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疆军区某师扎实开展以“讲师史、不忘恩,讲传统、不忘本,讲故事、不忘责”为主题的“三讲三不忘”教育活动,借力丰富的历史资源,传承厚重的优良传统,在薪火相传中使军魂融入官兵血脉,不断强化官兵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
以史为鉴凝魂聚气
前段时间,该师“电子师史馆”试运行,短短一周,局域网上点赞、评论超过3000条。网友“刀锋战士”发帖:“每一段战史,都饱含着前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壮志豪情;对比当下,我们更应当珍惜幸福安康的来之不易。身为当代革命军人,一定要接过历史传承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铸魂强军!”
这个师素以听党指挥不打折扣、能征善战不辱使命闻名军内外,取得许多辉煌战绩,先后走出103位将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思潮的冲击和官兵成分结构的变化,对部队历史和光荣传统知之不深等问题,在官兵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
“不少90后战士入伍前喜欢读玄幻、玩游戏、看野史,对党史军史鲜有接触,对历史虚无主义危害性认识不足,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育引导,把学军史、正视听作为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师领导这样解读“讲师史、不忘恩”的意义。
专题教育中,该师要求各单位充分挖掘历史资源,将部队经典战例整理挂到网上供官兵自主学习;改建师团史馆,为100余个连队翻修荣誉室,打造官兵汲取红色营养的“能源基地”;邀请老首长、老战士作报告,讲述革命战争年代的斗争史和和平建设时期的奋斗史。他们还开展军史知识竞赛,举办“学史铸魂”讨论会,引导官兵在触摸历史中净化灵魂,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传承传统固本开新
11月中旬,该师万人千车战风雪、斗严寒、闯大漠,疾驰千里奔赴某训练基地,圆满完成防御作战对抗演练。期间,官兵们展现出坚定的信念、顽强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赢得上级充分肯定。师领导在总结时谈到:“正是多年积淀下来的‘铁骑精神’,为官兵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强军实践注入了强大动力。”
军营并非存在于真空中,面对酒绿灯红的诱惑和艰苦环境的磨练,官兵怎样才能永葆本色?这个师在找到穴位、把准脉搏的基础上,教育引导官兵“讲传统、不忘本”,使大家在优良传统的感召下,自觉做到自我警醒、远离浮华、固本开新。
他们组织官兵参观部队老营区和战斗遗址,开展现地教学和讨论交流。在号称“飞鸟难过”的毛溜沟,前辈们在大山上修哨所,在绝壁上建通道,许多人带伤上阵甚至献出生命。某团上等兵陈名在参观体会中写道:“他们为什么面对流血牺牲毫不畏惧,面对恶劣环境毫不动摇?就是因为心中始终坚守着一种精神一种情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优良传统的执着坚守,只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才能确保我们这支队伍永远不忘本、永远不变质。”
采访时,即将离队的某团民族六连上等兵叶尔夏提告诉笔者:“当兵两年,我懂得了对党对人民要忠诚、对战友对群众要团结。退伍不能褪本色。回到地方,我要继续为党的民族团结事业作贡献。”望着连队俱乐部里“忠诚、团结、奉献、荣耀”的连魂标语,叶尔夏提的一番话道出了许多少数民族官兵的心声。
牢记职责勇于担当
漫步该师营区,“英勇杀敌尖子连”等英模连队的图片,席涛、陶辉等先进典型的画像挂满灯箱。
“每个灯箱、每幅画像背后都有一串动人故事。”某团二连连长马铁成,指着被兰州军区授予“新时期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的席涛画像告诉笔者,前年7月,席涛妻子临产,为备战军区考核,他没请过一天假,直到妻子进产房……马铁成深有感触地说:“对每一名官兵来说,铸牢军魂、永葆本色,关键要在岗位上、行动上见成效。”
“听党指挥,要求我们每一名官兵都牢固树立职责意识和担当意识。”师政治部领导介绍说,师里把“讲故事、不忘责”作为专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动官兵收集整理了486个尽职尽责的感人故事,汇编成《我们都是“铁骑兵”》故事集,制作成DV、动漫、画册和展板。同时,广泛开展“讲典型事迹、学典型精神、当典型传人”活动,通过网上“晒”故事、橱窗“晾”故事、晚会“演”故事、广播“讲”故事、DV“拍”故事,让官兵牢记职责、勇于担当。
侦察营战士王平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总觉得听党指挥、铸牢军魂是一句口号,离我们普通一兵的距离有点远。现在我明白了,每个官兵都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忠诚,就能强军兴军!”(晏文飞 许马力 特约通讯员 罗未来)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