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陈寂

2016年07月11日09:32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珠江畔,二沙岛,广东星海音乐厅临江而立,似一架撑起盖面的钢琴。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扬手指挥的雕塑,挺立在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音乐厅外。

一部《黄河大合唱》,写于中华民族抗战救亡的关键时刻,激荡着曾经的时代最强音。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周恩来听闻此曲后的赞誉,成为冼星海40年短暂而伟大人生的注脚。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生于澳门。酷爱音乐的少年冼星海,刻苦钻研音乐,演奏小提琴和单簧管,享有“南国箫手”的美誉。他先后在广州岭南大学、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上海“国立音乐院”半工半读。

1929年夏,冼星海因参加学潮而被迫退学,于当年冬天启程前往巴黎求学。巴黎寒冷的冬夜,青年冼星海在门窗破裂的一间七楼斗室里,点灯写作,借风述怀,写下三重奏《风》。此曲经电台播出引发关注,冼星海因而结识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随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成为杜卡斯的学生。

“1935年冼星海回到了上海,刚开始以教别人拉小提琴和为一些电影创作音乐为生,后来他加入了上海演剧第二大队,并跟随这个大队到全中国的各个地方去宣传抗日思想。”在位于广州番禺的冼星海纪念馆里,讲解员朱婉霞无数次向参观者讲起。

在武汉组织群众歌咏活动时,冼星海见到延安来的青年,发现他们“非常刻苦、有朝气、有热情”,深受感染。正当他在打听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他决定去延安。

“在延安,他不仅入了党,而且艺术创作也达到了崭新的境界。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创作,而且在鲁艺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说。

1939年春,延安一个宽大的窑洞里正举行晚会,诗人光未然一气呵成地朗诵完新作《黄河吟》。冼星海听罢,激动不已地说要为诗谱写成“中国第一部新形式的大合唱”。精心的准备后,冼星海6天完成《黄河大合唱》八首歌曲,并指挥鲁艺学员反复排练。

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并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

受中共中央委托,冼星海离开延安前往莫斯科,为完成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与配乐工作。然而,突然爆发的苏德战争,让他进退维谷。受困在蒙古和苏联期间,他疾病缠身,却笔耕不辍,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交响乐》等作品。1945年,因病重他被送往莫斯科治疗,病榻上完成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后,病逝他乡。

在冼星海纪念馆旁,一个合唱广场背靠小山坡,音乐家生前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在这里响起: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责编:常雪梅、杨丽娜)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