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外媒参考

国际舆论认为:南海仲裁结果难以令人信服

记者  宦  佳

2016年07月15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徐骏 作(视觉中国)

7月13日,《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发布会现场。
  陈晔华摄(据新华社)

(南海军演资料图片)

闹剧
  范建平作(新华社发)

在中国南海驻守的士兵
  (图片来源:日经中文网)

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后,国际舆论纷纷发声,认为仲裁结果难以令人信服。不仅不具备法律效力,更丝毫无助于和平解决南海领土争端,维护地区稳定共同利益。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12日就南海仲裁结果发表讲话称,仲裁案以及由此引发的恶意炒作和政治操弄,将南海问题带入了一个加剧紧张对抗的危险境地。现在,这场闹剧已经结束,是回到正确轨道的时候了。

公道自在人心。世界已经看清,南海仲裁案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不仅是中国人民绝不接受,国际上主持公道的人们也不会认同。

仲裁无理——“中国的做法无可指责”

位于荷兰海牙的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12日公布仲裁结果后,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临时仲裁庭结论荒谬的程度和“一边倒”的偏袒态度令不少西方媒体都有些“赧然”。

加拿大自由新闻网刊文称,这是一个滥用《公约》强制仲裁程序和仲裁庭超越职权范围受理案子的例子。

此次,临时仲裁庭“一方面承认自己对这个问题是否拥有管辖权取决于中国历史性声索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声称中国声索的性质取决于法律依据。这是在做循环论证。”该网站这篇文章称,出于以上种种原因,仲裁庭接受菲律宾的要求,承担菲律宾提出的强制仲裁的管辖权,这是一种专横的反复无常的举动。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临时仲裁庭”到底是个什么机构?德国《时代》周刊刊文称,该仲裁庭是“国际冲突的调停机构,它并不是真正的法庭。因此,它不能就主权问题或就海域问题进行判决。它不是固定机构,菲律宾一案由一个专门组建的小组来处理。”

曾在联合国国际法院工作过18年的前任法官阿卜杜勒·科罗马表示,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不是联合国的司法机构,不能与联合国国际法院混为一谈,其所谓仲裁结果也不能被误解为国际法院的裁定。

除了管辖权问题,临时仲裁庭并没有“真正关注可受理性问题,除了表明在菲律宾和中国的南中国海争端中没有必要第三方以外。”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网刊文称,陆地(和岛屿)领土的主权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管辖范围,因此根本不可能构成有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或适用”的纠纷。

更别说,临时仲裁庭的组成本身就是政治操作的结果。日本与中国在东海有争议,日籍庭长柳井俊二本本应避嫌不推荐仲裁员。然而临时仲裁庭五名仲裁员中,除一人由当事方菲律宾指派外,其余四人均由柳井俊二任命。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柳井俊二早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便表示坚定支持美国的一切措施,成为了第一批“与美国紧紧站在一起”的外国使节。

事实上,裁决结果公布后,国际法院在其网站首页发布提示信息,声明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由常设仲裁法院下的一个特别仲裁庭做出。国际法院作为完全不同的另一机构,至始至终未曾参与该案。

“中国对待仲裁结果的做法无可指责。”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高级研究员安娜斯塔西亚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称,中国不接受、不承认的做法“于法有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规定,若争议涉及主权问题,当事国有权拒绝任何国际仲裁。中国与菲律宾争议的南海问题本质上是主权问题,而不是所谓的经济权益之争。

“这是美国针对中国的糟糕比赛”,德国“战争新闻”网评论说,美国100年来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现在却要阻止和平大国之一的中国保卫南海岛礁,简直是个丑闻。西方主导的南海仲裁就是一出闹剧。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临时仲裁庭就南海问题做出裁决后,联合国也呼吁各方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局势升级的行动。

“世界需要彻底明白这一切关系到什么。如果局势处理不当,当今的超级大国与未来的超级大国之间爆发战争是切实的危险。因此,当务之急是各方保持克制。这片大海上的一举一动所产生的冲击波将传遍全球。”英国《金融时报》12日发表题为《各国需要对南海仲裁保持克制》的社评称。

仲裁无力——临时仲裁庭“乱点鸳鸯谱”

闹剧落幕后,反对的声音迅速集聚。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刊文称:“合法性只是争论的一部分,事实上法庭并没有立场执行任何裁决。最终,这一问题将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即在全球大国关系的博弈中,或是在全球民意的某个想象的法庭上。这正是美国的双重标准之所在。”该文章指出,尽管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都为之付出过努力,但美国国会从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因此,当美国、欧盟和日本敦促中国遵守一个“基于法律”的国际体系的时候,这种警告常常会给人虚伪的印象。

正如香港《南华早报》所说,如果美国遵守国际条约而非倚仗海上实力行事,那么其言论可能更有说服力。但如今,美国只不过是个伪君子,一味玩弄权力而已。

《外交》杂志网站发表格拉汉姆·埃利森的文章称,从未有过任何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服从国际仲裁法庭有关海洋法的裁决。“如果中国拒绝接受南海仲裁案结果,它不过做了其他大国这几十年一直在做的事”。

巴基斯坦《每日邮报》总编巴伯·马克杜姆12日以《不可信的仲裁员主导的仲裁闹剧》为题发表文章称,整个国际社会,尤其是法律界和媒体界早就清楚临时仲裁庭将作出否定中国对南海主权的决定,这可能是近代历史上法庭做出决定前国际社会便已知道仲裁结果的唯一案例。

“中国在南海享有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中国在南海的活动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中国是第一个发现、命名、探索和开发南海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对南海岛屿持续行使管辖权的国家。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版过含有南中国海诸岛地貌的地图。现代历史中,中国对于南海诸岛的所有权已经得到多方认可,这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出版的英国、德国(东德和西德)、法国以及前苏联的地图中都有记录。”该文章称,“这不过是由不可信的仲裁员主导的一场闹剧。”《每日邮报》认为,由于某些域外国家的干涉,南海问题已经从领土主权争端转变为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焦点。南海问题已经超越主权争议、权力和利益,成为两个大国之间的冲突。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中国坚持不接受、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的立场,已经得到了至少90多个国家的23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公开支持,同时它们也呼吁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南海争端。

柬埔寨首相洪森说,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是“出于政治动机”。柬埔寨不会支持这样的结果。他呼吁域外国家停止干预南海问题,有关方面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分歧。

12日晚间,东盟也在官方“推特”上作出表态,声称东盟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是一贯的:成员国重申和再次肯定致力于全面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连菲律宾都有些“受不了”美国一味挑事的态度。菲律宾《世界日报》13日发表社论批评,临时仲裁庭“乱点鸳鸯谱”,对南海仲裁案作出一面倒裁决的“胆量”让人为之捏一把汗,这5名仲裁员的历史常识几乎等于零。文章称,“虽然菲方对仲裁结果表示欢迎,但由于中国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南海仲裁案的裁决结果,因此可以预期,裁决并不能解决南海争端。”

“美国像一只乌贼一样,希望把南海水搅浑”。《世界日报》称,中菲双边对话的阻力主要来自于美日两国。而如果南海问题成为两国的长期心结,将让所有热爱中菲友好的人士感到心灰意冷。所谓的契机就在眼前,就看中菲两国是否愿意相向而行共同把握了。

“就像许多人预期的那样,美国只能就仲裁结果进行口头攻击……”《印度斯坦时报》12日称,中国在南海仲裁上的做法反而可能成为地缘政治上的赢家。

仲裁无利——挑拨离间难以如愿

中国有句老话,叫“无利不起早”。对于南海问题而言,得利的究竟是谁?本地区的真正利益又该如何保证?

法国华文报纸《欧洲时报》13日发表评论文章称,这起意在制造冲突的仲裁“没有必要也不合法”。闹剧制造者菲律宾、始作俑者美国和希图渔利者日本蓄意挑起和操纵仲裁,是企图煽动和利用国际舆论损害中方国际声誉,从中套利。此套路虽不难识破,却已形成制造麻烦、绑架多方的事实。

“在最好的情况下,它为未来的亚太地区树立一个糟糕的先例。在最糟的情况下,它将导致争端激化成为冲突。”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刊文称。

“这样的仲裁结果不利于未来的政治磋商,因为相关方可能会利用该裁决来强化自己的立场。”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刊文称,对菲律宾而言,这样的仲裁结果会抵消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想要通过磋商解决争端的意愿所产生的效果。

“菲律宾新上任的总统杜特尔特或许在寻求一种结果,取代只对军事承包商和好斗民族主义分子有利的军事对抗的‘三输’局面。”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刊文称。

毕竟南海局势一旦紧张甚至混乱,亚太地区稳定与发展乃至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必将受到影响。“尤其是中国和东盟已建立自由贸易区,双方年贸易额达数千亿美元,存在巨大共同利益,不要让共同利益因争议问题受到损害。”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专家彼得罗夫斯基说。

不仅仅是东盟的利益会受到损害。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刊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国防研究中心教授休·怀特的一篇文章称,如今与中国决裂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恐怕美国已无法承受了。“这意味着,美国高调部署军力所暗含的威胁或许只是虚张声势。如果北京继续采取行动,华盛顿可能会面临一种灾难性的选择。它要么后撤,这等于承认中国在该地区的优势日益增加,以及美国领导权相应的衰落;要么展开一场武装冲突,它很可能会升级为一场主要冲突。我们希望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这种可能性确实会让局面变得相当危险。”

“重要的是使该区域的所有争议不越过谈判进程的框架,不转变成危险的国际冲突。为此该地区之外的大国必须不干涉这些争议,相关各国通过和平政治手段在国际法律基础上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俄罗斯卫星网援引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亚历山大·加布耶夫的观点称。

“在某种程度上,目前南海形势的发展超越了判决本身,菲律宾新总统在判决前多次重申,希望与中国重启双边谈判,这表明南海各方都希望以政治手段,用外交和双边谈判来解决问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国防与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来西亚总理前政治秘书胡逸山表示。

当下域外大国想借着仲裁结果在中国和东盟之间“挑拨离间”的行为恐怕难以如愿。毕竟中国在南海地区开发的公共设施已经有所成效。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中国在永暑礁上建设的飞机跑道也可用于民用飞机。该媒体还报道称,“北京已经在帕拉塞尔群岛(即我国西沙群岛)建造了两座灯塔和4座灯桩,并为无线电通信和民用手机网络建设了多个基站,从而对该地区实现信号全面覆盖。”

是时候让南海问题重新回到正确轨道上来了。

资料链接:“无效”的仲裁

所谓的“国际仲裁”究竟有多大效力?着急出来发声的美日等域外大国好像忘了,它们自己对待这样的裁决曾经是什么态度?

?案例一:

在1983年底和1984年初,美国在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的多个港口附近布雷。尼加拉瓜于1984年4月将美国告到海牙国际法庭。而美国在尼加拉瓜申诉的前3天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对于1946年美国发表的接受国际法庭强制管辖的声明在两年内不适用于“与任何中美洲国家的争端,或由中美洲发生的事件引起、或同中美洲事件有关的争端”,该通知立即生效,排除国际法庭对美国的管辖权。在美国阻止国际法庭审理此案失败后,美国随后宣布退出国际法庭。在1986年6月,国际法庭做出了有利于尼加拉瓜的判决。但由于国际法庭没有执行权,尼加拉瓜不得不去安理会申请执行。美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连续5年行使否决权拒绝执行。此后,尼加拉瓜又去联合国大会寻求帮助。尽管联合国大会投票的结果是尼加拉瓜获胜,美国依旧无视判决。1992年,尼加拉瓜撤诉。

?案例二:

日本也曾无视国际法庭的禁令。长期以来,日本以科研的名义进行商业捕鲸,捕猎的鲸肉进入本土的市场和餐馆。为阻止日本以科研调查为名捕捞南方蓝鳍金枪鱼,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早在1999年便提起了仲裁。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仅2013年,日本就以科研名义捕杀417头鲸,而全世界当年的鲸捕杀量为1600头。联合国海牙国际法庭于2014年3月就澳大利亚诉日本捕鲸案做出判决,认定日本每年在南极海域捕鲸并非出于其自称的科研目的,违反了1986年的《全球禁止捕鲸公约》,要求停止这一活动。然而2015年12月1日,一支由4艘船组成的日本捕鲸船队不顾国际法庭的禁令和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在日本政府巡逻船护航下启程前往南极海域,恢复所谓的“科研捕鲸”。

?案例三:

2003年,美国罔顾《联合国宪章》的主权原则和安理会的相关决议,对伊拉克等国进行“先发制人”军事打击,以及在美国监狱对士兵进行非法关押和虐俘行为。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的相关原则。

(孙 萌整理) 

(责编:常雪梅、杨丽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