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

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

李双套
2014年09月22日08: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总结中国长期落后的原因时,邓小平深刻指出:“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着,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外国人担心我们的开放政策会变,我说不会变……五十年离不开开放政策。因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倡导学习资本主义之所长,对外开放,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979年5月16日上午,在会见日本时事通讯社社长大忠义时,他首次明确提出了“开放”、“对外开放”的概念。

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在总结中国长期落后的原因时,邓小平深刻指出:“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着,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外国人担心我们的开放政策会变,我说不会变……五十年离不开开放政策。因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中国被侵略了,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们建国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对外开放,只不过是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成就也有一些,总的说来没有多大发展……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你不开放,再来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所以我国必须改变闭关自守的状况,实行对外开放。

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国际大环境的改善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等形势,认为我国已经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他说:“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经过几年的努力,有了今天这样的、比过去好得多的国际条件,使我们能够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吸收他们的资金。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所没有的条件。”

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在封闭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邓小平曾经谈到,过去的关门政策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一种是对国内。因此,实行开放政策必须是两个方面的开放,既对国外开放,也对国内开放。所以他说:“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这表明两种开放有着内在的联系,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是一个统一方针的有机联系的两方面,开放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固有内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要的条件之一就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

开放与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对外开放有助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如果我们总是固守旧有的思维模式,我们的改革就难有大的进展。对外开放,有助于人们扩大视野,接受新观念。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是个新生事物。由于旧的习惯势力和“左”的思想影响,在对外开放中,总有人顾虑重重,担心搞了资本主义。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强调要解放思想,要敢于试验。

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国的对外开放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立足点,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邓小平强调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邓小平清醒地看到,虽然我们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到了一些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有那么一些人还是老殖民主义者的头脑,他们企图卡住我们穷国的脖子,不愿意我们得到发展。所以,我们一方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任何国家的援助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贫穷、落后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只有通过对外开放,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发展生产力,才是解决之道。

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实行对外开放,对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我们要大胆地借鉴,因为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等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就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但是对属于上层建筑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则要注意分析和鉴别,绝不能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绝不能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所以邓小平指出:“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一是靠教育,必须坚持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前,尤其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二是靠法律。对那些借对外开放之机,与外商搞权钱交易,见利忘义,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犯罪分子,我们要坚决打击。

自力更生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把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的势头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看,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风险,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新课题。邓小平早就告诫我们:“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国家的安全,既包括政治上、军事上的安全,也包括经济上的安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也是为了在更高水平上维护国家安全。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这一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是多层次、多形式的开放,是针对所有国家的开放。

开放是多层次的。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历史以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状态非常明显。这种客观现实决定了我国各地区对外开放的不均衡性。我国对外开放的多层次性表现为时间及空间的差异性。从时间上看,这种差异性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看,这种差异则使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通过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滚动式地由南到北、由东到西逐步推进的。

开放是多方面的。我国的对外开放应该是包括对外贸易、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等。当今的国际市场早已不是单一的国际商品市场,而是一个包括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金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和国际劳务市场等在内的国际市场体系。面对这样的国际市场体系,我们对外开放必须是多渠道的对外开放。邓小平尤其强调利用外资这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的对外经济开放的新形式的重要性,把利用外资作为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渠道,指出:“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

开放是针对所有国家的。邓小平强调我们的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他指出:“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是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所以,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不是一个方面。”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实力最强,在现代科技领域居领先地位,我国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主要是来自这些国家。所以,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对象是西方发达国家。确定西方发达国家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也是为了尽快弥补我国对外开放的薄弱环节。邓小平认为,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优势甚至垄断地位,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则处于劣势地位。面对这个局面,我们不能隔绝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联系,走闭关锁国的道路,而应该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在开放中进行竞争,不断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实行赶超经济发达国家的战略。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卓有成效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的状况,对于防范经济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