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14:29 来源:新华社
2015年9月20日,我国长征六号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其中,一颗名为“紫丁香二号”的卫星尤为特别,它是我国首颗由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微纳卫星。其总体设计和测控负责人叫韦明川,1991年出生
日前,在秋意渐浓的哈尔滨,记者见到了这位风华正茂的“卫星少年”。
“我2009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现在是哈工大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二年级学生。”韦明川介绍自己。
作为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负责人,韦明川自2010年起带领团队研发卫星,已经发射的“紫丁香二号”是国内首颗学生团队自主完成的微纳卫星;“紫丁香一号”则入选欧洲航天局QB50计划,预计于今年底前发射。他的团队曾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韦明川个人则获得第11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言谈中,韦明川并不认为自己多么优秀。“由于学习成绩不突出,没有保送资格,研究生和博士都是自己考的。”他笑称,能够将卫星送上天,是因为个人爱好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韦明川非常推崇动手能力。“本科入学时,我就参加了一个无线电爱好者社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凑在一起玩无线电,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我们研发卫星打下了好基础。从设计‘紫丁香一号’一开始,自己就买了一些简单的零件进行拼装调试,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在同记者的对话中,韦明川显得很成熟。他对社会给“90后”所打上的各种标签并不赞同。“不管是几零后,最终都会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标签的意义不大,毕竟人都是会成长的。”韦明川认为,从事科学研究让他比同龄人更谨慎,但绝非古板;同龄人有的爱好他都会有,只是对于卫星的兴趣更大一些罢了。
对于科研和生活的安排,韦明川也有自己的看法:“工作还是要劳逸结合,尤其在真正涉及到设备操作的时候,更是要养足精神,毕竟工作台上一个不起眼的仪器可能就价值几百万,不谨慎不行,因此不到迫不得已我们都尽量避免加班。”
谈及自己和同龄人的差别,韦明川幽默地说:“我最穷啊。”他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大都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他可能还要数年时间才能博士毕业。他表示很享受当下,感觉能学到更多的东西。“现在每个月学校会给博士生2500元的补助,我除了搞研究就是在学校吃住,这些钱对我来说足够了。”
韦明川和小伙伴们马上要对即将交付欧洲方面的“紫丁香一号”卫星进行最后的检查。他告诉记者,这颗卫星使用了大量工业级器件,每一步都得十分认真和谨慎。
“对未来工作什么想法?大平台和高待遇,你会选择哪个?”记者问。
“没有多么宏大的设想和安排,先把手里的事情做好,该来的总会来。”韦明川说。(新华社哈尔滨10月11日电 记者潘祺)
相关专题 |
· 出彩90后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