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时代先锋

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路上——追记贵州省晴隆县原县委书记姜仕坤(上)

高文

2016年10月10日09:03    来源:农民日报

4月12日下午,“翠华晴隆”政府网站登载消息,“中共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同志在广州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于2016年4月12日6时40分在广州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去世。”姜仕坤,一个像大山一样的汉子,倒在了脱贫攻坚的征途中。

贵州省晴隆县石漠化严重,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3%,人均耕地仅0.77亩,其中坡耕地占65%,地少土薄,石头裸露,是去年确定的全省1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截至2015年底,晴隆县总人口34.2万,贫困人口尚有7.91万。

六年前,姜仕坤来到晴隆,担任县长。整个“十二五”时期,从县长到县委书记,这位从大山里成长起来的党的干部,以务实勤政的作风、农民儿子的本色,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把足迹留遍山乡村寨,在山地上谋发展,在大山中找出路,用真情和智慧唤醒了沉睡的大山……

“党的干部必须是群众的‘贴心人’”

脱贫攻坚,对晴隆人来说,必须要有“人十之我百之、千之”的付出。

2010年3月,姜仕坤当选晴隆县县长。2014年8月,他转任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和班子成员不折腾、不内耗,奋斗不息、治贫不止。

整个“十二五”期间,全县贫困乡镇从12个减少到4个,贫困村从56个减少到52个。2015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39元,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全面小康实现程度86%。

“十三五”,是黔西南,也是晴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2016年初,黔西南州委将全州8县市、义龙试验区划为五大战区,组建突击团,签下军令状,打响攻坚战。

姜仕坤所率的晴隆县是脱贫攻坚第二战区,到2018年,所有贫困乡镇要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军令如山!必须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高位进入。

于是,以姜仕坤为“班长”的县委班子,制定出台了“1+15”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党建扶贫、山地农业扶贫、山地旅游扶贫、生态建设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十四项工作计划”。按照计划,晴隆以大力发展山地经济为引领,“羊、茶、果、蔬、烟、薏”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以“二十四道拐”为标志的山地旅游开始走向世界……

今年的2月26日,晴隆县召开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包保帮扶誓师大会,姜仕坤带头庄严宣誓——“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号召全县党员“向我看齐”,县级干部每人帮扶2至3个村,同时承担15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科级及以下干部每人帮扶6至18户贫困户,与贫困户结成联系对子,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帮扶时间为3年,分批脱贫,群众不脱贫,帮扶不脱钩,责任不解脱。

“党的干部必须是群众的‘贴心人’,要做到态度上‘亲民、为民、依民’,工作上要‘讲真情、办实事、出实效’。”姜仕坤在大会上十分动情地说。

“他喜欢跟老百姓算经济账,这简单明了,最能说服人”

“兰蛇,兰蛇,上山的泥砂路像死去的老蛇一样,曲折艰难。”在晴隆县北部有座山,叫兰蛇坡,最高峰海拔1900多米,这里山高、坡陡、谷深。兰蛇、两扇岩、小寨等4个村民组的苗族群众散居在这高山之巅。这里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公路。

原大田乡乡长田志敬告诉记者,从原大田乡政府驻地往山上爬行,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到最近的兰蛇组。田志敬说,大田是晴隆县最贫困的乡,兰蛇仍然是全乡最贫困的村。

贫困,“贫”在产业,“困”在观念。发展的关键在产业。思路打不开,观念不解放,兰蛇的日子依旧,贫困依旧。

2011年秋天,姜仕坤来到了兰蛇村。田志敬回忆道,刚到兰蛇寨口,看到村里成片的玉米地,姜仕坤一下就皱起了眉头。高大的玉米秆上,玉米棒子小得可怜。“怎么还在种老品种玉米?这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品种了嘛。”撕开路边地里的玉米棒子后,姜仕坤问。

村民李国讲述了他第一次见到姜仕坤的情景:那天,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一进村就直奔我家的牲口圈,我见这位干部径直往自家猪圈钻,心里有些不高兴。

看到圈里只有一头黑猪,他就问我:“这猪是喂来卖的吗?”

我回答:“喂来过年,自己杀来吃的嘛。”

他又问:“娃娃还在读书没有?”

我回答:“读不进去书,打工去喽。”田志敬说,当天下午,就在兰蛇村口,姜仕坤和村组干部、农民代表恳谈,共商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同样是一亩山地,一年种玉米需要多少化肥,最后能收入多少钱;种烤烟要投入多少劳力,一年能有多少收入;种草养羊,政府有哪些扶持政策,一年能出栏多少只羊,能有多少纯收入……姜仕坤与群众细算经济账,发动村里种植新品种玉米、种烤烟、种草养羊,打破苗族同胞长久的思想藩篱。

“你说的养羊政策准不准数哦,我看你最多就是个科长,说的话不见得管用。”曾在外务工多年的李国回忆说,他从未见到过挽着裤腿,一副村干部模样,感觉随时要下乡或者刚下乡回来的县长。

恳谈会现场,笑声一片。

“姜书记话不多,跟我们包括同老百姓交流,也尽量都是用商量的语气讲话。他喜欢算经济账,尤其喜欢跟老百姓算经济账,这简单明了,最能说服人。”田志敬说。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姜仕坤协调资金为兰蛇村先后建起了100多口水窖及一批烟水工程,老百姓的生活生产用水得到解决。

从2011年一直到2015年,姜仕坤每年都要上兰蛇坡,了解兰蛇村村民的增收情况,即便时间匆忙,每次到大田乡,他也一定会请兰蛇村的村民代表前来座谈,一起谋划产业发展。

小寨组村民李国,是第一个质疑种草养羊的人,却最先站出来,依靠草山草坡资源,从2012年开始养羊,年均存栏八九十只,年均出售四五十只,收入5万元左右,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也成了大田乡远近闻名的养羊能手。

二扇岩组组长熊必方,带领熊必芬、王小国等村民流转土地种烤烟,生活很快有了变化。到今年,全村种植烤烟300来亩,产值100多万元。

从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开始,兰蛇苗胞的生活渐渐有了明显起色。

“脱贫攻坚不是喊口号,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

8万多公里,这是姜仕坤公车一年的里程数,平均每天200多公里。晴隆县委办常务副主任贺伯果说:“他一直都在路上。”

长流乡,唯一一个距离晴隆县城超过100公里的乡镇,也是易地扶贫搬迁难度最大的乡镇。姜仕坤生前最后一次外出调研的地点便是这里。

“这次调研,分管产业发展的县领导、各相关科局的负责人都在,姜仕坤还特别带上了曾在长流任职的老同志。一行20几人。”乡党委书记李秀松印象深刻。

李秀松回忆:现场办公会上,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住建局、国土局、水务局、交通局等部门负责人分别就长流乡提出的“一事一议”、退耕还林、茶叶种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库建设、道路交通、文化设施建设等困难和问题,一一作了答复。

“长流乡最边远的杨寨村长箐寨,一直使用临时输电线路,就是在这次现场办公会上,姜仕坤拍板,协调45万元资金给该村架设电线,现在这个村通电了。”李秀松哽咽道。

贺伯果说:“在姜仕坤的认知里,脱贫攻坚不是喊口号,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

贺伯果将姜仕坤辞世前几天的工作安排展示给记者:

4月6日上午,在兴义参加全州易地扶贫搬迁专题会。下午,在晴隆召集人员研究易地扶贫搬迁。

4月7日,参加2016年全省第一次项目观摩会,随后连夜赶回晴隆,部署晴隆观摩点筹备工作。

4月8日,在晴隆观摩点向省观摩组汇报工作;下午2点,随团在贞丰观摩;晚上9点多,在贞丰连夜研究部署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相关事宜。

4月9日,赴贵阳参加2016年全省第一次项目观摩会总结会。当晚,在贵阳听取王志纲工作室关于晴隆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策划。

4月10日上午,在兴义参加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大会。会上,姜仕坤代表晴隆县表态:“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为工作目标,来打赢这场输不起的硬仗……”

4月10日下午,出差广州。

所有人不曾想到,就在前往广州40余小时后,姜仕坤倒在了出差的路上……

(责编:常雪梅、杨丽娜)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