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学过芭蕾,不管自己跳得如何,也不管自身条件如何,都将离不开她,永远爱着她
2014年,恰逢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这部舞剧以震撼人心的悲壮情节,恢宏绚丽的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自诞生起就赢得多方好评,其人物形象、音乐均成为了难以忘却的时代经典。
盛夏,记者如约来到位于北京虎坊桥的中央芭蕾舞团,采访中央芭蕾舞团党委书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三代“洪常青”的扮演者——王才军,听这位芭蕾大师讲述他与《红色娘子军》的故事,以及他挚爱的中国芭蕾。
“50年来,《红色娘子军》共有15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其中以芭蕾舞剧最为持久,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至今仍在舞台上演出。50年来,中央芭蕾舞团几乎每位演员都参加过这部舞剧的演出,累计演出近四千余场次,红色娘子军女战士的英雄事迹,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已经56岁的王才军虽然离开芭蕾舞台近20年,但是言谈间,举手投足仍然尽显芭蕾范儿。
芭蕾大师,首次登台结缘“常青”
站在古朴的楼门前,当指尖滑过红砖墙,一幅幅芭蕾舞剧照从眼前掠过,就好像这座建于1963年的五层小楼在耳边细细地诉说着她与中国芭蕾的历史与辉煌。在走廊里,凝望着墙上悬挂的一幅幅芭蕾舞剧照,王才军的眼中充满骄傲。
“中央芭蕾舞团(简称‘中芭’)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芭蕾舞团,自1959年12月31日建团以来,以‘介绍西方古典、现代各流派芭蕾经典作品,探索西方芭蕾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之路、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为宗旨,积累了100余部保留剧目,现在每年演出150场。其中,以《天鹅湖》为代表的国外古典与现代芭蕾经典作品的排演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王才军说,“而作为‘看家剧目’的《红色娘子军》等民族芭蕾原创精品已具有世界品牌效应并被国外知名舞团移植。”
落坐在二楼的办公室里,谈起与芭蕾结缘,王才军改用地道的上海话说道:“我是上海人,1972年第一次接触舞蹈,接触芭蕾。”那一年,已经14岁且毫无舞蹈基础的他,被专程来上海挑选学苗的北京舞蹈学校(即现在的北京舞蹈学院)选中,与40余名相同情况的小伙伴们一起,从上海、青岛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们的芭蕾之路。
回首在北京舞蹈学校学习的6年时光,王才军称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苦中有甜,“学习舞蹈的最佳年龄是9至12岁,现在有的孩子4岁就已开始学习,而当时的我们已经十三四岁,骨骼发育基本成型,却要一切从零学起。可想而知,那有多难!当然,苦中也有甜,当时正值‘文革’中期,我们这些孩子还能在学校里跟着老师学习知识,练习舞蹈,那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
1975年,经过3年艰苦的学习,王才军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实习演出。而他们的第一个实习剧目便是《红色娘子军》第一场“常青指路”,王才军演洪常青,可见他当时已是同学中的佼佼者。
“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蹲在操场上看露天电影《红色娘子军》,百看不厌。来到北京舞蹈学校,我和同学们更是看过无数次电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只要音乐声响起,电影台词和舞蹈动作就会一一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王才军边说边为记者示范了“洪常青”一角的几个标志性手势。
每一次排练,王才军都视为正式演出;每一次演出,他又都看作是第一次演出。“我个人非常欣赏武兆宁老师诠释的洪常青。”每一个舞步,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王才军都研究得细致入微,他将洪常青这一角色诠释得越来越鲜活、富有激情。
1978年,王才军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舞蹈学校芭蕾专业毕业,两年后进入中央芭蕾舞团。这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来,中国芭蕾也似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等待盛开。此时,王才军等中芭演员得以有机会亲眼观看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芭蕾舞者的表演,与芭蕾大师近距离接触,甚至开始参加世界级芭蕾舞大赛。
王才军曾先后得到英国专家安东?道林爵士、贝琳达赖特夫妇,著名芭蕾明星鲁道夫?纽里耶夫等艺术家的亲自指导,先后出演了中芭所有保留剧目中的男主角,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希尔维亚》《吉赛尔》《堂?吉诃德》《无益的谨慎》《罗密欧与朱丽叶》《胡桃夹子》,中国芭蕾舞剧《鱼美人》《祝福》《雁南飞》,中型舞剧《觅光三部曲》《山林》《紫气东来》,以及《男子四人舞》《德沃夏克浪漫曲——九人舞》,肖斯塔柯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斗牛士》《雷蒙达》《西班牙主题》等等。他以扎实的基本功,全面的技巧,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表演,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艺术形象。
1984年,他在法国巴黎第一届芭蕾舞比赛中受到广泛赞誉,获巴黎歌剧院发展协会特别奖,并参加了1985年在法国举行的国际比赛获奖演员代表的盛大演出活动,同年在第一届全国芭蕾舞比赛中获最高荣誉奖,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奖,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1994年应香港芭蕾舞团邀请为特邀教师,1995年在香港芭蕾舞团任职芭蕾大师一年。这时的王才军已然磨砺为名副其实的芭蕾大师。
传承50年,红色经典已融入生命
然而,与其它舞蹈、舞剧作品的命运不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因为在“文革”中被定为“样板戏”,“文革”结束后,这部作品曾一度被禁止公演,直至1992年全剧才得以恢复公演,这中间间隔了10年。王才军不无遗憾地说:“那段时间,我们都在跳古典芭蕾,只在一些晚会上演过《红色娘子军》的第一、二场,当听说全剧恢复公演,并指定由我和冯英出演洪常青和琼花时,我们都非常激动。”
再次出演洪常青,王才军意识到,时代发展和社会大环境变化决定艺术创作,他开始改变,寻求突破。“在当时的背景下,如果一再强调这部舞剧的说教作用会令观众觉得非常可笑,所谓标签式的东西不宜过多,而它的艺术性反而应该适时地被突出出来。”
当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红色大幕历时10年在北京天桥剧场再次拉开时,台下的观众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这足以说明,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无论在何时都依然葆有其艺术生命力。”王才军感叹道。
此后,作为第三代“常青”,王才军一直活跃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舞台上,直至他离开芭蕾舞台。“我的告别演出是在1995年1月15日,也是演《红色娘子军》,演常青。可以说,《红色娘子军》在艺术之路上一直陪伴着我,我与她紧紧地连在一起。”
2002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在北京天桥剧场举办“中国芭蕾舞史上的红色丰碑”大型芭蕾舞晚会,请来了自该剧公演以来扮演过常青、琼花、连长、南霸天、老四、小庞等主要人物的几代演员的优秀代表,同台出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这部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于一体的芭蕾舞剧经历了风风雨雨,演员换了几代,当我们重新在舞台上相聚的时候,不管我们的脸上是饱经沧桑还是充满朝气,我们的心里都有太多感慨。因为,与《红色娘子军》紧紧相连的不仅是艺术创作,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
的确,50年来,出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每一代演员为了将这部红色经典之作表现得更好,不仅到基层部队参加军训,还深入红色娘子军的根据地——海南体验生活。在那里,他们追寻红色娘子军的足迹,与在世的红色娘子军女战士促膝交谈,听阿婆们讲述红色娘子军的故事。
谈到此处,王才军声音有些哽咽,“今年4月19日,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之际,最后一位在世的红色娘子军卢业香阿婆逝世了。她是1914年生人,曾担任红色娘子军二连二排二班的班长,参加过沙帽岭战斗、拔除文市炮楼等一系列战斗,在沙帽岭战斗中,被敌军的子弹打断左手中指。”而就在卢阿婆逝世的前一天下午,王才军还率第四代琼花的扮演者李宁等四名演职人员,来到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探望阿婆。
王才军回忆说,“2002年,中央芭蕾舞团在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曾为健在的老战士表演过这部芭蕾舞剧。当时,卢阿婆身穿八路军军装,头戴八角军帽,握着演员们的手说,她非常喜欢《红色娘子军》这部芭蕾舞剧,总能让她回想起当年打胜仗后,战士们一起庆祝的情形,并希望我们继续传承红色娘子军的革命精神。”
50年来,中央芭蕾舞团始终谨记红色娘子军女战士们的心愿,今年1月起开展纪念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巡演活动,7月全国巡演告捷,9月26日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纪念演出。王才军透露,届时将邀请琼海方面与红色娘子军后人参加庆典活动。“我们希望借此契机,让更多的观众重温那段历史,重新认识红色娘子军,继续传承她们的革命精神。”
三足鼎立,中国芭蕾不可“睡大觉”
当目光定格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剧照上时,王才军饱含深情地说:“《红色娘子军》是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创作演出的,是中国芭蕾舞按照周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事实上第一代芭蕾舞剧编导,大都是从学习民族舞蹈转向芭蕾专业的,他们的民族文化背景,无疑有助于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探索。而集体的智慧又弥补了经验上的不足,使芭蕾中国化的探索,起点较高,起步很快。”
1964年9月,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这次演出虽不是中芭严格意义上的‘首开记录’,因为在此之前,已有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成效的芭蕾民族化探索,但却可以说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王才军这样评价道:“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表现了旧社会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自由而战、为妇女解放而战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节,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如今,再次审视这部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王才军认为,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时间点——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际芭蕾舞界兴起新古典芭蕾(戏剧芭蕾)创作的浪潮,此时,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恰与这一创作高峰期契合。“《红色娘子军》就艺术内容而言,是一个民族化的产物,例如其中的刀舞,便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武术套路。而这样的民族文化成分,在这部作品中是非常多的。真正的艺术作品,其核心价值在于艺术上的深入人心,当几代人都同时喜欢《红色娘子军》时,说明这部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是不能忽略的,也就更应当从民族文化世界化的角度去看待《红色娘子军》。”
王才军强调,不可忽略的是,《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讲述中国现代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在西方社会也同样受到欢迎。“这种影响既有艺术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更有学术研究层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红色娘子军》不仅属于中国,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文化符号。”
虽然自己不跳了,但是王才军对每一部经典作品、每一个剧中人物,对中国芭蕾却从未停止过思考。他认为,当今的中国芭蕾已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古典芭蕾、中国芭蕾和现代芭蕾。“中国芭蕾舞尚处于一个刚刚起步、小有成就的阶段。中国芭蕾舞要发展,既要演好传统的古典芭蕾剧目,也要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芭蕾,还要上演现代芭蕾的作品。而普及芭蕾舞教育是中国芭蕾舞的基础所在。所以,近年来,中芭非常注重开展公益活动,以及推广各种培训课程,让更多的人熟悉芭蕾、爱上芭蕾。”
王才军指出,中国芭蕾不可以躺在一部经典作品上“睡大觉”。在担任芭蕾大师的这些年来,他参与恢复、修改《天鹅湖》,并主要负责舞剧《红色娘子军》《天鹅湖》《堂?吉诃德》《男子四人舞》等节目的恢复、排练、演出工作,作为外国专家的助手,排演了舞剧《葛培莉娅》《海盗》及《辉煌的快板》《谁在乎》《四首最后的歌》《时代舞者》等剧目,参与创作、排演了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型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并在该剧中扮演老爷一角……
“芭蕾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我国,无论多么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只要到了三十五、六岁,由于各种原因就不得不离开舞台。当他们理解了人生,理解了生活,理解了艺术,此时身体条件却大不如前,心有余力不足。”王才军称,他们这一代芭蕾舞演员在中国芭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希望,中国芭蕾在年轻一代芭蕾舞演员的足尖下继续发扬光大。
采访临近尾声,当被问及芭蕾之于他的意义,王才军这样说:“只要你学过芭蕾,不管自己跳得如何,也不管自身条件如何,都将离不开她,永远爱着她。”
(《中华儿女》杂志 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