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与制度建设

王巍
2014年09月22日08: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对于邓小平制度建设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不断进行深刻阐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这一战略思想基础上,提出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34年前,邓小平在提出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任务时说,这个任务“我们这一代人也许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完成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做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

邓小平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这篇讲话是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目的和路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基本思想。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在制度建设方面,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制度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作用,他在认真总结分析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依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基于对一定人群利益和意志的代表,去制定并实施的方针准则。制度作为一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成果和大多数人利益与意志的代表,又极大地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党的历史证明,在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和权力结构下,党内生活的种种关系,一旦形成制度,就具有了确定性、稳定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成为维护党内正常生活的有力工具。毕竟党内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党内关系及社会关系的反映,是由标志这些关系的制度所制约和决定的。因此,党对制度建设的自觉程度、党内制度的完备程度与党的成熟程度成正比。

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存在着不少弊端

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今天重温这篇讲话,更加感到邓小平思想的深邃,其中有三个大的方面是值得我们今天倍加重视的:一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会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同时也是在新的条件下产生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着不少弊端,这些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三是必须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他指出,我们进行了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他还强调,在思想政治方面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同时,决不能丝毫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推进制度建设的若干重要原则

关于推进制度建设,邓小平指出:“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

对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邓小平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原则: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

第三,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和资产阶级的影响。“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到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封建思想有时同资本主义思想又互相渗透,因此,也不能丝毫放松肃清影响。

第四,扎实有序地稳步推进。“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方针必须坚持,但是,方法要细密,步骤要稳妥”。

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又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对于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不断进行深刻阐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这一战略思想基础上,提出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邓小平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成为我们制度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成为我们党加强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93年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历史。当前,我们国家发展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期、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同时面临深刻变化着的国际环境。在这样一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关键发展阶段,要实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团结、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进步,必须高度重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要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要明白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