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走进(今日)广安

挺起“邻水制造”脊梁

2016年05月05日08:19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经开区全景图。

四川嘉逸皇冠科技有限公司摩托车生产车间的工人师傅正加紧生产。

编前:

席卷广安大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已成为我市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市把“双创”作为经济发展的最强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新技术与新产业前瞻布局,把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政策利好之下,邻水突出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加速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如今,邻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邻水也跃升成为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重要生产基地和主战场。近日,本报采访组前往邻水,深入挖掘邻水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敬请关注。

不久前,邻水县鼎屏镇居民黄爱一买了一台新能源汽车,周末常开出去兜风。黄爱一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是新能源汽车轻巧便捷、低碳环保,另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是,这是“邻水制造”。

2015年8月28日,邻水造第一辆新能源汽车成功下线,至今已生产超过2000台。2015年12月8日,我市发布《小型纯电动汽车管理办法(试行)》,为低速电动汽车上牌、上路正式“放行”。

这是邻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里程碑事件。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邻水瞄准高端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和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传统装备制造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数据显示,邻水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已达22户,2015年产值达66.35亿元,超过机电产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甘做“配角”机电产业挺起邻水工业脊梁

高端装备制造,是邻水机电产业的升级版。

10年前,邻水经开区正式开工建设。园区设立后,把机电产业园作为一个专门的园区优先启动建设。正是这个决定,奠定了邻水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那是邻水工业的第一次转型升级。”邻水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陈照华,熟知邻水工业发展历史。

上世纪90年代以前,邻水工业已在达县地区小有名气,其中一个特点是门类齐全,涵盖食品、化工、造纸、建材等各色产业,而最响叮当的,当属煤、火电、水泥。

90年代中后期,邻水各类企业破产倒闭。从2000年到2010年,全国100个产煤大县之一的邻水,煤一业独大,年产能达400万吨。

2000年伊始,尽管煤炭业的寒冬尚未来临,对煤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依赖,仍引发了彼时邻水县决策层的忧虑。

未雨绸缪,2005年,邻水经开区紧锣密鼓筹建,2006年1月正式动工。

“园区设立初期来者不拒,只要有企业愿意来,就脸上有光。”陈照华说,首批入驻的企业门类繁杂,麻纺、制药、模具、制鞋……五花八门的背后,是产业定位不明晰的尴尬。

“农业大县能不能办好工业?怎样办好工业?”邻水县党委政府一班人开展了专题大讨论,并多次前往浙江、上海、重庆等地“取经”。

邻水决策层意识到,被誉为“川东门户”的邻水,是四川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一个县,地缘、交通、资源优势明显。

背靠大树好乘凉,“配角”经济第一次鼓动邻水人的耳膜,陈照华说,“只有这样,这样才能融入重庆,寻求发展。”

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产量在全国首屈一指,邻水大作“重庆文章”,把目光放在汽摩配件之上,强力推进机电产业发展。2008年后,邻水集中引进汽摩企业。

机会始终属于有准备的人。随着重庆主城区“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发展思路确定,一大批机电制造企业需要外迁。邻水,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绝佳机会。

第一家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利爵入驻邻水,让邻水机电产业进入公众视野:2012年3月签约,当年4月28日,第一台邻水造摩托车成功下线。

除了令人瞠目的邻水速度,邻水更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当年下半年,启源、鼎豪、嘉逸皇冠等机电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与邻水“联姻”。其中,采用“1个龙头企业+9个配套企业抱团入驻”模式的启源工业园,成为邻水经开区的园中园。

这一年,机电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煤炭产业,成为全县工业第一支柱产业,初步实现了由资源型主导产业向制造型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陈照华说,自此以后,邻水机电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截至目前,全县已引进机电企业90余户,其中规上机电企业48户。

数字背后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现在,除了轮胎和仪表之外,从最简单的零配件到摩托车发动机,汽摩产业所需的400多种零部件在邻水均可生产。”陈照华说,轮胎污染严重不考虑生产,今年底投产的晶兰电子,将填补仪表生产的空白。而企业相互配套率也在40%以上。

从2010年开始,邻水机电产业连续五年保持了25%以上的飞速增长。2015年,机电产业实现产值124.2亿元,占全县工业生产总值的51.5%,达到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机电,成了邻水工业坚挺的脊梁。

变身“主角”技术创新崛起高端装备制造

市场总是风云突变,未雨绸缪才是不二法门。

2015年8月28日,邻水造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利爵下线。标志着这个昔日以机械加工制造为主的企业,成功跨界到新能源领域。

以黄爱一购买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动力源全由新能源支撑,行驶一公里只需要5分钱。因此,利爵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刚面市就受到西南地区消费者的青睐。

利爵成功转型,瞄准的就是产品的核心科技,让企业在同类型企业竞争中抢得先机,成为高端装备制造的佼佼者。

利爵的成功,正是邻水机电产业转型升级的成绩单。经过多年积淀,2015年,邻水把目光投向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

县经信局局长郑力行认为,“高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含量高,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

邻水的目标是,建设川东渝北高端产业基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发展再次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不言而喻。

不过,“危机与机遇共存。”邻水决策层把创新驱动作为通往成功的一张王牌。

加工一个精密的汽车零部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生产效率能提升多少?勇刚得出的答案是75%,提高利润近15%。

“这个小小的零件,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需要38个人共同协作,现在只需9个人。”勇刚负责人介绍,以前车间一个人只能操作一台设备,去年公司研发了一套新的流水线,一个人可以完成4个人的工作,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

同样的故事在劲德兴上映。去年底,公司引入全自动焊接工作站,只需在2个工人的配合下,便可自动完成17个工人的工作量。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产品的精度和密度大大提升,合格率明显提高。如此一来,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公司每个星期都有新订单。

“企业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郑力行的理念,是邻水机电企业的共识。在一个又一个创新型企业的引导下,邻水各大机电企业纷纷以技术创新带领产业提档升级。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深谙此道的劲德兴,大手笔引入高端人才。其中一个博士研发的焊接技术,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赛特与日本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利爵组建了20余人的研发团队,圣锦准备投入2000万元对研发中心进行升级,拓普对普通员工的学历要求提升到大专以上……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邻水党委政府也是力道十足。邻水县人才办副主任杜刚透露,为留住高端人才,邻水将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免租金工作场所、不低于100平方米免租金住房,并给予50万元至100万元的补贴。

此外,为推动由组装配套向自主创新、由传统加工制造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邻水2015年出台的《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二十条措施》中,明确对技术创新企业给予重奖。

党政重视,企业主动。邻水已拥有技术研发人员350余人,园区80%的企业成立了研发中心,圣锦风机、新动脉、劲德兴等13家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院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已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技术中心15个。

如此换来的是丰厚的回报:圣锦所生产的贯流风叶占有全国微车市场75%的订单,勇刚的保温炉技术世界领先,拥有先进铸造技术的远翔产品供不应求,新动脉的磁化技术让产品价格提升了100倍……

邻水机电产业正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邻水22户高端装备企业完成产值66.35亿元,增长34.8%,达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7.5%,初步形成了以汽摩制造、电力装备、智能制造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业态。

高端装备制造的崛起,正让邻水由“配角”变身“主角”。

(邻水记者站 袁皓 吕清辉 本报记者 胡世平 孙维铁 李倩 文/图)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