希望“品质浙货”品牌越来越响,带着杰玛一起走遍世界。

强化内生动力支撑外贸增长

逆水行舟,如果将手划船升级为机帆船,那么突破逆境、奋勇前行将成为可能。

这种变化放在浙江外贸身上,无疑就是扎实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重塑更强的比较优势。

“当前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各国贸易保护有抬头趋势。”国内安防领域领军企业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表示,面对这一趋势,管理水平、产品竞争力、自主品牌,是浙江制造获得全球市场尊重的关键所在。

与陈宗年一样,在自身的“比较优势”已然发生变化的当下,提升研发投入、引入高效管理模式,通过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直面消费者打响自主品牌,成为浙江出口企业的新动力。

新动力不但体现在技术和模式上,更体现在发展路径上。

“虽然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但我们信心十足。”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富说。

采访发现,将“互联网+”与外贸行业特点结合并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成为浙江传统外贸行业逆风飞扬的重要路径。

今年上半年,浙江土畜产公司成立了服装设计研发打样中心,充分利用外贸渠道优势,进行服装款式的收集与开发,设计出了具有鲜明特点并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设立浙江惠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自主品牌,实现了从OEM到OBM(代工生产到自有品牌)的价值链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发展层次的全面提升,浙江外贸正从货物贸易为主向服务贸易加快转变。

以文化服务贸易为例,华策影视、长城影视等企业带领浙江文化大步走出去,一批浙江制作的电影、卡通向世界各国讲述着浙江好故事,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更在俄罗斯落地浙江首家中文书店,不断提升浙江在海外的文化传播力。

专家分析认为,浙江出口之所以实现了份额提升,好于全国,也好于沿海其他主要省份,既来自政府层面的有力推动,也与率先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息息相关。

凭借一直以来的国际化布局思路,正泰集团成为浙江与印度经贸合作中的探路者与先行者。2011年,正泰集团中标印度NVVN光伏项目,并以51%份额成为最大控股股东,由过去向印度出口电气产品转为在印度建电站收电费。董事长南存辉表示能源领域是中国“走出去”和印度“引进来”最佳的契合点之一。

正泰并非个案。一批浙江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或者股权合作途径,获得全球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工艺和区域销售网络,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真空器皿制造商,为了加快拓展国际高端水具市场,以1610万元法郎成功收购瑞士一家拥有108年历史的SIGG水具公司100%股份。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全资收购德国普瑞公司后,也随即成为上交所首家拥有国际品牌的汽车电子公司。

除企业的个体行为之外,浙江更在全球市场建起一个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抱团走出去,合力推动当地就业与经济发展。截至目前,浙江已有4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鹏盛工业园,入园企业已累计为当地提供税收4196万美元。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