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棉被、活动板房短缺,花椒采摘、销售遇难题

热点解读:震后一周 鲁甸还需要什么

记者  张  文  郝迎灿  杨文明

2014年08月12日09: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吃喝需求基本满足,帐篷、棉被等相对短缺

8月10日,记者相继接到鲁甸县、巧家县民政部门求助,希望呼吁社会各界捐赠灾区急需物品。据介绍,目前灾区群众吃饭、喝水等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是部分物资仍然相对短缺。

记者在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看到,群众能够吃上热乎饭、喝上干净水。“大米、蔬菜、泡面、饼干等供应充足,但是住的条件还需要改善,帐篷、棉被等物资还有很大缺口。”邵发平说。

据介绍,灰街子安置点现在居住的受灾群众达到4500多人,但搭起来的帐篷只有数百顶,一个帐篷挤着十几个人是常态。

邵发平说:“天气好的时候,年轻人把帐篷让给老人孩子住,自己在外面铺个纸箱子就能睡,但是下雨的时候十几个人只能挤在帐篷里坐着。”

棉被也存在较大缺口。现在,整个安置点已下发棉被2000多床,平均两个人才有一床被子。夏季,这个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区小镇白天温度可达30摄氏度以上,但是到了晚上,尤其是凌晨,气温骤降至15摄氏度左右,常常把人冻醒。

在巧家地震灾区,民政部门列出了更长的物品清单:折叠床、应急包、折叠桌凳、彩条布、食盐、毛巾、水桶、塑料盆、炊具、火炉、被子、棉大衣、食用油、大米、肉类罐头……

虽然暂时不必担心吃饭问题,但邵发平希望能再增加一个做饭点:“现在整个安置点只有一个做饭的地方,不仅要负责4500多人的伙食,周围8个村的群众也都到这里来吃饭,压力很大,一天到晚都在开伙,打不上饭的只好吃泡面。”

“做饭的条件也要改善,周围都是帐篷,发生事故可了不得。”就在邵发平说话的时候,炒制猪皮的铁锅起火了。“棚子搭的太低,油气散发不出来。”邵发平说。

在龙头山镇,活动板房已经投入使用,部分志愿者开始带领孩子读书,做游戏。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已接到通知:9月1日照常开学。

记者从鲁甸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龙头山镇灾区卫生院、卫生室、学校等公共机构的活动板房紧缺。据初步估算,需求量约为18万平方米左右。

万亩花椒待收,当地希望能有更多人来购买花椒

随着生活逐渐步入正常,不少村民开始生产自救,考虑今后的生产安排。

在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当地政府这两天在忙着帮助农户卖猪。地震后堰塞湖水位上升,群众撤离后,牲畜面临被弃养的命运。为减少受灾群众的财产损失,会泽县抽调工作人员,分组对纸厂乡江边村受灾群众家养的牲畜进行登记造册,并及时联系了4家收购商到村里,收购群众无法转移的牲畜。

江边村老房子村民小组的崔兴福家里有3头小猪,工作人员带领商家来看猪。因为猪太小,收购商有些犹豫。工作队员立即表示,可以帮忙解决车辆问题。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崔兴福家的3头小猪成功卖出。

陈美全是村里人熟悉的收购商,由于事发突然,收购量比以往大,他没有充足的现金支付,但农户还是愿意把牲畜卖给他。农户纷纷表示,钱可以过几天再给。

8月11日下午,昭通市林业局干部致电记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报呼吁社会帮助解决龙头山万亩花椒待收的难题。

据林业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底,鲁甸县龙头山镇已累计发展核桃种植15.6万亩、花椒7.6万亩。可是,地震导致龙头山镇进入盛产期的约1.3万亩花椒经济损失达6000万元,核桃经济损失达600万元。巧家县的花椒经济损失也高达4200万元。

“只要看到山上保存下来的花椒树,看见花椒果,活着的人眼里就有希望。”昭通市林业局干部李文静告诉记者,过去龙头山花椒还没到收获季节就已经有企业和商家到山头地块抢下订单。可今年因为地震,次生灾害频发,道路不通,眼看着花椒果实无法采收、晾晒和销售,当地很多椒农很发愁。

“林业部门已经在协调调运烘干机,帮助群众把已采收及将要采收的花椒烘干,以便集中收集,及时运出销售。”李文静说。

据反映,震区目前仍然缺少采摘人手和烘干设备。“期待能有更多商贩购买龙头山花椒。”李文静说。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2日 09 版)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