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

努力打造“三贴近”品牌为大局服务

——访杭州市国家税务局局长沈华
杨芜
2014年09月05日08: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使财政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结合市委全会确立的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目标,杭州如何率先发力,我们专访了市国税局局长沈华。

记者:沈局长,近年来我市国税部门如何扎实开展为广大纳税人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三个服务”工作。

沈华:近年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神圣使命,围绕“提升站位、依法治税、深化改革、倾情带队”工作主线,把“三个服务”总体要求落到实处,杭州国税努力打造贴近全市工业经济、贴近外贸经济、贴近现代服务业的“三贴近”品牌,为大局服务,为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在认真做好税收组织收入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政策制定,充分发挥税收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长治久安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实现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振”。进一步增强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找准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注点、敏感点和发展点,紧密对接地方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目标,通过税收政策的“杠杆”导向和税收数据的“刻度”分析,积极建言献策,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充分发挥税务机关掌握充足大数据的优势,采取科学的税收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强化信息数据增值分析和利用,通过数据来发现问题、剖析问题、预测趋势,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打造“三贴近”品牌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

沈华:我们努力构建一个具有鲜明税务特征的宏观经济运行先行指标——“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敏感指标。由于国税部门的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数据指标具有准确性高、提示性强、敏感度高、适用面广的特征,能及时了解全市范围内实体经济行业发展动态及趋势。为此,杭州市国税局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议,经过多次论证探讨,最终确定将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指标列为杭州市政府2014年对所辖区、县(市)政府目标考核项目之一,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实施方法。我们发挥掌握税收大数据优势,围绕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出的相关性,从设备采购区域、政策受益区域、行业产业效应、受益企业类型、“营改增”叠加效应等五个角度,深入分析实体经济有效投资的活跃度,并敏感反映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增生产产值走势,每月提供数据分析报告,为市政府考核提供依据。同时我们注重指标导向,使各区、县(市)政府把准发力点,从原来注重投资总额的量变向注重有效投资的质变转化;提高各区、县(市)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掌控度,及时采取措施引导产业发展;将指标与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相联系,通过政府宣传和引导,使更多企业了解并享受到增值税转型政策红利,降低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成本,为企业加快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提供政策支撑,积极推进全市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1~6月,杭州全市实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7.96亿元,同比增加28.37亿元,增长18.96%,换算成可申报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金为25.86亿元,实体经济有效投资对杭州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和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记者:那我们用怎样的机制来确保这些做法能持续发挥作用?

沈华:首先,我们建立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的机制。对于国税重大工作,特别是与杭州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工作,在开展之前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并将市领导的指示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在结束之后及时汇报工作成果,使领导能了解国税部门所做的工作以及发挥的积极贡献,赢得市委市政府对国税工作的重视。紧密结合当前市委市政府的关注点、敏感点和发展点,对于涉及杭州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倾向性、重大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国税部门的专业参谋作用。认真研究在依法征税、规范执法、纳税服务等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国税工作存在的重大难题,争取领导的支持,帮助协调解决国税系统在基本建设、基层建设、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困难。今年以来,杭州市国税局就营改增后国税办税服务厅面临的主要困难、落实全市加强税收征管保障工作等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市领导非常重视并得到了有效解决,对国税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我们形成每季一次、全年四次的经济税收分析常态机制。按照“准确率高、提示性强”的要求,每季度深入开展税收经济联动分析,通过对主体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分析和跟踪调查,从税收角度敏锐观察和真实反映税收政策变化对经济民生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运行情况,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成效,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提出意见建议,撰写税收经济分析季度报告,送阅市委市政府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为地方党委政府研判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采取应对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另外,我们建立“同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肯定性批示每年不少于五次”的考核落实制度。全市各级国税部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的服务大局领导小组,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努力在全市系统形成以税资政、提升站位的服务大局良好氛围。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一季度及半年度税收经济分析、营改增试点效应、加强出口退税等工作作出了10次重要批示,国税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记者:国税部门是如何围绕三个“贴近”拓展服务经济的广度和深度的?

沈华:我们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十大产业发展”、“促进浙商回归”、“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亩产贡献、能耗、排污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引进一批带动力大、引领性强的产业高端项目”等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国税部门在增值税转型、促进科技创新等结构性减免税政策上的优势,加强政策宣传辅导,深入开展税收政策效应、国税部门贡献等分析调研,为政府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今年1~6月,杭州市国税局共落实增值税转型、支持高新企业、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等各类税收优惠112.88亿元,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紧紧围绕“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工作”、“推进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中国快递之都示范城市建设”、“坚持内贸与外贸、进口与出口、引进来与走出去、传统货物贸易与现代服务贸易、网上虚拟市场与网下实体市场相结合,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等目标,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今年1~6月,杭州市国税局共办理出口退(免)税141.97亿元,同比增长14.74%,促进了全市外贸经济的稳定增长。加大出口骗税案件打击力度,规范外贸进出口经营秩序。加强与海关协作,创新通关模式,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第一个实单运作的园区。撰写《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紧紧围绕“以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为突破口,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战略部署,及时梳理出48条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税收减免42亿元,全力支持杭州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发展。扎实推进试点扩围工作,截止6月底全市纳入营改增试点企业达80815户,试点纳税人直接减税22.30亿元,非试点工商企业通过外购应税服务间接减税14.15亿元,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促进了全市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的协同发展,为促就业、扩内需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记者:沈局长,杭州国税今后打算怎样进一步丰富完善“三贴近”的品牌,推进税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沈华:我们将进一步从“高度”、“精度”和“深度”三个方面来努力。

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的“高度”。税务机关必须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善于从“税收之中”来研究税收,更要善于从“税收之外”和“税收之上”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思考问题,按照中央、全省和全市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税收→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的1对2服务大局总目标,以“三贴近”为载体,在地方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治理等制度设计和规划中,进一步增加税务机关的建言献策话语权和影响力,使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经济社会治理中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局的“精度”。应对当前经济新常态,税务机关必须围绕自身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通过健全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税务先行指标体系”,提高服务大局的精准度,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发挥参谋作用:在贴近工业上,通过建立“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指标”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研创新指标”,敏感反映有效投资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效应;在贴近外贸经济上,通过建立“全市外贸出口竞争力退税效应指标”,分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出口产品结构等,及时反映外贸出口结构调整、贸易方式转变对外贸增长的驱动作用;在贴近现代服务业上,通过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税收质量指标”,真实、直接、及时反映现代服务业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上的效应。

进一步拓展服务大局的“深度”。深入挖掘和提炼所积累的大量税收数据,进行增值分析和利用,通过数据来发现问题、剖析问题、预测趋势,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是当前税务机关更好服务大局的核心和关键:在纵向上,要强化已有各信息系统的数据有效整合,通过多指标、多角度的关联动态对比,增强分析指标的提示性;同时,利用税收数据信息总局和省局集中处理的优势,加强不同地区的比较分析,增强分析指标的可比性。在横向上,积极建议市政府以建设“智慧杭州”为契机,打破信息孤岛和部门割据,开放政务数据,建立“大数据共享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富价值的参考。

《杭州》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