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美好大家园

2016年10月31日15:41    来源:新疆日报

原标题: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美好大家园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各族干部群众之间结对子、结亲戚,勤走访、常团聚,互学语言、关爱帮扶,多层次多形式交往互动,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实行民汉合校、混合编班、混合住宿,使各族群众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有力举措。对话党代表,迅速行动起来,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让包容贯穿每个人的血液,让团结之花盛开于心田,是大家的共同心声。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在聆听报告时,孟凡刚代表时不时戴上同声翻译耳机听一会儿,“我想听听报告里的一些说法用哈萨克语是怎么表述的。”

在牧区长大的孟凡刚,从小就和哈萨克族伙伴玩在一起、住在一起,又以“汉考民”身份上学,说得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民族团结离不开交往交流交融,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一次党员干部和群众沟通感情的好机会。”孟凡刚深有感触。

孟凡刚认为,“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这项活动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正把各族群众当亲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与你有多亲。”孟凡刚说,在活动中,呼图壁县要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引领广大党员从点滴做起,沉下身子,多走进哈萨克族毡房、维吾尔族小院,在田间地头、庭院炕头互相沟通交流,有啥烦恼聊一聊,有啥困难帮一帮,距离就是这样一点点拉近的,时间久了,就成了真正的亲人。亲人不仅仅是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更是要敞开心扉,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起庆贺快乐的事情,一起承受悲痛的打击,一起面对新的一天。

如何让党员干部感同身受?身教重于言传,具体强于抽象。孟凡刚说,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呼图壁县还注重用好榜样的力量。“近年来,涌现出了以‘阿同汗爱心服务队’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团结典型,他们能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这也是活动取得实效、取信于民的重要一环。”

民族团结是“幸福大厦”之基

现任兵团第九师161团医院党支部书记的梅莲代表依然很怀念“马背”上的日子。被誉为“马背医生”的她,在茫茫的边境大山,连续20多年治病救人,守护生命,“在我心里,各族牧民群众早已是我的亲人,时间长了不见,还怪想的。”

为了让亲人们解除病痛,梅莲每年都会亲自带队,组织医疗队下乡义务诊疗两次;在住院患者中,梅莲也格外关注那些贫困牧民的治疗情况,时不时地走进病房嘘寒问暖,为他们排解心理压力。

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梅莲非常赞同:“我们各民族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这项活动的开展,一定能让各个成员的心贴得更近。”

“家和才能万事兴。”梅莲说,“路通了、看病方便了、娃娃上学更近了……许多牧民老朋友见我都会给我说说家乡的变化,党的好政策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美好,民族团结就是这‘幸福大厦’的基础,没有民族团结,一切都无从谈起。”

兵团有37个少数民族聚居团场、38万名少数民族群众,兵团广大干部群众与地方各族群众毗邻而居、守望相助,具有推进民族团结和兵地团结的优良传统。

梅莲说:“结合此次活动,我们将积极行动起来,热情为各族患者服务,将义诊活动持续开展下去,使健康之旅进一步深入山区、深入牧民毡房,用医术仁心解除亲人的病痛,形成人人维护团结、人人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让医院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让民族团结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10月30日下午,就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代表团会议间歇的十几分钟,马文华代表还接了几通电话,和在家领导不断沟通完善学校“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工作的安排部署,“这项活动是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坚决贯彻,关键要抓紧做起来!”

“我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到‘访惠聚’工作组所在村结对子,学校的基层教师要求开展‘三进两联系一交流’活动,即进食堂、进宿舍、进班级,联系学生、联系家长,每一个干部都要跟学生结成对子,相互了解情况,相互学习语言,解决基层困难。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校工作促进非常大。”马文华说。

马文华说,伊犁师范学院共有11500余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5%,为了便于民汉学生交流,学校开展民汉混合编班和民汉混合住宿。“只要少数民族学生具备一定基础,自主申请并通过考核后,就可以进入民汉混合编班学习。为了进入混编班,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目前全校共有5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在混编班上课。

“学校还实现了民汉学生100%混合住宿,这样既能够相互学习语言,又能理解彼此的文化,增进交往交流交融,为将来他们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一技之长,以及个人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非常有益。”马文华说。

除了教职员工在“访惠聚”工作组所在村结对子,老师和学生结对子,伊犁师范学院的学生和学生之间也结了对子。马文华说,学校开展的大量文化体育课外活动,都要求民汉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搭台,让学校文化丰富多彩的同时,也让各民族学生增进了解、团结互助,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年心中长成参天大树,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记者/袁蕾)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聚焦各地党代会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