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李保国精神内核解析(二)

2016年06月28日10:09    来源:河北日报数字报    手机看新闻

有人说,大学教授就是坐拥书城“之乎者也”,或者窗前月下浅吟低唱,而他,却把自己变成农民,“脸庞黝黑、笑容憨厚,一身尘土、两脚泥巴,扎在人堆里,和农民没啥两样”;

有人说,研究是书斋里的学问,成果是等身的著作,而他,却醉心于荒山秃岭之间叩石垦壤,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剪枝、疏果,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

有人说,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是换取个人财富的最好筹码,而他,却将几十项先进技术拱手相送,从没有要过农民一分钱,更没有拿过任何公司的股份……

李保国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精神境界,告诉人们什么才是优秀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和责任、作为和担当。

我们走进巍巍太行,在山山水水、沟沟壑壑间仔细探寻那个“农民教授”李保国,苦苦思索“为什么是李保国?”

(一)

读万卷书,所学何事?

——“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

——“我是科技工作者,我要考虑的是怎么把广大农民从这种贫苦生活中解放出来。”

——“我想做有意义的大事,不想围绕着小事转悠,当然我眼里大事小事的区别可能跟别人不太一样。”

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李保国用语言更用行动作出这样的回答。

没有什么比人生道路的选择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情怀,也没什么比价值追求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境界。

1981年3月,刚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20多天的李保国就来到了邢台县前南峪,并在这里扎根。从此,他35年不停地奔波在太行山深处,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水青山;用责任和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变成现实,并和全省许多科技工作者一起,走出了影响深远的“太行山道路”。

为什么好不容易跳出了农村,却又回到山沟?为什么刚刚成为大学教师,却又做回“农民”?

“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 “我学的东西,就农村用得着,不到农村我学这个还有什么意义?”“我是农民的儿子,见不得老百姓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正是基于这种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数优秀知识分子埋头苦干,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1931年,惊闻“9·18”事变的钱伟长在被清华大学录取的第二天,决定弃文从理,立志将来制造飞机、大炮、坦克,抗外侮、雪国耻;

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期,为承担起求亡图存、振兴中华的责任,数万名知识分子奔向延安,汇聚成浩浩荡荡的“圣地洪流”;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批又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高唱着这首歌,志愿到祖国西部奉献青春,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知识分子不同的使命;不同时期的优秀知识分子,都以担当历史使命来体现自己的家国情怀。

今天,当全新的历史使命摆在面前,广大知识分子只有像李保国一样,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摆脱“躲进小楼”的“小我”,追求“天下为公”的“大我”,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把聪明才智奉献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才能守正道、持公义,让知识闪光,让自己优秀。

(二)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所有的优秀知识分子,无不把实际应用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无不把经世济民作为知识的最终用途,无不把自己的学习、专业、研究同时代的命题、人民的需要紧密相连。

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根据祖国的需要,改换了二十多种专业。”

李保国说:“农民群众脱贫致富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35年扎根太行,李保国因时、因势、因需,在研究上不断“跨界”,在专业上不断“反串”——

大学时学的是蚕桑,到太行山后开始学山区治理;

解决了山区治理的难题,已经是博士生导师的他,又实打实地拿了个经济林博士学位。

在前南峪造林时,他研究土壤、径流、气候;

在富岗种苹果时,他研究昆虫、肥料和标准化生产。

当山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成为现实的需要,他是葫芦峪“大园区、小业主”园区经营机制的设计者,是我国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领路人;

当规模和品牌效应成为农副产品赢得竞争、提升效益的必然选择,他又成了核桃技术创新联盟和苹果技术创新联盟两大产业联盟的理事长……

“跨界不怕,什么东西都是该学就学。”“该学就学”,李保国用简简单单四个字,生动地诠释出学以致用的治学准则;

和大山、农民、实践无缝隙结合,李保国用35年的时间,深刻说明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知识分子怎样才能学以致用、经世济民。

“有什么办法使这种仅有书本知识的人变成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

“我的知识面非常宽,从生态的、土壤的、肥料的、栽培的、生理的,一直到分子生物学的;从宏观到微观,从单项技术到宏观产业设计,我都懂。”投身科研生产35年,李保国成了这样一位“通才”——知识分子特别是从事应用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要学有用之识、成有用之才,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因为那里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最能告诉你“该学习什么”。

“两聚”造林理论、太行山生态林业建设技术、山区高效综合治理工程技术体系、山区特色优势林果产业化技术体系、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扎根太行35年,李保国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全新的科研成果——知识分子要勇立潮头、引领创新,必须秉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因为那里集中体现着发展的要求、前进中的问题,最能告诉你“该研究什么”。

打造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前南峪被誉为太行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获得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五百佳”提名奖;让140万亩荒山披绿,使山区增收28.5亿元,帮10万农民脱贫……一心科技扶贫35年,李保国让科技真正成为了“大自然和人类的福音”。——要让知识服务于发展、造福于人民,知识分子就必须做真正的实际工作者,因为只有让广大群众掌握,理论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三)

拥有知识让人羡慕,拥有美德让人尊重,同时拥有知识和美德则让人信服和爱戴。

为什么生前百姓亲他、靠他、依赖他;身后百姓想他、疼他、缅怀他?“我懂科技,又不图挣他们的钱,就是要帮他们富起来——我脚底下有根。”

“我脚底下有根”,这“根”来自于无私——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不求任何物质回报;来自于奉献——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忍得了别离、舍得下亲情,献得了青春甚至生命。

了解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追随时间的脚步,看他的美德善行表现于一时一事,还是贯穿于一生一世——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李保国和爱人一起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了方便工作,他把岳母和儿子一起接到了没水没电的大山里,一住就是4年:儿子哭着喊着要回市里上幼儿园,他们狠着心把孩子硬拽下车;一个炸山造林的炮眼没响,李保国独自一人走出掩体,拆除引信……

1996年,李保国带着铺盖卷来到遭受严重水灾的内丘县岗底村,面对群众对剪枝技术的质疑,他说:“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为了推广“套袋”技术,他自掏腰包购买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如今,富岗苹果成了“一个极品果儿卖到100块钱”的金苹果,岗底村成了人均收入三万多元的小康村,而李保国却“没拿过岗底百姓一分钱”……

2007年,李保国被确诊患上了疲劳性冠心病,心脏75%的血管狭窄,连心脏支架都做不了,只能做搭桥手术。但在得知搭桥后需要卧床休养时,李保国说,卧床休养了还怎么干事?此后,他拖着病体,在太行深处爬山下沟,在全省各地来回奔波,直至生命的尽头——“4月1日,邢台—南和;4月2日,邢台—前南峪;4月3日,邢台—南和;4月4日,邢台—保定……4月8日,顺平—保定……”这就是李保国今年4月份的日程表。

利之所在,惟国惟民;义之所在,忘我忘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小鸟的翅膀如果系上黄金,就不能翱翔;一个知识分子如果把钱看得太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当年,在总结“太行山道路”时,有一位老教授曾这样说。

“在一群人里面,你的知识比大家多一点,只有你把多的那一部分奉献给大家,那才叫知识分子。”——面对“用知识赚钱”思想,有学者曾这样定义自己心目中的知识分子。

李保国正是用“不为名来、不为利往”的淡泊,让知识生长出有力的翅膀,飞遍太行山的沟沟壑壑,撒下绿色、文明、富裕的种子;正是用无我忘我、无欲无私的奉献,让自己始终朝着为国为民的方向一路前行,在燕赵大地上留下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高大身影和扎实足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十分伟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知识分子对知识、对技术掌握得比较多,对自然、对社会了解得比较深,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盛夏的前南峪万顷澄碧、果木飘香。这个李保国扎根太行的地理起点,用从“种啥都不长”到“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情操、事迹和贡献,也传递出激荡人心的讯息——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眼前正是知识分子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时代;

当千千万万个李保国式的优秀知识分子如潮涌现,在筑梦圆梦的路上,我们就有了更加强劲的力量!(记者 安人和)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