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晓琳
2016年09月11日08: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道金,现年101岁,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崇贤乡东福后村。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斗后,被编入红三军团六师十八团。参加长征时,是红三军团四师十一团一营一连一排排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遵义地委副书记。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讲述长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多么不容易!”
“这张照片是我在2000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时担任遵义市的火炬手”“这张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贵州遵义传递时,我也是其中一棒”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位老人正向记者介绍挂在病房墙上的一幅幅珍贵照片。如果不问,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在今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刚刚过完101岁生日。他,就是走过世纪人生的老人,走过长征的老红军王道金。
放牛娃的春天
当兵就要当红军
“村里来了一支队伍,专门为穷人打天下的,对穷人可好啦,地主、白军都怕他们。”“对,我知道,他们是红军!”“红军叔叔待人特别和气,他们都会问我们,日子好不好过,有没有大米饭吃,有没有衣穿。”正在河滩上放牛的王道金听着村里的小伙伴们热火朝天地聊着,他的心里对为穷人说话的红军充满了好奇和好感。
15岁的王道金放牛已经一年多了。家境贫寒的他给本家一户开中药铺的地主家放牛,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挑水烧火,水缸灌满,火灶烧旺,然后把牛赶出去,放牛割草。在此之前,他还在竹席铺当了三年的学徒工,学编晒稻谷的竹席子。
那时,中央苏区的天地间都会响起红军官兵的歌声:“当兵就要当红军,我为工农争生存。官长士兵相亲近,没有人来压迫人。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闹革命。会做工的有工做,会耕田的有田耕。”有一天,王道金正在放牛,一位十八九岁的红军战士来到跟前和他聊起天来,问他放的牛是自己家的还是地主家的,家里有几口人,生活困难不困难。这之后,这位红军战士经常来找王道金和他的小伙伴们谈心。后来,红军战士告诉王道金,青年人有一个组织,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问他愿不愿意参加。王道金一口答应:“行,我愿意参加!为穷人打天下的组织一定是好的组织,参加了不会错的!”就这样,放牛娃王道金和另外两位同村小伙伴参加了共青团。
聊起这一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重要时刻,王道金至今仍难掩兴奋,他对记者说:“宣誓仪式上,红军哥哥说我们已经是革命者了,是同志了。啥叫革命者,革命者是干啥的?同志听起来很亲切,啥又叫同志?这些我当时都不清楚,但我觉得除了自己的家,我又有了一个大家庭!”
几个月后,王道金又报名参加了红军。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参加红军时,王道金的理由朴实而充满力量:“红军是穷苦人自己的部队,共产党为穷苦人谋福利,红军好,官兵品德高尚,不打人,不骂人,当兵就要当红军!”只是,当谈到离开家的时候,老人的眼眶有些湿润,母亲把一双布鞋穿到他脚上,一双塞到他手里,叮嘱他好好听红军长官的话,不要想家,穿上妈妈的鞋,保一路平安。这一走,王道金1953年才再次回到家。
从红缨枪到汉阳造
反“围剿”炮火洗礼
“我分到的第一支枪,不是真枪,是红缨枪。”提及战斗经历,王道金无限感慨,从第一次反“围剿”到第五次反“围剿”,20多次战斗的硝烟洗礼,自己在枪声中成长了。
参加红军后,王道金先来到红军游击队七大队报到,投入紧张的军事训练。因为枪支有限,王道金分到了一支红缨枪。他和其他游击队员拿着梭镖、红缨枪负责在山顶上、大路边站岗放哨。看着漫山遍野的游击队、赤卫队、少先队和妇女会员,男女老少,高举火把,山岗密林间一片片火红。王道金看着眼前的景象,感觉有一种使命压在了自己的肩上,自己要站好这一班岗。他那时候也说不明白是什么使命,他只是觉得,这个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就融入的革命大家庭,会改变他的命运,改变他的一生。
1930年12月29日,国民党张辉瓒的先头部队正向龙岗压过来,当天晚上,红军围攻在龙岗的敌人。由于王道金年龄小,之前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战斗,游击队长给他的战斗任务是护送伤员。王道金不干,说自己跑得快,红缨枪也可以杀敌。队长笑着摸摸他的头:“小鬼,这次听命令,以后有的是杀敌机会。执行任务!”龙岗战斗取得了胜利,“前头捉了张辉瓒”,王道金也分到了一支真正汉阳造步枪和20发子弹。“我高兴坏了,一会瞄瞄前方,一会背在肩上,一刻也不离开枪。”王道金聊起分到的第一支枪, 仍会露出兴奋的神情。
第一次反“围剿”,王道金被编入红三军团六师十八团,成了一名正规的红军战士。建宁战斗、莲塘圩战斗、老营盘战斗、黄陂伏击战等战斗中都有王道金呐喊着往前冲的身影。到广昌保卫战时,王道金已经19岁了,是一名成熟的红军战士了,心中的一个信念越来越坚定,“共产党是穷人的党,是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党,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普天下的老百姓,要想有好日子过,只有跟共产党走,跟红军走。”
娄山关阻击增援之敌
雨中的夜行军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娄山关,这座遵义北面的雄关天堑,历来有“万峰插天,中通一线”的说法,地势险要,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
遵义市桐梓县城距离娄山关仅15公里左右,王道金老人经常来娄山关,因为这里是他战斗过的地方。虽然硝烟已散,烈士血迹已干,但战友们的英魂长眠在此,“他们在这,我有个念想。”王道金告诉记者。
长征开始时,王道金已经担任红三军团四师十一团一营一连一排的排长了。1935年2月25日,娄山关战斗正式打响。红十一团负责迂回30多里到板桥打击从遵义赶来增援的黔军,并阻断娄山关敌人的退路。
夜里7时,全团官兵开始沿着一条羊肠小道经杨柳湾向板桥方向前进。2月的黔北山区,寒风刮过脸颊,刺骨般的疼。夜晚,天上又下起了雨。红军战士们都只穿着两件单衣,脚上一双布袜子和一双草鞋,有的甚至连布袜子都没有,只穿一双草鞋。为了防止敌人发现,战士们只能摸黑行军,不能打火把,下过雨的道路泥泞湿滑,不时有战士摔倒,这一倒,路边的荆棘就会划破手和脸。“当时哪会注意到疼,接一捧雨水抹一抹伤口,继续夜行军,大伙儿的速度一点都没减慢。”就这样,王道金和他的战友们在天亮前赶到了指定位置隐蔽,围歼了逃窜至此的敌人。
翻越夹金山大雪山
一根木棍和辣椒
当记者问长征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是什么时,王道金低头沉思了片刻,“过夹金山!那时候真的是到了人体的极限,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人就被大自然斗垮了。”
王道金所说的夹金山大雪山位于懋功以南,主峰海拔4260米,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当地老百姓称这座雪山叫神山,因为除了神仙,连飞鸟都过不去,更别说人了。“但毛主席说,‘神山不可怕,我们就是要和神仙比一比,看我们翻不翻得过去。’我们红军就是要创造个奇迹!”王道金一边说着,手中的拐杖敲击着地面,一如当年的热血青年们掷地有声的宣言。
当时王道金翻雪山的全部装备就是身上的两身单衣、脚上的两双布袜子、一双草鞋,用来借力爬山的木棍,还有宝贵的几个辣椒。“我们三军团是最后翻越雪山的。翻山前,向导告诉我们,早晚都不能过山,这时候雪大风大,寒气逼人。”当王道金带着一排来到山下时,有的战士嘴马上就冻紫了。用木棍杵杵冻得硬邦邦的地面,就听到“咯咯”的声音。
王道金走在一排的最前头,叫后面的战士一个跟着一个。随着山势越来越陡,空气也逐渐稀薄,王道金开始剧烈地喘息,雪面上反射的太阳光让他几乎睁不开眼睛。接着,狂风骤起,山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我们都穿着单衣,脸像被刀子在割,身子、脚都僵硬了。四周不是雪岩就是雪壁,白白一片,多看一下眼睛就刺痛。”有的战士摇摇晃晃地倒下,实在爬不动了,王道金就赶紧大叫:“不要坐下,坐下就起不来了!”他扶起战友,“不能掉队,我们要一起翻过这座山!”带的几个辣椒吃完了,寒冷不容分说地侵入体内的每个角落,“浑身哆嗦,牙齿不听使唤,老是打颤。”老人边说边比划,翻越夹金山大雪山的艰难让倾听讲述的我们都非常揪心。
告诉孩子们过去的故事
讲述长征,也是重返
走过长征的王道金,又投入到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事业中。1949年10月1日,王道金那一天想忍住不哭,但还是泣不成声:“从参加红军那天起,打了19年的仗,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那些牺牲的战友应该都在天上微笑着看我们吧。”
即使现在需要长期住在医院病房,王道金依旧坚持到遵义市中小学举办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中举办讲座,和孩子们面对面地交流,“讲述长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多么不容易。对我来说,这样的讲述也是重返。”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