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战区空军"老战士报告团":永远当好党的报告员

2016年06月29日18:14    来源: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成立30年来,中部战区空军某指挥所“老战士报告团”始终坚持当好党的报告员,赴全国20多个省份作报告3400余场,听众达220多万人次,群众称赞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只图红旗飘万代”。

党员永远没有二线

1986年10月,一群在大裁军中“下马”的老干部老党员重新“上马”,组建“老战士报告团”。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干部需要退居‘二线’,党员却没有‘二线’。”

1989年4月27日,武汉工业大学邀请原副团长马国昌给大学生讲一堂党课。从13岁穿着群众送的破包袱布参加八路军到延安求学,从百团大战到解放大西北……马国昌娓娓讲述了那个时代有志青年的报国情怀。两个小时的报告,听众掌声不断。

2014年7月20日,在武汉市某文化沙龙上,有人对国外的高福利赞不绝口。已连续3年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的报告团副团长毛兰成站起来反驳:“我经历过人民公社,也吃过大锅饭,但并没有迎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福利也有陷阱,一场欧债危机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如今的中国信念坚定、锐意改革……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更美好。”

每一次出征都是冲锋

时代条件深刻变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让老战士报告团感到,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了,但思想领域的斗争却更加严峻,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需要冲锋陷阵。

张绪右眼被子弹打坏,左眼视力也仅有0.3,平时学习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有时还让老伴和儿孙们念给他听,直到读懂弄通为止;原副团长程远为作好一场报告,跑到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蹲了一个多星期,吃住在学校,忘记给家里打招呼,急得老伴儿差点登“寻人启事”;参加过中原突围的陈木康,写完讲课稿后,就让老伴当听众进行试讲,讲一段评一段,往往一篇讲课稿要推敲十几遍。

“只有紧盯时代的最前沿,才能占领思想的主阵地。”老战士曹京柱说,报告团平均年龄75岁,但10年前他就在网上发表博文分享学习心得。每当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出台发表,报告团成员总是第一时间学习讨论,并结合各行各业特点学习研究,紧跟时代创新方法。

最近,“老战士报告团”还创造性地提出实现“学文与学人”“学述与学本”“学言与学行”的统一,推动学习从政治理论理解向思想情感认同的升华。此外,他们紧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围绕“四个全面”“中国梦”“强军梦”等撰写讲稿60多篇,针对不同层次听众设计了30多种开场白,不仅内容吸引人,而且讲稿还被多所学校用作参考教材。

活着当标兵,死后作标本

30年来,报告团22名成员中,先后有10名老同志辞世,其余成员始终没有停止传播党的声音的步伐。

杨春晖15岁投身革命,参加过长征。2006年3月,88岁高龄的他准备为武汉大学作一场关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报告,没想到因肺癌住进医院,家人和医生都嘱咐他好好休养,但他却偷偷在病床上撰写讲稿。去世当天,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病号服口袋里鼓鼓囊囊,竟是3页未写完的讲稿。

“老战士报告团”的事迹在一次次感染听众的同时,也吸引了新鲜血液:首任团长张绪的儿子张佑军、首届“感动四川十大人物”赵庆珍、“抗洪英雄”高建成之女高洁缘纷纷加入报告团,传播党的声音有了后来者。

30年来,报告团4次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还被空军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新华社武汉6月29电 张玉清、黄书波、张雷)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