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大别山的那件皮大衣

2016年02月26日10:06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邓小平穿过的皮大衣。

  这是一件内皮外布的青灰色老旧皮大衣,却见证了抗战烽火,追忆着战友情深。这件皮大衣从1947年的大别山开始,流转了半个世纪后,终于回到了原主人的家乡——广安。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直插敌人心脏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重庆谈判破裂,国民党调集重兵,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毛泽东主席给刘邓大军拍发4A级密电,要求他们“下定决心不要后方,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战前动员会上,邓小平同志掷地有声:“我们哪怕把二野拼光,也要解中央之围。”

  1947年6月20日,在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的指挥下,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个纵队在鲁西南地区强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从而揭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刘邓大军成功突破黄河天险,使蒋介石深为震惊。慌忙之中他调集重兵埋伏于刘邓大军的前进线上,企图逼迫刘邓大军背水一战、置于死地。面对几倍于自己的敌军兵力,刘邓大军没有退缩,他们根据中央的指示,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成功地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终于在1947年10月顺利挺进大别山,犹如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从而扭转了整个解放战争的形势。

  敌后孤立无援,部队自力更生制冬装

  但是,在看到成功挺进大别山对解放战争所具有的全局性战略意义时,刘伯承、邓小平也不得不面对部队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部队供给不足问题。由于刘邓大军是孤军深入敌占区,远离后方,弹药、粮食、被服等物资供应远不如后方充足,而且十月的大别山虽然还是金秋时节,但是早晚已是寒气袭人,而部队指战员穿的还是夏日的单衣单裤,盖的还是毯子和夹被。这恶劣的气候使得部队很多人都生病了。刘伯承、邓小平知道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现在要依靠后方来补充供给已是不可能了,于是他们决定部队自己动手缝制冬装。

  自己制作冬装,首先得有布。刘伯承、邓小平就派出一些士兵到附近采购布匹。经过一番努力,布匹终于采购回来了,但这些布匹五颜六色、不成系统,根本不符合制作军装的要求。不过,这没有难倒刘邓大军,他们很快就想出了办法——用锅灰、草木灰把白布染成灰色作为面子,那些色彩鲜艳的花布作为里子。布的问题解决了,还得解决棉花的问题。因为买来的棉花多数是籽棉,还带着棉籽,这样的棉花根本不能用来制作棉衣。刘邓大军又只得自己想办法加工。没有棉花机,他们就用土方法,用树条抽打,用手来撕、来剥。

  布和棉花都有了,可衣服还得有人来做!这一开始可难坏了刘邓大军的一些指战员,因为他们很多人拿惯了刀枪,却很少拿针线做衣服。于是,刘伯承、邓小平拿着针线一边做一边给战士们示范,还一边耐心地解说:“缝衣也有窍门,荷包用钩针,路线要匀、要密,扣门要采用倒线,裁领口可以用一支军用碗扣起来比着裁!”刘伯承说:“我们再困难也要穿上军装,决不可以破烂为荣!”邓小平也说:“我们这个军队有一个最大的长处,只要自己动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多久,冬装就全部做好了,刘邓大军都换上了自己新做的军装。这些棉衣做工虽然有些粗糙,但毕竟是战士们亲手做的,穿在身上感到格外暖和,整个部队的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振。

  下属送棉衣给伤员,小平将皮衣赠下属

  这次换装的顺利进行,野战军供给部做了大量的工作,买布、买棉花等都是他们组织实施的。在全军换装顺利完成后,邓小平来到供给部看望慰问大家。但是他发现供给部部长刘岱峰穿的还是件单衣,一问才知道他把自己的棉衣给了一位身负重伤的战士。邓小平深深感动了,他立即派警卫员取来了自己曾经穿过的一件皮大衣。邓小平亲手将皮大衣送到刘岱峰的手上,和蔼地对他说:“快把这件衣服穿上,一定要注意防寒。”刘岱峰说:“不,首长,这件衣服您留着穿吧。”邓小平摆摆手说:“你穿,这是命令,我有棉衣。”刘岱峰双手捧着皮大衣,眼中噙着泪水说:“谢谢首长!”此后每当穿上这件大衣,刘岱峰都会感到一种异样的温暖,也会产生更大的战斗热情。

  建国后,这件大衣几经流转,终于在邓小平百年诞辰前夕回到了四川广安邓小平故里,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邓小平对部下的深切关爱。(刘慧 记者 胡佐斌 朱丽 文/图)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