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01:45 来源:吉林日报
“我长大想当兵,保卫祖国。还想给学校修一条塑胶跑道来回报学校。”通化市二道江区二道江乡中心小学六年一班学生闫明对记者说。助人为乐、懂得感恩、拥有梦想,这都不是同学们对闫明的最初印象。原来,闫明的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他与奶奶和患精神病的伯父租住在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平房里,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他染上了爱打架的不良习惯。
“是‘靖宇中队’挽救了这个孩子。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这名学生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校长秦颖欣喜地说。为了帮助闫明转化,“靖宇中队”的老师和队员召开班会为他树立自信心,选他当纪律委员。校外辅导员王秀伦也经常与他谈心,给他买学习用品。驻地部队官兵还经常家访,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秦校长所说的“靖宇中队”,是10年前通化市关工委组织的“五老”与全市中小学班级结对子弘扬靖宇精神活动中产生的,旨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项活动得到了国家关工委的高度评价,并要求全国各地关工委学习、借鉴通化的经验与做法。
二道江区关工委主任史福贵说:“目前,全区建成‘靖宇中队’175个,队员5435人,通过读书竞赛、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开展青少年中国梦教育,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得到熏陶,在弘扬靖宇精神中得到充实。”
据秦颖介绍,学校还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温暖之家”活动室,与开展创建“靖宇中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对于特殊群体,通过抓好人文关怀,把解决问题与生活关爱结合起来,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老有所为是靖宇中队“五老”们的追求。71岁的林峰是通钢集团的退休党员干部,现为二道江区学苑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也是通钢二中、通钢二小的校外辅导员。40多年的文学创作之路,使他深知文学创作对青少年思想、人格形成的重要性。10多年来,他一直以“学苑青年文学创作中心”为平台,把一个普通的社区关工委活动场所建成青少年教育基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青少年文学创作始终,开展了以“青少年学习杨靖宇精神感悟”为主题的作文选编工作,用靖宇精神教育青少年。
据记者了解,在通化像林峰这样担任“靖宇中队”辅导员的“五老”有2200余人。全市1370多支“靖宇中队”涌现出勤奋好学、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扶贫帮困等好人好事6万余件。
(来源:吉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