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出彩90后

嘀嗒,青春与使命的交响——记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某通信团三营十连三排排长沈海彬

2016年09月29日10:18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嘀嗒,青春与使命的交响

沈海彬近影。作者提供

夜静,虫鸣,秋山空。

当战友们睡去,沈海彬一个人走进报房,打开电码训练器,调低音量,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按住发报手键,开始有规律地敲击着:嘀嗒、嘀嘀嗒、嗒嘀嗒嗒……

这是平时只能在谍战片里才能听到的电码,但在这座大山深处,每天都会奏响。作为战时应急通信的最后手段,这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仍在很多国家的军队使用。

1990年出生的沈海彬,就是这样一名通信兵。他和他所在的十连担负着重要的无线通信保障任务,可谓一字一码连着千军万马。这里,没有手机信号,“嘀嗒”,成了外界感知他们存在的主要信息。

沈海彬在现实中第一次听到摩尔斯电码,是在2009年3月。作为一名刚分到某通信团五连电源专业岗位的新兵,他随战友赴西安集训。一天,隔壁教室传出来“嘀嗒”“嘀嘀嗒”的声音,像磁石般一下子吸住了沈海彬的耳朵。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好像进入枪林弹雨的战场,闻到了战火硝烟的味道,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也就在那一刻,他产生了新的念头:换专业,当报务兵。

一个多月后,这个山东小伙子终于鼓足勇气找到连队领导,说出自己的想法。指导员非常严肃地告诉他:“报务专业很难学,也很枯燥,而且将来是要到大山里工作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你倒主动找上门来,给我一个充分的理由。”

沈海彬的理由很简单:“我想学真正的打仗本领。”恰好此时,有一名报务兵被淘汰,连队就批准了他的请求。

戴上耳机、按下手键,怯生生地敲出第一声“嘀嗒”,沈海彬立刻意识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报务兵,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报务专业有通勤用语、抄报、干扰报、手键、数据报、汉字录入6项基础技能,报务员每天面对的是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千变万化的不同组合。最难的是手键,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之间略短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稍长的停顿,单看这些操作规范里的字眼,就知道单调重复枯燥之极、实现精准快速之难。那段时间,已经落后一个多月报务课程的沈海彬,就像患了病、着了魔,不分昼夜地抖着右手,练习肌肉记忆。

正是凭着这股韧劲,沈海彬奋起直追、后来居上。到集训结业考核时,他一举夺得6个课目总评第一,荣立三等功,震惊了整个集训队。

头顶着第一名的荣誉光环,2009年11月,沈海彬被分配到某通信团十连。他没想到,这深山密林里竟藏着那么多“报务高手”。

沈海彬至今清晰地记得在连队报房里第一次见到战友韩少博的情景:“当时,他正在练习用电脑键盘抄录数据报,十个指头上下快速弹动,就跟飞一样。”

此后,这个比他早1年入伍的报务兵,成为沈海彬第一个赶超的目标。沈海彬给自己规定每一天这样度过:早晨提前1个小时起床背记基础知识,中午拿出1小时练习抄报,晚上坚持拍发30页报文。为了实时掌握与战友的差距,他隔三差五找韩少博PK。慢慢地,义务兵不是对手了,沈海彬开始找士官切磋过招,很快成为个中翘楚。

2010年5月,沈海彬在参加某通信团报务专业竞赛时,荣获一等奖,荣立三等功。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2011年9月,参加全军某大型比武竞赛,他作为兵龄最短的参赛选手,夺得一金三银,荣立三等功;2012年5月,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2013年4月,当选原总参谋部“百优”士官,并作为优秀士兵被保送入学……

临行前,沈海彬特意制作了一个简易手键带在身上,并用录音笔录下了自己的发报声:嘀嗒、嘀嘀嗒、嗒嘀嗒嗒……在远离大山的日子里,几乎每一天,他都是听着这声音入睡,握着这手键醒来。沈海彬说,这既是甜蜜的回忆,更是时刻的警醒,警醒自己不要忘了当好一名报务兵的初心。

2015年8月,沈海彬军校毕业。他主动放弃留在团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大山深处的十连。他说,那段时间,耳畔始终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召唤自己——

嘀嗒、嘀嘀嗒、嗒嘀嗒嗒……

这声音,是岗位直通战位的号令,是青春与使命的交响。(记者 梁蓬飞 特约记者 张能华)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出彩90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