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第16章 孤独的南行座机

邓榕

2016年04月27日08:14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当邓小平一家三人在招待所安顿之时,随同来赣的“邓专案组”两人,便忙了起来。

根据临行前中办副主任王良恩的交待,“专案组”人员急于为邓一家找一个符合要求的住处和劳动的地方,片刻不敢耽搁。到南昌的当日,他们便和江西的人一起看了几处地方,但均不满意。第二天,他们接连再看,还是没有满意的。第三天,省里的人带他们来到原福州军区南昌陆军步兵学校,看了原步校校长住的小楼,还有一个离步校二三华里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专案组”人员认为此处甚好。当晚,他们电话报告北京“二办”。“二办”表示同意并报中办。最后,获得中办认可。

也算是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任务后,“专案组”人员来到招待所,与邓小平进行了十多分钟的谈话。他们向邓通告了关于住处和劳动地点的安排情况,并问邓有什么要求,以便回京向中央反映。邓说:“我同意中央对我的安排。我到江西来了,但我还会出来工作的,我还能为党工作十年。”这样一个回答,令“专案组”人员十分意外。这样明确的表态,实在不像一个“犯了错误”的被审查对象应作的答问。邓随即又对“专案组”人员说:“有一件事,就是我大女儿今年二十八了,为她个人的事我有点担心。”听了邓的回答,“邓专案组”组长说:“关于前一个问题,要看你自己了。会不会出来工作,那将由中央作出决定。至于后一个问题嘛,孩子是国家的,你要相信她自己会处理好自己的事,国家也会关心她的。”

这次谈话,是“邓小平专案组”与他们审查的对象第一次面对面的“正式”谈话。“专案组”设立一年多了,他们连与邓小平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当面提审取证了。直到这次送邓小平来江西,他们才第一次见到了这个被“审查”的对象,而在完成任务临走之时,才得以与邓进行了“谈话”。这十分钟的谈话,是“邓专案组”与邓的第一次谈话,也是最后一次谈话。这真是一个只有在“文革”这样一个不可以常理论之的时期才会产生的奇谈怪事。

其实,说怪也怪,说不怪也不怪。邓小平的情形,在“文革”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方面,毛泽东要批判邓小平,在林彪、江青等人的鼓噪下打倒了邓小平;另一方面,毛泽东又保留了邓小平的党籍,而且自始至终让中办,也就是让汪东兴直接管邓小平的事情,从未让林彪、江青等人插手。可以说,在批判打倒的同时,毛泽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邓小平,包括他的人身安全。现在想起来,如若毛泽东不想保邓小平,如若让林彪、江青等人得到处置邓小平的权力,那邓小平的命运,将会截然不同。

在“文革”中,毛泽东保护,或者说保留了的,不仅仅是邓小平一个人,而是一批老干部,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从毛泽东选择接班人说起。毛泽东选定林彪为接班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争年代,从井冈山起,林彪就是毛泽东的得意部将。林彪能打仗,有战功,特别是在许多次党内或军内出现矛盾时,能够站在毛泽东的一边,甚至不惜以其少年好胜之势与人争执。解放后,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林彪极力附和批判彭德怀;60年代,林彪大力号召学习毛泽东思想;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在中央一线工作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与广大干部致力纠“左”,林彪却与众不同地对毛泽东吹捧阿谀。毛泽东是一个伟人,但同时又是一个性情中人,他记怨又记恩,看人和处理问题不免带有感情色彩。毛泽东认为,历史上,林彪是他的人;现实中,林彪不像刘、邓思想那样右,并会高举他的思想旗帜和忠于他的革命路线。在毛泽东觉得“大权旁落”和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之后,毅然决定选择林彪为新的接班人,并借助林彪所控制的军队势力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不过,在毛泽东选择林彪为接班人的同时,他对于林彪也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满意和放心。特别是在林彪的野心不断膨胀而又有所显露之时,毛泽东更是多了一份警惕之心。

其次,对于江青等“文革”势力,毛泽东的态度则更为微妙。综观“文革”始末,毛泽东为了用“革命”的手段达到“革命”的目的,起用江青、陈伯达、康生、张春桥、姚文元等人作为策划者、发动者和“运动”的基本力量。毛泽东认为,这些人是真正的“左”派,是他的路线和思想的真正卫士。但是,对于这些人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愈来愈明显的猖狂和政治劣根性,毛泽东已有察觉,在使用上也开始有分寸和节制。毛泽东始终没有让他们管理国务院,始终没有让他们管理外交,始终没有让他们接管军队。对于这些人,毛泽东只把他们当作“运动”的急先锋,当作贯彻他的理论、路线的一种保障,而绝没有把他们作为安邦之才和治国之用。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保持了应有的清醒。

毛泽东对于他所使用的“文革”两大势力,既倚重,又警惕;既使用,又观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毛泽东毕竟是一个政治家,在他热情澎湃地致力于运动的时候,他尚能冷静地心存一念,保留了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一批老干部。林彪、江青等人是“革命”的力量,但绝不是治国之才,对于这一点,毛泽东心里是清楚的。“革命”是要搞的,但“革命”之外,还有经济建设,还要进入共产主义,还有可能再打大仗,以后的路还长着呢,“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任务也都还重着呢。这诸多重任,仅靠林彪这个接班人是完不成的,加上江青等人也不可能完成。在毛泽东的心中,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包括周恩来在内的这些老同志,不能全都打倒,还要保留一批人,还用得着这批人。本着此意,在这次战备疏散安置时,毛泽东明确指示,要安排好这批老人。毛泽东特意让周恩来主持疏散安排,他知道,只有周恩来,才能够真心诚意地安排好这一批人。毛泽东对陈云、王震等老同志的安排专门有所交待,说还要他们,说还离不了他们,说还用得着他们,说还要找他们,这些,都是他心中的真实思虑。

这真是一种复杂的政治心态。在为完成不断革命的理想所选择的特殊途径之上,在所用两大派系之间的有分有合与明争暗斗之中,在革命激情高涨之时,毛泽东仍保持了一份冷静与多虑。在“文革”“大乱达到大治”乱得太不成样子的时候,他对于运动的狂热和野蛮进行了一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停止了对大批干部的进一步打倒和迫害,并逐步恢复了一些干部的工作。毛泽东的这些尚属清醒的做法,有意无意之间,为未来的中国,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保留了可贵的基础和生命力。

毛泽东对这一批老干部的保留,可算是他晚年政治作为中少有的英明。

第17章初到江西

1969年10月26日下午四时,父亲、母亲和祖母三人,离开滨江招待所,由江西省革委会安排,前往他们在江西的住地。

前面一辆小车,坐着父亲三人等,后面一辆卡车,拉着他们的行李。车子一路飞驰,穿过南昌市区,跨过八一大桥。从车窗望出去,阳光下,赣江之水浩浩汤汤,闪着如练的银光,一路向东,奔流而去。江水湍湍,日夜不息,对于横跨在江面的大桥,对于那两岸的田园丘壑,它是永远的来者,也是永远的去者。江水永远不会停留,也永远不会有所眷恋。看着这江,这河,这生命之水,滔滔而来又滔滔而去,你会感到它在你的心头流淌,让人永远不会忘怀。

过了赣江,西行约十公里,到了南昌市郊新建县望城岗。车子拐上一条沙石马路,路的尽头一个大门,无人而敞开。这就是原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进了校门,一条笔直的沙石大道,路边两排高大的梧桐,树树相连,叶叶相依,茂盛而浓密。绕过为树木所掩映的原步校办公大楼,一条红壤夹杂着石子的小路漫坡而上,小丘之上,碧绿高大的冬青环绕而成一排院墙。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一座红砖小楼和它灰色的屋顶。

到了,到“家”了。这个陌生的、但让人一眼望去就顿感亲切的“家”。

两扇灰色的木板院门打开,车子进去。这是一个环形的院落,中间一栋两层小楼,楼前四株月桂。进门楼下一个空空的中厅,右边一个门,进去有一间饭厅,一间厨房。上了吱吱作响的木楼梯,楼上一个起居室,两间卧房,一个厕所。向南一个长长的大阳台,站在上面,一眼望去,满目苍绿。从阳台可以通楼上的另一侧,应是同样的布局,但不由他们使用,也就不得去看。

对于这样一个条件不错,地点幽静的住处,第一个感觉,是满意的。

父母亲三人在来人的帮助下,忙着从车上搬下行李,再将东西一件件地搬上楼去。父母亲和奶奶,三人年龄加起来超过一百八十岁,但到新“家”的“兴奋”让他们不顾年龄与身体,挽着袖子,走上走下,努力快干。不知不觉之间,已是夜幕降临,楼里亮起了灯光。在几乎空旷无人的步校校园内,在一片黑暗静寂之中,从这个小楼上发出的灯光,尽管不亮,但却充满了生气,给寂寥沉静的大院带来了一点久违的热闹。

(未完待续)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