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与我市共建的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正式开班,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不远千里,来到学院为首期学员上了第一堂课。
北京师范大学为何选择与我市共建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共建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有何重要意义?共建中,北京师范大学又将发挥哪些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董奇校长。
承续伟人改革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与广安市政府合作共建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是承续伟人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落实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广安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校地协同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创新型举措。”董奇首先道出了共建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的初衷。
董奇说,37年前,邓小平同志以非凡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带领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社会继承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和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继续以与时俱进、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共建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我认为从研究角度来讲有两个重点。”董奇说,首先是总结、研究和提炼邓小平同志关于城乡发展方面的思想,便于指导新的实践;总结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发展的经验,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基础,也为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经验、模式和讲述中国的故事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个重点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发展的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为广安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董奇介绍,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积极落实国家建设广安实验区的战略部署,与市委市政府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2014年,双方就共建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签署了协议。
“为了建好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侯晓春书记和罗增斌市长多次带队到北京师范大学,我们也多次到广安一起反复研究讨论,为学院的建设出谋划策。”董奇说,双方对共建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十分重视,因为这一合作不仅对推动广安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在新的征程中进行创新实践,创造出新的广安模式,为国家教育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先进经验。
“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不是北师大和广安市委市政府的,他是一个开放的、协同的平台,学院的设立不仅是广安市政府与北师大的合作,更应是广安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合作。”董奇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将充分利用雄厚的教育资源和成熟的办学经验,将学院建设成为北师大服务中国城乡社会发展、服务中西部地区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桥头堡,切实把学院打造成为集政策研究、政务咨询、干部培养、教师研修、经验推广、科技成果普及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为广安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培养“四有好老师”提供支撑,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助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祝愿学院明天更美好“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梦想,中西部是关键,教育是关键,而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才,希望通过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这个平台,让广安的教育走在全国前列。”董奇说,他希望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能够有更高的目标,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希望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要把教育作为优势和特色,这对广安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中西部的发展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广安人民的老乡,董奇还对家乡的发展提出了希望。他说,广安是一个生态文明的城市,希望广安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全国提供具有全国性和全球性的示范作用。
“我相信广安将成为大家更加向往的地方,不仅因为这里是世纪伟人的故乡,更因这里有世纪伟人的后人为中国和全世界创造了新的实践。”最后,董奇对邓小平城乡发展学院给予了美好的祝愿。(杨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