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10月9日下午,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市委在京举办“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第三场报告,邀请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围绕“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成就作报告。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全面回顾“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系统介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进展新成效,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点击观看报告会视频

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作报告

    雒树刚在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点击观看视频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十二五”时期中央对文化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作出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文化法治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作出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以来文艺形势出现可喜变化
  一是低俗媚俗文艺作品得到遏制。“明规矩”走高,“潜规则”减少。二是大批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三是天价片酬降温,文艺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和平衡。四是文艺工作者不仅注重艺术水准的提高,更关注自身高尚品德和健康情趣的养成。五是文艺作品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现象开始得到扭转。六是大力改革文艺评奖制度。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总体减少了60%以上。七是大力扭转文艺评论风气,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八是国家对文艺创作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二、初步建成包括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大增强。四、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进一步增强。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首先把内容做优做好;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特别是要注重把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群体倾斜;三是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使公共文化服务充满活力。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理清家底。二是加快立法。三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中央财政每年投入80多亿元对国保级文物进行保护。四是千方百计让文物活起来。五是追讨流失海外的文物。
文化产业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文化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万亿元、占GDP2.75%,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达到2.39万亿元。
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做到 “三个结合”
  一是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打造文化航空母舰企业。二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相结合,让文化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三是与“一带一路”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取得显著成就
  一是对外文化工作影响覆盖全球。已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定;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95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二是围绕“一带一路”大力开展对外文化工作。三是对外文化工作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四是对外文化贸易体系逐步建立。五是对港澳台文化工作日益深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